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我们这十年 献礼二十大 | 河北省南皮县人民医院的十年“蝶变”之路

2022-10-12 10:50   健康县域传媒

今年8月,成立南皮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标准化急救体系,首先以潞灌、大浪淀卫生院为试点,建立以医院急诊科为急救中心的统一指挥调度信息化平台,逐步实现县域内急救中心内数据共享。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一年。

回望过去十年,我国县域医疗实力发生了巨变。从医联体到医共体,再到医疗集团,形成的多级医疗网络,实现了从省级医院到村卫生室全覆盖。

这十年,我国县域医疗面貌焕然一新。

值此,为庆祝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县域医疗取得的各项历史性成就,《健康县域传播平台》特别策划“我们这十年——县域医院高质量发展之路”专题,献礼“党的二十大”。

51031665529405903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医疗体制改革方针。 对于县级公立医院的定位,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曾明确,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败视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切实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关键环节。

作为国家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省创建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县试点单位,河北省沧州市第四医院(南皮县人民医院)发挥承上启下“纽带”功能,通过转变观念、更新理念找到了一条适合医院发展的路子。

一是强意识。即始终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明确医院是看病的不是赚钱的,引导全院干部职工以患者为中心,主动担当公益使命。

二是强自身。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多措并举做全、做大、做强医疗服务,既能“引进来”又能“托得住”,满足患者多样化的就医需求。

“十三五”时期,医院迈入了全国县级公立医院300强,成为全省首家“五星级“二级医院;

2018年4月,被定为河北省医联体建设省级试点单位;

2019年1月,被河北省卫健委纳入三级医院管理,同年8月份被定为国家紧密型医疗共同体建设试点县;

2021年12月,被河北省卫健委、省财政厅、省医保局、省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典型县域医共体”单位,成为沧州市唯一一所成功入选省“打造六个典型推动三个一批”的优秀案例。

2022年1月,被沧州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沧州市第四医院。

注重“四大建设”

2010年2月,经南皮县委批准,南皮县人民医院党总支升格为党委。彼时,共有党员137名,现有党员165名。

近几年,医院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强化党的建设,推动医院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被评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文明单位”。

思想建设。通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全院党员干部和员工的整体素质明显提升,党员意识不断提高。在新冠肺炎疫情等急危重症工作中,党员干部挺身而出,院内感染零发生。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志愿服务,2021年医院志愿服务队被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河北省先进支援服务组织”。

组织建设。支部自身功能发挥较前有明显提升,同时强化对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群团组织的领导与支持,完善了组织架构与管理制度,并积极开展各类活动。

阵地建设。新建占地4200平方米的户外党建文化基地,占地300平方米的室内党史馆,被南皮县委确定为“南皮县党员教育基地”,被县统战部确定为“南皮县同心教育基地”,成为全县全县党性教育的新阵地和示范区。

作风建设。成立行风办,对医德医风进行系统管理,员工满意度和门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突出“一急一慢”救治

对于一家医疗机构而言,首先得会看病,诊疗能力强,而诊疗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学科建设和强大技术支撑。“制定学科规划时,我们充分考虑到地域因素、周边三级医院虹吸作用等,并强调以百姓就医问题为导向加强专科能力建设,做全、做大、做强医疗服务。”院长刘玲解释说。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为解决百姓“看急慢病难”的痛点问题,医院突出“一急一慢”救治,积极打造“5+1”管理模式,即:五大中心建设(卒中、胸痛、创伤救治、危重症孕产妇救治和危重症新生儿救治中心)+慢病管理,不断增强重点疾病救治水平和系统管理能力。

随着五大中心建设,医院完善了院内外急救体系,实施“三区五级”分区分级诊疗模式,引进全国县级医院首个5G车载CT移动卒中单元,实现“上车即入院”,边“走”边诊治,大大提高了脑血管疾病的救治能力。

目前,医院急性脑梗死患者从院前诊断、确诊到院前治疗,平均时间25分钟,最短8分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从入院到开通血管时间,平均55分钟,最短12分钟,急救水平走在全省同级医院前列。

“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以来,我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健全,从以治病为中心,上升到以健康为中心,我们也紧紧围绕这一要求突出做好医防融合工作,探索出了‘1+1+N’的慢病管理模式。”刘玲如是说,从慢病随访中心到慢病管理中心再到自主研发互联网慢病管理平台,医院不仅加大了对县域内慢病患者及高危人群的筛查力度,也实现了对居民居家健康数据的实时监测。

