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微生物组在前列腺增生/下尿路症状中的潜在作用

2022
10/11

+
分享
评论
医学镜界
A-
A+

泌尿道被发现未经消毒。泌尿道微生物组对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病理生物学的潜在影响现在才开始被认识。

Yu SH, Jung SI. The Potential Role of Urinary Microbiome in 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Diagnostics (Basel). 2022 Aug 1;12(8):1862. doi: 10.3390/diagnostics12081862. PMID: 36010213; PMCID: PMC9406308.

尿微生物组在前列腺增生/下尿路症状中的潜在作用

    从历史上看,主要基于培养依赖的细菌检测方法,尿道中的尿液被认为是“无菌的”。快速发展的测序方法和分析技术已经检测到尿液中的细菌脱氧核糖核酸和活细菌,提高了我们了解尿路微生物组的能力。最近,许多研究揭示了在没有临床感染的情况下,人类尿液中存在微生物的证据。在女性中,令人着迷的证据将尿路微生物群与下尿路症状 (LUTS) 联系起来。然而,尿路微生物群与 LUTS 男性,尤其是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 男性之间的关联尚未确定。此外,负责 BPH 临床进展的促炎细胞因子和病原体的鉴定仍在进行中。这篇综述文章旨在解决 BPH 的微生物组相关证据。需要进一步研究以全面了解泌尿生殖道微生物组与 BPH 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以促进男性 LUTS 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的开发。 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培养方法的最新发展允许检测与先前认为无菌的身体部位相关的特定微生物群,包括泌尿道[1,2,3,4,5]。基于这些进展,许多研究表明,尿路微生物种群的变化,即所谓的失调,与泌尿系统症状和疾病有关。此外,细菌群落的发现及其在泌尿系统疾病中的作用的研究已开始提示可能对这些常见泌尿系统病症的病理生理学和管理有影响的新因素。

下尿路症状(LUTS)在男性中很常见,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在男性LUTS患者中占很大比例[6,7]。前列腺增生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在组织学上,50岁左右的患者中约有40%,60岁以上的患者中>70%,80岁以上患者中约90%[8]。LUTS通常归因于前列腺增生及其对膀胱功能的继发影响。然而,一些患者有BPH的组织学证据,但没有LUTS。根据11项横断面人群研究,据报道,50多岁男性中中度至重度LUTS的发病率为29%,70多岁男性为56%[9]。这些报告表明,组织学BPH患者不一定与LUTS患者一致。 尽管LUTS和BPH影响许多患者的生活质量,[10]前列腺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慢性前列腺炎症被认为是前列腺增生的重要原因,但这种炎症的来源一直存在争议[11,12,13]。不断发展的研究表明,微生物组可以影响与前列腺增生相关的前列腺炎症[14,15]。在目前的综述中,我们总结了最近关于男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尿微生物组的主要出版物。

2.材料和方法

我们对1980年至2022年5月发表的英语文章进行了非系统的叙述性审查。搜索词如下:(“前列腺”或“良性前列腺增生”或“慢性前列腺炎症”或“下尿路症状”)和(“微生物群”或“尿微生物群”,或“肠道微生物群”)。我们还搜索了PubMed上的相关文章,并手动搜索已识别文章的参考列表,以识别其他相关文章。

2.1.发现健康人尿液微生物群的旅程

“微生物群落”是指共生和致病微生物的生态群落,包括细菌、病毒、古细菌、真菌和生活在我们体内的原生动物。术语“微生物组”是这些微生物的遗传物质[16]。人类微生物组项目成立于2008年,其目标是表征人类微生物组并分析其在人类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17]。然而,基于尿液无菌的认识,该项目不包括尿路。历史上,膀胱尿液被认为是“无菌的”,主要基于依赖培养的细菌检测方法。在临床应用非依赖培养的分子测序之前,人们就开始猜测健康的人尿液是无菌的,这可能受到标准微生物培养技术的影响[18]。

