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见面会|专访三博脑科于春江:颅底手术需技术积累 双镜联合是方向之一

2022
10/10

+
分享
评论
脑科前沿
A-
A+

刺激消失后,持续自发性肌电活动提示神经轻度受损。肿瘤切除后,在脑干端电刺激面神经以明确功能完整性。

13371665280668059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神外前沿: 颅底肿瘤手术如何 精益求精呢?

于春江:到目前来说,颅底在神经外科里像塔尖一样的工作,其难度不言而喻。关键是其结构,位置深显露不方便,加之重要的神经和血管等,医生要在神经和血管间隙里操作,拿捏好这种度,如牵拉、显露等,既要切除掉肿瘤,同时又要保护正常的神经和结构。 我认为,把颅底工作做好,第一,要对这个疾病有所认识,如有的肿瘤适合部分切除,有的肿瘤必须完整切除等,其操作方法不一样。第二,当然设备技术的进步,比如术中电生理监护仪,包括各种磨钻,尤其除了显微镜外,最近发展起来的内镜外科,这对颅底肿瘤手术切除,提高有效率等都有很大的作用。 解剖对颅底肿瘤来说,始终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学习内容。首先得知道肿瘤长在哪儿,周边比邻的重要结构等,解剖层次要清楚,这样才能保护好。其次,手术技巧还是靠积累,不是做几例手术病例就可以了,而是要有学习的曲线,就是说不断积累的过程;另外,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科室要形成一个团队的精神,这样才能够把这个工作做得更好。

神外前沿:显微镜与内镜结合需要哪些训练呢?

于春江:显微镜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现在都普及了。早年没有普及时,大家需要培训,包括石祥恩教授也在做显微外科培训班,我们也做配合颅底手术的尸头解剖训练。经过显微外科训练掌握手眼配合后,医生还是靠经验的积累,如临床上对疾病的理解,手术操作技巧的应用等,这样自己经验会慢慢得越来越丰富。现在显微外科技术很普遍,显微镜设备好像都能普及到县级医院了。 神经内镜从最早发展到现在也有二十多年了,最早像天坛医院张亚卓所长带领着工作,我们张宏伟院长也是张亚卓所长学生,一脉相承的传承下来,并且发展很快。 内镜技术和显微镜不是特别一样,因为其手眼配合要有习惯,但是有了显微外科基本的操作技巧以后,在这基础上改学内镜技术也会上手很快。所谓“双镜技术”即内镜和显微镜,不同情况下适用于不同的技术,我认为,年轻医生都应该掌握。

神外前沿:与伽玛刀等治疗相比,手术在颅底的优势?

于春江:这一定是个体化,每一个人,比如同样的良性听神经瘤,可以手术,也可以伽玛刀;病人不会选,但是我们医生可以给病人建议。 为什么说个体化呢?比如两公分左右的肿瘤适合做伽玛刀,但是患者的年龄、职业、状态等都要考虑进去,这叫个体化;具体来说,伽玛刀看肿瘤的控制率,照射完后患者可能不用手术;如果照射完后,肿瘤的控制率不是100%,大概只有80%左右的患者肿瘤被控制,还有一部分如20%可能照射完以后,肿瘤还会继续生长。 所以我们选择的原则,把伽玛刀适应症放在病人不太适合手术,比如身体状态不好或者年龄比较偏大,有各种并发症、禁忌症,手术风险大等,这时候我们会首选伽玛刀治疗。 如果病人年轻力壮,没有基础病,这时我们会优先建议给病人彻底解决问题,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掉肿瘤,这就是良性肿瘤的个体化选择。 恶性肿瘤也同样,有些肿瘤如良性肿瘤长在恶性区域里,我们各种选择的各种治疗方法,有可能给病人带来什么样的创伤、风险或收益,这时要平衡关系:要用最小的创伤给病人带来最大的治疗收益,这是我们永远要考虑的指导思想。    

13141665280669169

48171665280669603

20751665280670032

23431665280670547

21071665280671053

24721665280671574

35911665280672110

6600166528067243967611665280673089

80741665280673270

92671665280673649

86591665280674002

86171665280674299

54351665280674601

于春江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第十一临床医学院首任院长 

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院首任三系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微侵袭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第三届、第四届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第二届副主任委员,并被誉为“专业委员会元勋”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肿瘤专家委员会委员

于1995年组建了我国早期颅底显微外科实验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完成十余种颅底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目前已经完成各种颅内肿瘤11000余例,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斜坡肿瘤200余例;大型听神经瘤手术2000余例;经额、经蝶手术治疗各种类型的垂体腺瘤6000余例。

2009年被《北京晚报》誉为“勇探脑王国禁区的神刀手”。

近二十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发展基金关于神经肿瘤相关课题的研究。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颅底肿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底肿瘤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脑恶性胶质瘤的免疫治疗。发表专业学术论文近300篇。SCI收录文章50余篇,获部、市、局级科技进步奖13项。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40余名。举办全国颅底外科学习班42期、手术观摩班11期,并开展垂体瘤班、侧颅底手术入路多学科协作学习班、三博国际神经科学论坛、全国微侵袭神外学术大会等国内外重大学术会议及培训。

专业特长  

垂体瘤、听神经瘤、岩斜区肿瘤及各种复杂疑难颅内肿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听神经瘤,脑科,手术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