秋冬温差大,高血压控制不好,当心血管“爆雷”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如果控制不力可成为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秋冬季是高血压患者需要警惕的时节,因为每年的秋冬季并发症的发病率是比较高的。专家提醒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做好充足的措施密切监测血压,按照医生建议规律服用降压药无平平安安度过寒冷秋冬季。
血压忽高忽低血管更艰难
国庆假期,五十多岁的肖先生(化名)发了一条视频给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马伦超医生,分享他的假期生活。就在几个月前,他差点因自己平时对高血压的疏忽大意而遭受生命危险——主动脉夹层及腹主动脉扩张。
早在十年前,肖先生就因胸主动脉夹层到医院接受了支架介入手术排了一次“雷”,做完手术的头几年,他还比较“听话”定期去医院复查,最近两三年,他觉得自己身体没有大碍,开始“偷懒”,不再去医院复查,也没有定期监测血压、按时服用降压药。
直到今年五月底,他和妻子从深圳来到从化旅游,突然感觉到背部一阵剧烈的疼痛,到医院检查发现了一处新发主动脉夹层,而且在腹主动脉也有一处明显的瘤样扩张,已经从上至下蔓延多个分支血管出现病变。
“由于患者情况比较复杂,我们给他制定了两期手术的治疗方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王凯副主任医师说,作为血管的“主管道”,人体主动脉承受着最大压力的血流,是全身最重要的输送血液主干道,如果血管内膜发生溃疡破口,血流涌入血管壁中层形成“假腔”,一旦主动脉夹层完全撕裂,将会迅速大规模失血导致循环衰竭而立刻死亡。
王凯主任团队紧急为他做了一期的胸主动脉支架置入手术,由于此次夹层破口恰巧位于十年前放置的那个血管支架的上端,为了将破口“堵住”,需要开刀将大血管手术专用的涤纶支架置入到之前的支架中间,与血管进行精细缝合,并为二期手术预留1公分左右的缝合位置。
手术进展非常顺利,三个月后,他再次来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准备接受第二期手术——腹主动脉置换,彻底将血管里的隐患排除掉。
“由于患者有多年的高血压史,又没有规律服用降压药物,血压忽高忽低,这是对血管损伤最大的。”
王凯主任说,患者腹主动脉扩张涉及多个重要的分支血管,如果处理不好容易造成瘫痪等不良后果,为此,他们选择了带有多条分支的人工血管,切口从后背一直到前胸腹,集合心脏外科、麻醉手术科等多学科团队的力量,顺利完成了这台非常复杂的胸腹人工血管置换手术,这才让肖先生有机会度过了欢快的国庆假期,同时,他也懊悔不已,“我以为十年前手术之后就没问题了,放纵了自己,以后要听医生建议按时服药,才能与高血压和平共处。”
90高龄高血压阿婆遭遇腹主动脉瘤
今年90岁的冯女士(化名),身体一直都比较硬朗,唯独血压控制不好,忽高忽低,老人家“嫌麻烦”不太愿意去医院检查。去年年底,她感觉到腹部隐隐作痛,老人以为是消化不良导致,并没有太过在意。
没想到,这种疼痛越来越严重,甚至疼到直不起腰来。这才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检查,王海洋主任通过一系列检查发现老人的胸腹主动脉出现了严重问题,被诊断为主动脉瘤合并溃疡及腹主动脉瘤濒临破裂。
很多人一听到“瘤”这个字就会感觉到不寒而栗,自然而然会与“肿瘤”挂钩,但其实,腹主动脉瘤不是肿瘤,而是血管疾病的一种,由人体主动脉硬化或是血管壁的薄弱导致动脉出现扩张和膨出形成的。
腹主动脉瘤
在医学定义上,当腹主动脉直径扩大到3cm以上或者增大到正常血管的50%以上,即为腹主动脉瘤形成。
腹主动脉瘤发病隐匿,多表现为腹部的搏动性肿块,平时不注意往往会忽视,大多为患者体检时发现。但是一旦出现突然的剧烈腹痛,往往是腹主动脉瘤破裂或急性扩张的特征性表现。故把腹主动脉瘤突然出现腹痛视为最危险的信号。
随着腹主动脉瘤瘤体的不断扩大,会压迫邻近的器官,引起肠坏死、腰痛血尿、肢体剧烈疼痛,严重者可能会发展成为肾衰、导致截肢等不良后果,一旦破裂则可能危及生命。
王海洋主任表示,对于腹主动脉瘤,并不是全部都要手术治疗,绝对手术指征为直径达到4.5厘米(女性)或5.0厘米(男性)。
此外,还有以下情况建议手术:
(1)随访发现动脉瘤半年增大超过5毫米、1年超过1厘米。
(2)有明显的症状,如压迫的症状、腹痛、腰痛等。
(3)动脉瘤形态有薄弱点、偏心性或存在破裂风险。
目前,腹主动脉支架腔内隔绝术已成为常规手术,通过将血流“改道”,让动脉瘤不受高压血运的影响而被“引爆”。术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动脉瘤也会逐渐萎缩,即使不会完全消失,也不再对生命造成威胁。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山名医团队”特别提醒:
无论是主动脉夹层,还是腹主动脉瘤,都与高血压有密切相关,绝大部分患者都是没有重视高血压的防治,血压长期处于忽高忽低的状态,对血管造成了不可逆的损伤。
高血压很常见,同时也存在很大的风险,有高血压的患者务必提高警惕,特别是进入温差变化大的秋冬季节,需要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定期去医院进行复查,如果发现血管疾病尽早治疗。
指导专家
王海洋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血管外科主任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
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教师
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血管联盟(ISVS)会员;国际血管联盟(IUA)中国分部专家委员会委员;亚太血管学术联盟理事;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会糖尿病足专业委员;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会糖尿病足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脑血管外科分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周围血管疾病管理分会副会长;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管外科分会“静脉曲张微创治疗学组”副组长;白求恩公益基金会 静脉曲张学院副院长;广东省临床红外热像学会会员;广东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常委,广东省第七届羊城好医生暨第五届南粤好医生。
专业方向:
擅长血管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在微创治疗下肢静脉曲张,颈动脉狭窄、肺栓塞、腹主动脉瘤、布-加综合症、内脏血管疾病、下肢动静脉阻塞病、血液透析通路等疾病的诊治有较深的研究。
王 凯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脏外科副主任医师,博士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先天性心脏病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委员等。
专业方向:
有着4000多例心脏手术经验,擅长各种主动脉疾病的外科治疗尤其在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瘤手术方面经验丰富,在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心脏瓣膜微创手术、心脏移植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编辑:禾安
责编:阿如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