最近,许多研究表明,没有临床感染的成人膀胱中存在微生物群落,而尿液中存在的微生物群落推翻了尿液无菌的教条。这些结果可以通过16S核糖体核糖核酸(rRNA)基因测序和扩大定量尿培养(EQUC)获得,这是主要用于在培养阴性尿液样本中揭示细菌脱氧核糖核酸和活细菌的技术[19]。然而,尿微生物群与临床因素之间的联系取决于从特定解剖部位进行的适当取样。尽管对男性的大多数研究都是基于排尿[22,23,24,25,26,27,28,29],但排尿并不真正代表膀胱微生物群,因为中游排尿中检测到的细菌DNA通常与导尿中检测出的DNA大不相同。事实上,一项对男性排尿和导尿进行对比的研究发现,这些配对样本往往不匹配,提供了证据表明排尿并不能真正表征男性膀胱微生物群[30]。

如上所述,许多研究使用中游尿液(MSU)样本或自发排尿[22,23,24,25,26,27,28,29],其中第一毫升被丢弃,因为它们可能被皮肤细菌污染。此外,MSU样本可能含有来自尿上皮、尿道周围腺或生殖道的细菌的微生物污染。由于泌尿生殖道微生物群的参与,这可能导致膀胱微生物群的特征描述不当[25,28]。甚至连漏斗(用于尿液收集)和银抗菌擦拭布的联合使用也未能防止样本污染[31]。男性MSU样本的污染风险低于女性,但也有可能从附近组织(如尿道)引入微生物负荷[32,33]。

另一种广泛使用的尿样采集方法是使用经尿道导管。然而,这是一种更具侵入性的技术,在插入导管期间,尿道细菌仍可能污染样本。因此,在有关尿微生物组的研究中,收集尿液样本的最佳选择是耻骨上抽吸,因为它是直接从膀胱进行的,以避免与其他区域接触。使用这种方法获得的有关膀胱微生物组分的数据比通过其他常规方法获得的数据更准确[34]。然而,它是最具侵入性、最痛苦、最复杂的采集方法。通过耻骨上穿刺或经尿道导管获得的尿液中微生物群落的比较研究表明,无论采集方法如何,结果都非常相似,这使得经尿道导管成为尿液采集的最合适选择。该方法被广泛用于膀胱微生物组的研究[32]。

2.2.健康男性的尿微生物群

迄今为止,许多研究报告了健康男性和女性的尿微生物群[19,20,21]。然而,与女性相比,男性泌尿微生物群的已发表研究要少得多。健康男性尿微生物群的一般信息如表1所示。Nelson和Dong等人报告了首次使用来自有性传播感染和无性传播感染患者的首次尿液样本对男性尿微生物组的研究结果[22,24]。16S rRNA基因测序也可用于描述健康人的男性尿微生物群特征以及与疾病相关的失调。

尽管健康男性和女性尿路中的大多数微生物组相似,但发现这些人群之间的尿路微生物组的组成略有不同。男性中也发现了常见的女性尿微生物群,如普氏菌、大肠杆菌、肠球菌、链球菌或柠檬酸杆菌。然而,尽管男性微生物群以棒状杆菌和链球菌为主,但乳杆菌是女性尿道中最丰富的微生物群[25,28]。在男性尿微生物群中也发现了乳酸菌和假单胞菌,但它们的比例低于女性[28]。男性和女性尿道中的其他共有的微生物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真杆菌[35]。

这些差异可归因于解剖因素和尿液取样方法。女性的泌尿道在解剖学上靠近阴道;因此,阴道被认为是女性尿微生物群的主要来源。Thomas White等人分析了女性膀胱中的培养细菌,并将其与胃肠道和阴道微生物群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阴道和膀胱微生物群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似性,其功能能力与胃肠道微生物群中观察到的功能能力不同[36]。然而,另一项研究报告了证据表明,尿微生物群起源于肠道[37]。此外,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及其代谢物可能与尿微生物群和各种泌尿生殖疾病有关[38]。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来确定尿液微生物群的来源,并探索健康人体尿液微生物群落与其他部位之间的相互作用。

另一个假设是尿液取样方法的差异。与对男性的研究相反,许多关于女性尿微生物群的研究都使用了通过导尿获得的尿液样本。如上所述,排尿并不真正代表尿微生物群。此外,MSU样本可能含有来自泌尿上皮、尿道周围腺或生殖道的细菌的微生物污染,从而误导膀胱微生物组的正确特征[25,28]。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Bajic等人报告了使用EQUC和16S rRNA测序对男性和女性尿微生物群进行导尿取样的重要性。然而,他们研究的样本量较小,限制了男性尿微生物群的真实特征[30]。因此,需要制定尿样采集的标准化方法。