仅去年,对筛查岀的慢病患者及高危人群建立健康档案16027份,电话随访22945人次,推送个体化健康管理方案22847人次。血压达标率由年初的2.52%上升到12.31%、血糖达标率由2.0%上升到16.03%、血脂达标由3.18%上升到16.89%,对居民通过可穿戴设备实时上传的健康监测数据及时进行危机干预300余人次,预防干预看到了实效。

建成安全可靠信息化系统

2012年至今,国家陆续发布了一系列关于推动“ 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智慧医疗”、“互联网医疗”等相关政策,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和规划。

53781665529406203

作为全国百强县级医院,南皮县人民医院信息化近十年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 从十年前医院临床信息化单系统作业转变为院内数据集成的数字化医院, 以信息化为纽带,纵向通过远程会诊和医共体建设等项目形成向上连接地市级以上医院,向下辐射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的运转模式,旨在发挥县域龙头作用、带动提升全县医疗水平;横向通过搭建集成平台已实现各模块间互联互通, 打造了一个高度集成、安全、可持续发展的数字化信息系统, 为建设“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夯实基础,为延伸打造互联网医院筑牢根基,为将来实现区域临床信息化做好统筹规划。

在具体增益方面,主要分为三部分:

一、给医护加buff:实现闭环管理、质控前置(病历内涵质控、前置审方、医保智能审核)进一步规范诊疗流程;智慧病房 (移动查房、CDSS辅助诊疗、移动护理、床头智慧屏、智慧呼叫等),以信息技术辅助医护人员提质增效,最大化提升 “将医护时间还给患者”的核心价值。

二、提升患者满意度:分时段预约挂号、多渠道诊间支付、报告查询、复诊预约、电子票据推送全诊疗流程均可通过手机自助进行,最大力度实现让数据信息多跑路,病人少跑路;医共体建设、5G车载CT移动卒中车、特色慢病管理平台、院内免费无线WIFI 、“影像云” 让患者直观地享受到“互联网+医疗健康”的红利,切实提高了患者就医获得感。

三、提升管理效能:BI决策支持系统通过数据整合分析辅助医院管理者作出决策,使管理有“据”可循;HRP医院综合运营管理信息系统,提高运营效率,完成医院降本增效的闭环,实现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打好“五张牌”

2018年8月份,南皮县人民医院与潞灌镇、大浪淀乡两个卫生院正式组建成紧密型医共体,对医共体卫生院设备购置、基础建设等方面予以支持,形成人、财、物统一管理模式。

58661665529406372

“四年来,我们打出‘五张牌’,即乡情牌、激励牌、基础牌、共享牌、惠民牌。” 刘玲介绍, 两家成员单位共诊治门诊患者9.6万余人次、住院病人5000余人次,医共体内双向转诊2800余人次,县医院派驻医护人员150人次。健全了神经内科、心内科、妇科等专业,基本实现了“双下沉”、“双提升”的目标,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500个县域医共体。

2019年8月,通过积极整合资源,建立了紧密型医共体资源共享中心,涵盖检验、心电、影像、消毒供应、后勤保障、物流配送等多个领域,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同时,还自筹资金,为全县9所乡镇卫生院、33家村卫生室配备远程会诊一体车,实现挂号、转诊、做心电图等。

截至目前,共传输远程心电625例,影像中心传输影像6789例,消毒供应提供服务2357件,后勤保障提供服务240余次,物流配送300余次。

“让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路”,实际解决了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初步实现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医改目标。

为了解决潞灌急救患者路程较远的问题,2020年3月份,医院在医共体潞灌院区设立乡村急救站,可辐射方圆三十公里以内的30多个村。到目前为止,累计接诊急诊患者700余人。

今年8月,成立南皮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标准化急救体系,首先以潞灌、大浪淀卫生院为试点,建立以医院急诊科为急救中心的统一指挥调度信息化平台,逐步实现县域内急救中心内数据共享。

目前,医院还在潞灌院区建立了包括“试剂准备、样品提取、扩增”三室在内的PCR净化实验室,建成后每天检测核酸样本8000管。

责任编辑:十三

审核:王军

97871665529406424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医院,医疗,患者,建设,管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