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黄邦高:有一种感动叫被患者认可
黄邦高有很多粉丝,当问及粉丝数量时,他的语气中显露出难以掩饰的喜悦。
“来我门诊看病的人总是排得满满的。”原来,他口中的粉丝是专程找他看病的患者。
他向记者讲述了几年前的冬天,一名之前诊治过的患者怀揣着一盒羊肉煲专程来到门诊室,对他说,这是自家做的,尝尝鲜。
那一刻,他被这份朴实的情感打动了。直到今天,那份感动仍满满的存在。
一名医生的高度成就感不是因为完成一例高难度的手术,也不是学到一项高新的技术,而是被患者从心底里的认可。
做一名纯粹的医生
黄邦高是2005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毕业生,师从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301泌尿外科主任张旭。
毕业后,他来到浙江省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浙人医)泌尿外科,那时医院的专科还没有像现在这样细化,所以他做过肿瘤、结石等手术,后来专攻功能性泌尿疾病的诊治。
“功能性疾病是临床或基层医院非常常见的病种。”他说,随着泌尿系统功能性问题渐渐走入大众的视线,人们从手术解决疾病的思维模式,逐渐转化到认识并接受身体功能重建的治疗。
“很多人都知道肿瘤危及生命,但是影响生活质量的是功能性问题。”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功能性泌尿外科将成为一门非常主流的学科。
在多年的从医历程中,黄邦高一直遵循“帮助病人恢复健康”这一准则。
他认为一名好的医生一定要有好的口碑,好的专业性,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病人痛苦的方法和治疗的策略,这样才能获得患者的信任感。
这么多年,黄邦高一直保留着一个习惯,就是做完手术后,无论多累多晚都要回到病房,查看病人的术后情况,向病人以及家属交代病情,叮嘱需要注意的事项。
然后,到其他病房里转一转,确认没有问题后才会离开。
他说:“对于患者来讲,医生就是一剂良药。患者和医生处于相互平等的状态,会增加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感,提高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有利于后期的健康恢复 。”
因此,很多患者和黄邦高建立起了超越了患者与医生之间的关系。
打造技术、学术的厚度
2021年,黄邦高来到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桐乡一院)的泌尿外科担任执行主任。上任后不久,他发现科室管理上遭遇瓶颈,大家安于现状,更让他忧心的是在很多人的思维中认为这种现象是“县级医院该有的样子”。
“一个拥有100多万人口的桐乡市,泌尿外科竟然缺少病人。”他惋惜的道。
于是,他决定改变现状。
俗话说,有竞争才会有动力。在浙人医泌尿外科主任何翔的帮助下,他把两个医疗组拆成四个,每个小组三名医生。
并打破原有奖金分配机制,将七比三的奖金分配机制改变成三比七。
“绩效分配上向组长倾斜,平衡组员的绩效系数,但一定要体现出差距,这样才会形成一种竞争机制。”
他打通科室医护人员的上升通道,鼓励年轻的医生竞争组长职位。
“从普通医生到好医生再到名医生或医学大咖,是一个逐步晋级的过程。”
年轻医生成长过程中要为其提供上升通道,提供好的工作氛围,使其拥有身在科室的荣誉感、团结感。
“之前,泌尿外科只有专家门诊,没有普通门诊。病人来到医院想拿点药,也只能挂专家号,而且还时常限号。”一位护士介绍说。
因为病人看病挂不上号,科室还经常遭到投诉。
于是,他开设了科室的普通门诊。普通门诊开设后,保证了病人的顺利就医。
可是,大家习惯了原来的生活方式,黄邦高改革奖金分配新机制,增加了普通门诊,无疑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打破了原有的平静。