2.3.男性患者的尿微生物群和LUTS

“尿液不是无菌的”这一新观念,以及与尿微生物组有关的新知识,使人们对LUTS有了更好的理解。强有力的证据表明女性下尿路微生物群与LUTS相关[19]。一些研究报告称,尿液中微生物群的变化(生物失调或多样性较小)与急迫性尿失禁(UUI)和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IC/BPS)有关[39,40,41]。此外,尿致病性大肠杆菌(UPEC)侵入膀胱壁以及隐性和复发性膀胱炎形成生物膜样细胞内细菌群落(IBC)可能是LUTS(例如膀胱过度活动(OAB)和IC/BPS)的原因。尿路感染(UTI)后的IBC在尿液培养中无法检测到,并逃避抗生素治疗;因此,它们可能是复发性UTI的来源,也是LUTS可能的加重因素[42,43,44]。然而,男性LUTS和尿微生物群之间的类似关系尚未建立。以往关于男性LUTS患者尿微生物群的信息很薄弱,这使得临床实践中的解释很困难。因此,应进一步研究男性尿微生物群与LUTS之间的关系,以便在男性LUTS中可能的临床应用,就像在女性研究中一样。

前列腺增生及其对膀胱功能的继发影响被认为是LUTS的原因。然而,BPH严重程度对LUTS的影响并不含糊,LUTS是一个涉及多种因素的复杂过程,如前列腺炎症和纤维化[45]。因此,不应强调前列腺增生,而应将LUTS作为具有相关症状的多因素病因学来关注。在这些多因素病因中,一种可能的病因是下尿路中的细菌群落影响局部免疫环境[13]。表2显示了LUTS/BPH患者尿微生物群的研究结果。

16S rRNA、16S核糖体RNA;前列腺增生,良性前列腺增生;脱氧核糖核酸;EPS、EQUC、扩大定量尿培养;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LUTS,下尿路症状;MSU,中段尿;前列腺癌;TUC,导尿。

Lewis等人研究了年龄对男性中段排尿微生物群的影响,发现男性尿道中的微生物群似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多样性增加[26]。这一发现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尿道和膀胱微生物群的变化可能与老年男性LUTS的增加有关,这通常是由前列腺增生引起的。然而,没有研究调查年龄对男性导尿微生物群的影响。根据对女性的研究,尿微生物群可能在OAB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尽管致病关系的机制及其可能的治疗意义仍不确定[19]。尿毒症患者因导尿导致的尿微生物多样性降低[39,41]。因此,应评估男性泌尿系统中的泌尿微生物多样性,以发现其在男性LUTS中的临床意义。

Bajic等人结合16S rRNA测序和EQUC,证实了尿道中存在不同的微生物群落,并提供了男性膀胱中存在微生物的证据[30]。使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对28名接受良性前列腺增大(BPE)/LUTS手术的男性和21名接受非BPE/LUTS手术的男性进行分层,并收集配对的排尿/导尿标本进行EQUC和16S核糖体RNA基因测序。BPH/LUTS患者存在不同的尿路微生物群,这些微生物群根据症状的程度而有所不同,这表明尿路微生物群落与男性LUTS之间存在联系。Bajic等人表明,LUTS的严重程度(通过IPSS测量)与导尿中的细菌存在相关,但与中段排尿中的菌无关。此外,IPSS类别增加的患者更有可能检测到细菌(几率增加2.2倍)[30]。这项研究首次证明了男性尿微生物组与LUTS之间的关系,对于确定男性排尿和导尿采集之间的差异具有重要意义。MSU、导尿、精液、表达的前列腺分泌物、粪便和切除的前列腺组织已被用于分析前列腺疾病中的微生物群。然而,Bajic等人指出,由于男性下尿路前尿道中存在不同的微生物群,排尿不能充分表征男性膀胱微生物群。此外,他们认为导尿可能是男性膀胱微生物群采样的最合适方法,因为与导尿相比,排尿显示出明显的污染。

