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头医院的领导应高度重视健康宣教工作,通过抖音等新媒体渠道,以及线下进社区、乡镇等传统渠道,加大传播力度,以通俗易懂的传播方式,让老百姓喜闻乐见地接受健康宣教,推进对百姓健康的全生命周期、全流程的闭环式管理。
“胸痛中心的建设真正体现了站在病人的角度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够助力分级诊疗,解决老百姓急危重症快速诊断及治疗,进一步提升了县级医院影响力及服务能力,使当地百姓就医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在健康县域传媒、健康界与广东省廉江市人民医院、福建省福清市医院联合主办的“县级医院高质量发展经验交流暨福清市医院、廉江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专场论坛”上,来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的领导,以及福建省福清市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广东省廉江市人民医院、浙江省嵊州市人民医院、四川省江油市人民医院、河南省登封市人民医院的管理者及专家们,围绕县级医院胸痛中心的建设经验进行了探讨与分享。
本场论坛由 中国人民大学医院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曹健 担任主持嘉宾。他表示,胸痛中心是建设急诊急救五大中心的重要一环,有利于完善急救网络建设,实现实时交互、智能互动,让患者信息在院前、院内共享,提升县级医院的抢救与转运能力。同时,胸痛中心可以为患者提供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和一体化综合救治服务,能够提升重大急性病医疗救治质量和效率。 福建省福清市医院 党委书记、院长高子安 在致辞中表示,希望通过本次论坛搭建胸痛中心建设经验交流平台,共同推进县级医院急性胸痛患者区域协同救治体系的建设,不断提高胸痛救治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临床诊疗水平,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胸痛中心建设经验分享
“县域内就诊率是反映县医院能力水平、服务质量等综合方面的核心指标。”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医疗机构处领导指出,2015年底,分级诊疗制度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到了2020年,县域就诊率已从80%提升到了94%,医疗资源总量、区域协调能力、服务能力、核心竞争能力都在快速增长。但仍存在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软件、硬件实力都需要得到改善。
如何把患者留在当地看病?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并下延?在他看来,从县级医院管理层面出发,未来可以建设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打造国家医学和国家区域医疗双中心,进一步提升医院的技术能力,扩大医疗服务半径。
“未来县医院的能力建设要做两条主线。”他表示,
第一,要做建强的主线,将两个三年的县医院能力提升工程与“千县工程”相连;
第二,做扶弱的主线,延续乡村振兴战略,帮扶相对落后的县,要求至少一家医院达到二级水平。
在机构层面,他希望县医院进一步提升医疗技术能力,优化医疗服务模式,加强质量与安全保障,建设好人才队伍;在科室建设层面,未来可以在医院设立新的交叉学科中心,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形成服务于临床的中心管理模式;在医师队伍管理层面,职工应当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医师法,提升专业素质,补齐短板,保持创新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希望县医院能够沿着政策的指导方向齐步向前走,规范提供诊疗服务,实现共同进步。”