于是,一些闲言碎语渐渐传到他的耳边:在这里又不会待太久,开这个门诊没有意义,改变的多了被人嫌弃。
他找到每个人促膝谈心,把科室的发展现状和规划告诉大家,并征求大家的意见。
并对大家说:“我在这里做一天的主任,就不能看着这个科室荒废掉。”
人的潜力是无限大的,只是大多时候被消极的习惯养成的惰性所蒙蔽。
犹如初跑者,开始起跑时要唤醒身体的每一个细胞,所以会感到有些累,但细胞一旦被唤醒后,身体渐渐就会进入跑步状态。
身体一旦进入状态,跑步就会成为自然而轻松的事情。
桐乡一院泌尿外科实施的激励机制也是如此,大家顺应后,工作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据记者了解,泌尿外科有50张病床,之前只有一半多的住院率。现在,住院高峰时,病人达到六、七十人,需要到其他病房去借病床方可满足科室病人的需求。
“只有高质量的手术,才能打造技术、学术的厚度,从而打造出好的口碑,吸引病人回到桐乡来就医。”
这是黄邦高来到桐乡的初心,也是他一直秉承的理念。
医疗资源下沉到乡
2021年,桐乡市人民医院开展了由浙江省人民医院牵头发起的公益项目“前列腺癌早期筛查”活动,当天上午,浙人医与桐乡一院泌尿外科的专家们为闻讯而来的百姓开展了义诊。
前列腺癌的筛查车深入到桐乡的许多乡镇街道,对当地的高危人群、尤其是五十岁以上的男性进行抽血筛查,对筛查后的早期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医学干预。
记者了解到, 这一年,桐乡一院为104例前列腺癌患者做了根治手术,在浙江省三乙医院中排名第三。
不仅如此,桐乡一院泌尿外科和濮院院区建立了泌尿外科联合病房。即以桐乡一院为纽带,浙人医专家下沉到桐乡后,再深入医共体成员单位濮院联合病房坐诊、手术,为当地百姓提供诊疗服务。
濮院的医生则来到桐乡一院进修深造,由浙人医专家亲自带教,以此提高基层医院的诊疗服务水平。
濮院镇84岁的孙大爷逢人便夸,省里来的大专家亲自给他开刀,把困扰他二十几年频繁起夜的问题解决了,还帮他切掉了大腿根的一个肿块。
不仅是濮院,泌尿外科和其他几家医共体成员单位都建立了帮扶机制。“每次去乡镇卫生院义诊,泌尿外科团队都会带去一些免费的检查项目,吸引更多百姓前来问诊。大部分是老年人,也有年轻人过来咨询。”
他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宣传科普机会,让更多的百姓拥有健康意识;让更多的百姓了解到,在桐乡就可以享受到省级医院的优质资源,在家门口就能把病治好。
对于百姓来说,有谁不愿意在家门口见到省级医生,看好自己的病。
黄邦高要求“如果遇到高危疑难病人,征求家属的意见,选择转到桐乡一院,或者开通绿色通道直接转到省人民医院,医生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病人”。
他还推动医院引进了铥激光治疗仪设备,开展了铥激光治疗手术,为百余名患者解除了疾病痛苦。
83岁陆大爷在10余年前出现排尿费力、射程变短等症状,一直口服用药,但病症逐年加重。
后在体检时发现PSA(前列腺特异抗原)升高,遂来到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门诊就诊。检查结果:前列腺大小约9X8X8cm,如此巨大的前列腺在临床上极为少见。
黄邦高与主管医生罗晓考虑到陆大爷年纪大,且有较严重的肺部疾病,选择为他行经尿道前列腺铥激光剜除术。
术后陆大爷恢复良好,第二天已能自行下床活动。
“铥激光手术改变传统的手术方式,利用激光具有止血的作用,更好更快的完成手术。”黄邦高介绍说。
对于这些高难度手术,只要科室医生愿意学,黄邦高就会倾囊相授。
他说:“这就是从输血到造血的过程。”
除了工作外,黄邦高每周两次、每次一个小时坚持做百度健康的直播,每场直播都有近5000人在线观看,有很多人在线上问诊。
他说,做直播不是为了当网红医生,主要是传递医学专业知识,让更多的人受益。
责任编辑:十三
审核:王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