Holland等人研究了男性尿液和粪便微生物特征与下尿路症状(LUTS)各方面之间的相关性[47]。在48个粪便OTU中,与一个或多个IPSS呈显著相关,其中最显著的负相关是Lachnospiraceae blautia-一种细菌,可增加肠道抗焦虑剂和抗抑郁剂短链脂肪酸的可用性和症状严重程度。在检测不同程度的IPSS严重程度时,白念珠菌的丰度与LUTS继续具有保护性相关性。然而,使用了排泄尿液样本,因此应谨慎解释结果,因为可能发生了微生物污染。最近,Lee等人发现,BPH组MSU样品中存在一些细菌属[49]。一些细菌属与高IPSS以及严重的储存和排泄症状有关。然而,排尿性MSU不能充分描述男性膀胱微生物群的特征,并且仍然缺乏尿微生物群与症状严重程度(如IPSS)之间关联的证据。此外,还没有研究包括使用过的幼稚患者与治疗过的患者(男性LUTS中使用的α受体阻滞剂和其他药物),也没有证据表明男性LUTS药物治疗后的临床反应与临床进展。因此,有必要对特定微生物进行进一步研究,以确定它们在LUTS的发展和治疗中的作用。

2.4.男性患者的尿微生物群和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是影响老年男性的最常见泌尿疾病。此外,BPE导致的LUTS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LUTS还与膀胱出口梗阻(BOO)有关,通常由组织学BPH引起的BPE引起[50,51]。联合使用α受体阻滞剂和5-α还原酶抑制剂可显著降低临床进展的风险;前列腺增生相关并发症,如血尿、膀胱结石和上尿路恶化;和前列腺增生相关手术[52]。然而,在之前的一项研究中,接受联合治疗的男性中有13%在治疗4年后出现临床进展,其中5%需要手术干预[53]。因此,对药物治疗缺乏反应,以及尽管药物治疗后疾病进展,表明其主要病理生理学是异质性、多样性的,并且人们对其了解甚少[54]。我们目前对BPE相关LUTS的病理生理学的理解依赖于膀胱无菌这一固定信念。最近,有几篇报道称,在没有UTI的情况下,从男性膀胱获得的尿液中存在微生物群,这一观点被证实无效。

历史上,前列腺炎症被认为在前列腺增生的发病机制和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11,12,55]。由于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活检标本中炎症组织学发现的频率很高,组织学前列腺炎与前列腺增生之间的关系受到了相当大的关注[56]。此外,在大多数患者中,已知BPH/LUTS与炎症细胞的前列腺内浸润有关[57]。在MTOPS研究中,对1197名患者进行了活检,其中544名患者有前列腺炎症的组织学证据。前列腺炎症患者比无前列腺炎症患者更容易发生急性尿潴留[57]。尽管有证据表明炎症与前列腺增生之间存在联系,但炎症的病因仍然不甚清楚。一种可能的病因是炎症状态的存在会刺激IL-6和IL-8的产生。白细胞介素可以通过二氢睾酮(DHT)和转化生长因子(TGF)的合成独立地刺激雄激素受体。因此,在存在5-α还原酶抑制剂的情况下,炎症可以保护组织增殖。此外,增殖和缺氧可刺激活性氧(ROS)的产生,进一步支持恶性循环[11]。另一种可能的病因是,由年龄、饮食、生活方式和药物摄入等多种因素引起的肠道微生物群改变,可以通过激活免疫系统间接影响前列腺炎症状态[38]。肠道微生物群的改变可能通过产生促炎细胞因子,如IL-17、IL-23、TNF-α和IFN-γ,促进包括前列腺在内的远处部位的炎症状态[58]。此外,Takezawa等人报告称,BPH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群中厚壁菌/拟杆菌比率较高,肠道细菌的短链脂肪酸通过激活IGF-1信号通路促进前列腺增大。这些发现可以被视为“肠-前列腺轴”存在的证据[59]。

前列腺增生的炎症过程是诊断和治疗的潜在新靶点。最近的一份报告假设前列腺和促炎症细菌物种之间存在关联[13],包括一些以前与女性UUI相关的细菌物种[60]。最近,对男性进行了一些研究,以探讨尿微生物群在前列腺增生中的作用。