近五年来,胸痛中心的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长久发展,如何将优秀的医学模式和取得的积极成效拓展到基层,是当下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教授霍勇介绍到,县医院不仅要强调院内绿色通道的救治效率和救治效果的改善,更要把院内救治和院前急诊、转运等环节进行紧密结合,建立协同的区域运营体系,最终形成整合资源、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和改善预后的体系化建设,以及先进、科学、高效的医疗模式。
延伸胸痛中心建设到基层,是一个势在必行的行动,他指出,深化胸痛中心区域协同体系需要基层医疗机构与公众加强联动,解决协同救治的两个“一公里”。一级医疗机构和胸痛中心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和指导培训,以及区域内的快速转运,实现胸痛中心和上级医院、胸痛救治单元的有效联动。
霍勇指出,胸痛救治单元最核心的建设是地市级的胸痛中心联盟,由省级胸痛中心联盟具体负责组织实施。胸痛救治单元的建设将为胸痛中心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同时胸痛救治单元的建设又体现出医疗体制改革中分级诊疗的具体落实,也是救治和预防的连接点和转化点。最终,胸痛救治单元应该更加有效地推动心血管学科的发展,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和健康中国的建设。
作为福清市医共体的牵头单位,福建省福清市医院应用全域覆盖、全程管理、全员参与的“三全模式”打造胸痛中心,建立了覆盖福清全市的胸痛协同救治网络,目前已签约网络医院12家,胸痛救治单元20家。2017年至今,医院介入诊疗人次不断增加、D to B时间不断缩短,位列全省前列,已实现全市22家乡镇卫生院诊断心电诊断远程全覆盖。
副院长王钦棋 介绍到,医院跨过基层版,直接打造了标准版的胸痛中心建设,仅一年便通过认证授牌。“从一台机器,一个护士,一个心内科的医生,再到一年后的授牌,我们不完美的行动胜过了完美的等待。”
胸痛患者总结起来就两个字,一个是痛,一个是急,他指出,胸痛的致死性疾病较多,但一般医院都缺乏同质化的诊疗。“基于患者的需求,临床的需要,政策的要求,如果胸痛中心的建设在前几年是一个选择题,接着是必答题,现在就应该是抢答题。”
福清市医院在实践中实行了“一纵一横一能力”的体系,纵向打通县乡村三级的医疗资源上下流动,使通道更便捷,实现全市胸痛救治的一盘棋;横向整合组织架构,由院长亲自担任中心主任,打造一把手工程,将紧密联系的专科集中在急诊急救大平台,实现专科技术向急诊前移的急救新理念;通过帮扶基层网络医院建设胸痛救治单元,力争打通胸痛救治的“起跑”第一公里,实现各级医疗机构胸痛患者综合救治能力的提升。
为做到持续改进和质量控制,医院胸痛中心团队通过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向标准学、向专家学、向同道学、向自己学,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同时,团队严格落实“三会制度”,每月召开典型病例讨论会,每季度召开质量分析会,每半年召开网络医院、120指挥中心联合例会,每年召开医共体胸痛中心会议,从事后管理逐步向事前管理改变,由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改变。
广东省廉江市人民医院是廉江市唯一一家三级医院,其胸痛中心于2016年注册,举全院之力支持中心建设工作,在2021年5月正式通过“基转标”认证。在核心团队创建过程中,副院长苏伟青发现,中心的建设背后需要强大的团队来支撑。因此,医院成立了胸痛中心管理委员会,由院长任主任委员,再任命医疗总监、胸痛中心医疗协调员、胸痛中心护理负责人、专职数据管理员,全体决策层共同推进中心建设。
他表示,在建立急性胸痛诊疗院内绿色通道的过程中,
第一,要制定实施并优化时间记录表,由一线医务人员手工记录,由数据管理员及时录入胸痛中心数据云平台;
第二,时钟要统一管理,GPS自动对时,时间节点记录更加准确、方便;
第三,不断完善数据库、质量分析、联合例会等工作的管理制度;
第四,结合医院实际情况,持续优化胸痛中心流程图和知情同意书;
第五,做好数据管理,一线员工、数据管理员、医师、医疗总监共同合作参与,并成为常态;
第六,开好质量分析会、典型病例分析会、联合例会;
第七,重视核心科室、后勤保障、网络医院等人员的培训工作;
第八,模拟120接回胸痛患者、送导管室手术等环节的演练检查;
第九,建立夜间、院内外、分诊台等部分的标识;
第十,加强交流学习,带动周边兄弟医院成功创建胸痛中心。
“胸痛中心建设最核心、最难的部分是建立健全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廉江市医共体以廉江市人民医院为依托,通过五大出口建立溶栓中心,指导下级医院开展溶栓,输送人才、物资,为乡镇医院解决人才流失,缺少硬件设备、基本急救药物,患者信任程度低等困难。
