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损伤后心电图出现异常,是新发心脏病还是脑心综合征?
本文由“梧桐医学"授权转载
病例分享
某女性患者,48岁,因右侧肢体功能障碍伴神志恍惚、失语2d入院。
CT诊断:急性左颞叶及基底节区脑梗塞。
实验室检查:门冬氨酸转氨酶44.11U/L,乳酸脱氢酶 238.14U/L,肌酸激酶131.60U/L,α-羟丁酸脱氢酶 178.70U/L,血钾 3.8mmol/L,钠 136mmol/L,氯 97.05mmol/L,钙2.58 mmol/L,血糖5.6 mmol/L。血流动力学:血粘度异常增高,血压22/12kPa。
心脏超声:心内结构未见异常。
心电图特征:窦性心律,心率68次/分,P-R间期0.14s,Q-T间期 0.48s,心电轴正常,QRS时间0.68s,T波:I、AVL、V2-6、宽大倒置、avR宽大直立、II浅倒。ST段:V3-5水平型下降0.05-0.1mV。
临床诊断:急性脑梗塞、『脑心综合征』。
定 义
脑心综合征广义上是指因急性脑病(脑卒中、急性颅脑外伤等)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心血管功能障碍,发生类似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表现,随着脑病的好转异常心电图亦随之恢复。
机 制
脑损伤诱发的中枢自主神经网络(CAN,主要是由额叶、岛叶、下丘脑、杏仁核等构成)结构和功能紊乱导致自主神经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AP轴)过度激活。
一方面,CAN可以直接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直接调节心肌活动,另一方面HAP轴过度激活使得儿茶酚胺和皮质醇的浓度升高,导致心肌细胞中钙稳态改变和钙内流增加,从而影响心肌活动。
从循环系统的角度来说,大量的缩血管物质(儿茶酚胺、皮质醇、内皮素,血管紧张素等)会导致血管收缩、全身血管阻力增加,从而加重心肌负荷、冠脉缺血缺氧和微循环障碍。
除此之外,心脏本身疾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血流动力学改变、电解质紊乱、糖尿病和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都会增加脑心综合征的易感性。
图1 脑心综合征机制
临床表现
脑心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是『连续动态变化』。常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心肌损伤标志物:表现为心肌损伤标志物(即肌钙蛋白CKn和脑钠肽BNP)升高。
心律失常:常表现为心脏复极变化,包括Q-T间期延长(20% - 65%),ST段改变(15% - 25%),T波改变(2% - 18%)。大多数心电图改变是暂时的,但是这些改变可反应恶性心律失常的可能性(Q-T间期延长与心肌损伤、严重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相关),快速性心律失常比缓慢性心律失常更常见。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心率的变异性降低,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受损。
心功能障碍:左心室功能受损(EF<55%)发生率为8%-12%。左心功能障碍或心室壁阶段性运动异常与不良结局相关。『Takotsubo综合征』是指中风后发生急性心力衰竭,发生率0.5% -1.2%,常导致住院死亡率增加至少三倍。
图2 临床表现演变过程
注:HF:心力衰竭;MACE: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
诊 断
定义及临床表现:见上文。
时间进程:心脏改变通常在原发病后72h内达到峰值,脑心综合征的潜在长期后果多发生在30天内。
危险因素:①年龄,心血管负担;②原发病严重程度,是否涉及中枢网络结构(特别是岛叶皮质);④预先存在的冠心病或结构性心脏病。
鉴别诊断:①其他的全身性或心脏疾病:脓毒症、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肺栓塞、肺动脉高压、急性肾损伤、慢性肾脏疾病、心肌炎等;②其他冠脉缺血疾病(贫血、氧合功能障碍等)
麻醉要点
积极处理原发病,兼顾并发症的诊治。
1.术前
①完善术前检查:除了患者的意识状态,还应特别注意患者的心电图、心脏彩超、动脉血气等检查结果。脑心综合征注意与新发心梗及房颤相区别。
②病史询问:应着重询问患者的术前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尤其是否存在心脏方面的病史。颈椎有无损伤。最近一次进食饮水时间。
③注意饱胃的处理:该类患者处于应激状态,胃排空延迟,按饱胃处理。
④建立静脉通路和有创动脉压监测。
2.术中
①液体管理:此类患者常伴有低血容量,麻醉后由于血管扩张会使血压降低,可采用补液和缩血管药物维持血压稳定。大量晶体液会导致脑水肿,但是血脑屏障受损时,胶体液也会通过血脑屏障,加重脑水肿。因此主张『晶体胶体联合应用』,维持脑灌注压(CPP) 50-70mmHg,维持酸碱平衡。
②血压管理:患者入室血压一般均较高,这是由库欣反射引起的。术中需要维持血压稳定,避免剧烈波动,目标是维持脑的正常血流量。
③心律失常处理:脑心综合征患者的心律失常一般难以完全纠正。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者,可给予观察,暂不处理;对于影响血流动力学者,可对症处理(门冬氨酸钾镁、β1受体阻滞剂),纠正电解质异常。
④心肌梗死的处理:治疗难度大,谨慎使用增加心脏负担的药物,控制补液量及速度,保护心肌,避免心衰。当有缺血性损害表现时,主张早期使用强心药物,增加心排量,从而保证脑的正常灌注。
⑤通气管理:CO2升高会使颅内血管扩张,脑血流量增加,颅内压升高。术中应监测呼末二氧化碳,维持在30-40mmHg。可短时间暂行性过度通气,降低颅内压。
⑥血管病变:根据病变性质分别给予溶栓、抗凝、抗血小板及解除血管痉挛。
⑦脱水剂的应用:甘露醇会造成冠脉痉挛,影响冠脉血流。因此应少用甘露醇,主张使用速尿、白蛋白等。
3.术后
①此类患者术后要充分镇痛,镇静,减少躁动。
②一般选择带管回NICU,因此术中应注意气道的管理,避免长时间过度通气,湿化气道,定时排痰,防止褥疮。
③脑心综合征患者应动态监测患者心电图和心肌损伤标志物,维持心功能。
参考文献
1廖虹. 脑心综合征一例[J]. 华夏医学,2001,14(6):795-795. DOI:10.3969/j.issn.1008-2409.2001.06.162.
2胡维铭, 王维治主编.神经内科主治医生700问[M].第2版.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0: 555.
3Scheitz JF, Nolte CH, Doehner W, Hachinski V, Endres M. Stroke-heart syndrome: clinical presentation and underlying mechanisms. Lancet Neurol. 2018 Dec;17(12):1109-1120. doi: 10.1016/S1474-4422(18)30336-3. Epub 2018 Oct 26. PMID: 30509695.
4Scheitz JF, Sposato LA, Schulz-Menger J, Nolte CH, Backs J, Endres M. Stroke-Heart Syndrome: Recent Advances and Challenges. J Am Heart Assoc. 2022 Sep 6;11(17):e026528. doi: 10.1161/JAHA.122.026528. Epub 2022 Sep 3. PMID: 36056731.
5李召晨. 脑心综合征[J].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6,20(7):509-510. DOI:10.3969/j.issn.1674-3474.2006.07.018.
免责声明:
本微信公众平台所刊载原创或转载内容不代表米勒之声的观点或立场。文中所涉及药物使用、疾病诊疗等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 END—
编辑:MiLu.米鹭
校对:Michel.米萱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