Yu等人利用16S rRNA测序来比较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患者EPS、精液和排尿中的微生物。他们报告说,前列腺增生患者EPS中的细菌菌群与前列腺癌患者不同。BPH患者的真杆菌属和变形杆菌属的比率较高,但拟杆菌、α蛋白杆菌和厚壁菌属的比率较低,以及乳酸菌科和丙酸单胞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和赭杆菌属的几率较低[46]。某些细菌可在前列腺中诱发慢性炎症状态,导致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增多。这些结果表明,前列腺液中微生物群的生态失调可能在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病理生理学中起关键作用。 在另一项研究中,Jain等人表明,前列腺增生组织具有不同的微生物组成,包括常见的大肠杆菌(变形杆菌门),这可能导致前列腺增生相关炎症和/或组织损伤[48]。组织样本的微生物培养显示55.5%的患者组织中存在活细菌。大多数分离物为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微球菌。在前列腺增生组织中发现了多种细菌,其中最常见的是变形杆菌、放线菌、厚壁菌和拟杆菌[48]。磷酸组蛋白γH2A.X染色证实前列腺增生组织中存在DNA损伤细胞,并将其与炎症严重程度相关联。此外,前列腺增生相关大肠杆菌在体外诱导前列腺上皮细胞NF-κB信号传导和DNA损伤[48]。 病原菌的存在可能通过急性和慢性炎症促进前列腺增生的发病[61]。然而,经常伴随泌尿生殖道和前列腺感染临床过程的反复抗生素治疗也可能导致频繁的失调[62]。最近,理论上提出了几种治疗方法,如补充活的益生菌、细菌和氢化可的松治疗,以恢复健康,阻止失调的恶性循环——泌尿生殖道感染[62]。

虽然前列腺是雄激素依赖性器官,但在睾丸功能和血液雄激素水平随年龄增长而降低的环境中,前列腺经常会出现增生性变化(在前列腺增生的情况下)。前列腺增生和炎症之间的这种雄激素非依赖性联系在文献中得到了广泛关注[63]。除了感染和创伤等外部因素外,性激素的不平衡,特别是雌激素的参与,由于雄激素浓度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相对增加,被认为是前列腺经常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的原因[63,64,65]。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前列腺增生和炎症之间的关系,以及尿微生物群的组成和变化与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之间的关系。

2.5.炎症小体在LUTS/BPH中的作用

如前所述,组织学BPH不一定与男性LUTS一致,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LUTS通常与前列腺无关[66]。膀胱功能障碍也可能导致LUTS,包括逼尿肌过度活动/OAB和逼尿肌活动不足/膀胱活动不足[66]。储存和排尿症状发生在常见情况下,如UTI和BOO,这些情况被证实具有直接触发这些症状的潜在炎症。众所周知,炎症会导致几种常见疾病的膀胱功能障碍,但炎症酶体作为中枢介质的作用最近才被探讨。

炎症小体可能在膀胱和前列腺微生物群引起的炎症中发挥作用。通过了解每个炎性体在各种病理状态中的作用,我们可能能够使用治疗药物来针对它们预防这些疾病及其症状。根据最近的一项研究,炎症小体介导的炎症过程可导致储存/排尿症状、膀胱纤维化和失神经[67]。炎症小体是负责启动炎症反应的多蛋白低聚物。此外,炎症小体促进促炎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18(IL-18)的成熟和分泌,以及与凋亡不同的程序性促炎细胞死亡的细胞凋亡[67]。由核苷酸结合结构域、富含亮氨酸的家族和含吡啶结构域-3(NLRP3)组成的炎症酶体称为NLRP3炎症酶体。NLRP3炎性体位于细胞内,它们识别两种不同类型的信号: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和危险(或损伤)相关分子模式[68]。PAMP包括常见的细菌成分和已知的毒性因子,如脂多糖(LPS)、鞭毛蛋白和溶血素[69]。DAMP包括三磷酸腺苷(ATP)、尿酸晶体、高迁移率族蛋白框1和热休克蛋白,通常由应激、受损或死亡细胞释放[68]。NLRP3炎性体包含三个成分:NLRP3(节点样受体)、ASC和procaspase-1。它需要一个衔接蛋白连接到procaspase-1。衔接蛋白是一种含有CARD(ASC)的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激活的caspase-1将pro-IL-1β和pro-IL-18裂解为其活性形式(IL-1β和IL-18)。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还负责细胞膜上孔的形成,从而导致细胞凋亡[67]。