“我院将以胸痛中心建设为契机,带动急诊急救大平台建设,大力推进快速高效的急危重症救治体系建设,以心电一张网为抓手,实现全市胸痛中心-镇-乡医疗机构心电网络化。”
浙江省嵊州市人民医院是嵊州市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服务能力最强的综合性医院。2019年,胸痛中心建设被医院列为重点战略目标,同年,医院高分通过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的建设,且正式成立嵊州市人民医院医共体,下辖9家基层医疗机构,成立了9大基层名医工作室,以及8大管理中心,按照“一家人、一本账、一盘棋”的目标,顺利推进医共体建设。
“我院院前急救系统与院内绿色通道进行了紧密衔接,联合兄弟医共体牵头单位,完善了县域医共体为基础的胸痛中心网络救治体系建设,实现了县域医共体胸痛救治一体化。” 院长杨松斌 介绍到,每年,胸痛中心都会召开一次以上的全市联席会议,完善适合网络基层医院的胸痛流程,分析技术当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加以改进和完善。 他指出,同质化的治疗对于抢救病人至关重要,胸痛救治单元的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打通胸痛救治的第一个一公里和最后一个一公里,即急救和康复。在建设过程中,也要对医护人员开展同质化的培训,包括首席医师培训,模块化培训,以及技能操作培训,同时定期召开胸痛中心联盟会议,以及核心科室内部、后勤、保安队伍的培训。
“胸痛中心不单是一个总院的胸痛中心,要实现网络医院、胸痛救治单元、120中心这三个部门的无缝衔接,整体提升基层胸痛病人救治能力,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一家人’的理念。”
以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保障为宗旨,嵊州市人民医院的胸痛中心建设需要全院各个科室间互相配合,紧密衔接,通过建章立制,确保能够实体化运行,来达到建设的最大效果。
解决建设难题 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县域医院胸痛中心建设指南”沟通推进会上,浙江省苍南县卫生健康局副局长郭廷建与几位医院管理者及专家围绕县级医院胸痛中心建设的关键因素,如何保障中心运行及未来规划,以及如何与慢病管理有机结合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福建省福清市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高子安 指出,除了人才、技术、设备之外,中心建设最关键的因素是流程的再造,包括信息化的建设和基层胸痛救治单元的建设。应当紧抓抢救时间,做到病人未到,信息先到,抽血诊断结果直接绕过急诊科,进入导管室。打通基层卫生院急救胸痛救治单元的建设迫在眉睫,福清市医院为每个卫生院配备了心电图机,通过远程会诊立刻就可以为病人诊断。他表示,胸痛中心的建设能否挽救病人的生命与各级医务人员是否有担当与作为密切相关。
四川省江油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程缙认为,很多临床一线的医生面临的最大问题便是院前溶栓的病人谁来接手与担责,导致了院前溶栓推广情况不佳。可以通过院长来协调神经外科后续的接手工作,打消溶栓环节的后顾之忧。针对县医院放射科夜间难以做紧急增强CT的问题,江油市人民医院积极协调急诊科,协助放射科大夫完成增强CT,解决了胸痛病人的需求。
河南省登封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的建设正从院内逐渐向院外扩展,院长耿宏旭表示,胸痛中心的院内流程已经逐渐完善,但是院外所耗费的时间一直没有缩短。登封市人民医院已打造了区域化建设,每年网络心电图的读图量约达10万份。他指出,很多医院胸痛中心的建设都是由总医院牵头,但上级缺少专门的部门对其进行管理,希望能够将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能进一步纳入到“千县工程”胸痛中心的建设规范当中,以减少经济层面、医院层面的竞争。
广东省廉江市人民医院副院长苏伟青认为,胸痛中心的前一步工作,应当是慢性疾病的预防,没有三级医院参与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是不成功的。牵头医院的领导应高度重视健康宣教工作,通过抖音等新媒体渠道,以及线下进社区、乡镇等传统渠道,加大传播力度,以通俗易懂的传播方式,让老百姓喜闻乐见地接受健康宣教,推进对百姓健康的全生命周期、全流程的闭环式管理。
责任编辑:程然
审核:王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