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先辈精神,共创辉煌未来——手外科深切缅怀王澍寰院士

2022
10/10

+
分享
评论
北京积水潭医院
A-
A+

今天,我们共同缅怀先辈,激励后人传承先辈崇高精神和精湛技术,唤起每位医者的初心记忆。

10月8日,中国手外科之父王澍寰院士逝世9周年。手外科在党支部书记、科主任陈山林的带领下,支部委员、部分党员代表来到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共同缅怀先辈,寄托哀思。

55681665357124325

大家围站在王澍寰院士墓室前,回顾过去,追往惜今,抒发各自情感。张友乐教授代表老一辈专家发言,他感慨到每每来这里都思念万千,在手外科工作40多年,有幸能和王院士同事多年,自己的每一点进步和成长与他的帮助和关怀是分不开的,深刻感受到王院士的人格魅力,一直是心中的偶像和楷模。积水潭医院手外科发展至今,是手外科前辈辛勤工作的沉积,传承、发展、创新是我们永远的课题,相信手外科在陈山林主任的带领下,会有更大的进步和发展,王澍寰院士的精神永存!

前任党支部书记田文表达了自己的感想,他表示,我们要一如既往地向前辈们学习,做一名好医生,王院士是一个时代的符号,我们怎样沿着前辈们走过的路,把手外科发展的更强大,这就是我们要去做的事情。

随后,科室副主任王树锋作了发言,“来到这里,自然而然地就想到王院士过去的创业与发展,手外科从过去到现在,拥有好的平台,坚实的基础,还有优秀的团队,我们要更多地支持和帮助年轻人提高学术水平,增强业务能力,保持手外科特色,抓住机遇,相信科室未来会越来越好。”他说。

活动最后,手外科主任陈山林书记在总结中表示,王院士是医者楷模,是手外科专业的创始人,为后人留下了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发展好手外科是我们的责任。王院士一直非常重视手外科科研工作,也屡次表达了对“重临床轻科研”现状的担忧。近几年,在院领导的支持引领下,通过大家的努力,手外科科研工作取得了一些进步。特别是今年,获得了多项重要课题,也有一些高质量论文发表,但仍有进步空间。希望大家把握医院发展新格局,团结一致,继续努力,传承王院士勇于奉献、敢于创新的精神,把手外科的临床和科研工作推上新台阶。另外,陈主任还强调,《手外科学》是王院士留给大家的珍贵遗产,再版工作非常重要,第四版《手外科学》将是手外科发展的一个新的起点,大家要高标准、严要求,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倾心之作,为王澍寰院士诞辰100周年献礼。 

87421665357124843

今天,我们共同缅怀先辈,激励后人传承先辈崇高精神和精湛技术,唤起每位医者的初心记忆。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承王澍寰院士的理念,延续手外科血脉,不负众望,开拓创新,在新的征程上,遵循前辈的足迹,迈着坚实的步伐,共同创造积水潭医院手外科新的辉煌! 

END

文图丨手外科

编辑丨靳晓方 于淼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积水潭医院,手外科学,王澍寰,外科,缅怀,传承,精神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