BOO诱导的炎症激活过程是缺氧/再灌注、压力增加和重复拉伸诱导的DAMP。BOO触发由NLRP3介导的持续炎症过程,引发负面下游事件,如储存/排尿症状和纤维化。虽然BOO最常见的原因是前列腺增生,但前列腺增生本身可能是炎症小体激活的结果[70]。感染性前列腺炎可通过PAMP激活炎性体。炎性体可介导感染性和无菌性前列腺炎,导致BPH、BOO和膀胱内NLRP3的激活,最终导致有害影响,如储存/排尿症状、膀胱纤维化和失神经支配。然而,涉及前列腺的主要NLR似乎是NLRP1而不是NLRP3。NLRP1是第一个被描述的炎症组,它在前列腺炎症中起作用[71,72]。NLRP1在机制上与NLRP3不同,因为它需要进行自溶蛋白水解以激活,并且可能在介导UTI反应中发挥作用[73]。

最近,细胞内细菌为OAB症状提供了解释。例如,α-溶血素在UPEC中表达并激活NLRP3,作为宿主防御机制,NLRP3可触发人尿路上皮细胞的凋亡。此外,UPEC从尿路上皮释放多种介质并促进尿路上皮屏障缺陷。已知免疫细胞浸润和促炎细胞因子(如神经生长因子(NGF))的释放可使外周传入神经增敏,从而增强膀胱感觉[74]。尿路上皮细胞脱落后,可形成静止的细胞库,导致慢性膀胱炎[75]。细胞内细菌和静止的细胞蓄水池可能由于持续的隐性感染,或者可能由于感染和侵袭的初始结果引起的慢性刺激和膀胱壁炎症,从而导致慢性LUTS。Khasriya等人在一小部分OAB患者样本中发现94%的患者存在细胞内细菌,而对照组为29%[76]。考虑到这一点,细胞内细菌似乎在OAB患者中比在对照组中更常见。

然而,细胞内细菌在引起LUTS中的作用尚不清楚。Contreras Sanz等人发现,LUTS是由细胞内细菌引起的尿路上皮ATP信号通路改变引起的[77]。此外,他们发现ATP介导膀胱充盈和紧迫感,以及低度炎症反应(脓尿≥ 10–35%的OAB患者MSU样本显示出最严重的症状频率。此外,约80%有脓尿的OAB患者尿脱落上皮细胞中可见细胞内细菌。伴有脓尿的OAB患者尿路上皮ATP的基础释放量显著高于非OAB患者或无脓尿的AOB患者。因此,他们认为尿路上皮ATP的基础释放增加是OAB脓尿患者细胞内细菌的原因[77]。

2.6.尿微生物群前景

术语“微生物群”不仅包括细菌,还包括人类和噬菌体病毒,甚至真菌。然而,大多数人体研究只关注细菌,很少对真菌和病毒进行研究[78,79,80]。噬菌体病毒在微生物群落的稳定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81]。此外,噬菌体可以破坏UPEC生物膜,使用噬菌体可能是预防和治疗UTI引起的LUTS的最佳选择,而不会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82,83]。关于人类病毒,Moustafa等人检查了49份MSU样本的全基因组鸟枪测序,并分别鉴定了与乳头瘤、UTI和OAB相关的不同人类病毒,如人乳头瘤病毒、BK多瘤病毒和JC多瘤病毒[84,85,86]。与微生物群相比,对泌尿真菌微生物群的研究更少。因此,在尿液中发现除细菌以外的微生物组可以为分析泌尿系统症状和疾病的新机制以及创新的预防措施和新的治疗策略开辟新的研究领域。

3.结论

泌尿道被发现未经消毒。泌尿道微生物组对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病理生物学的潜在影响现在才开始被认识。初步证据表明,微生物组在男性泌尿系统疾病的各个方面发挥作用。然而,迄今为止,证据不足,难以转化为临床实践。用于微生物群分析的材料可能影响了研究结果,从而限制了这些研究。应制定标准化的方法,例如样本收集和同一可变区域的排序,以及报告方法。此外,大多数研究只关注细菌,其他微生物种群,如真菌和病毒,对泌尿微生物组的贡献应予以阐明。对泌尿生殖道微生物群的进一步研究可能揭示BPH、男性LUTS和病原体之间的潜在联系。也许,随着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开发一种处理尿微生物组以改善患者预后的方法。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微生物,前列腺,男性,研究,细菌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