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常常「眼前一黑」?警惕这种疾病

2022-10-08 10:57   京东健康

另外,当发生黑矇、晕厥等事件时,尽管发生场景与体位改变相关,但不代表一定就是体位性低血压。

清晨坐起头昏目眩,如厕蹲起两眼发黑。卧转立位最为明显,跌倒晕厥预后不佳。这是典型的直立性低血压发作时的表现。

由于日常生活中体位改变的场景无处不在,导致发病的机会异常广泛,潜在的继发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大大增加。

什么是直立性低血压?

根据体位改变和症状发生的时间差和血压下降幅度特点,可分为三类:

即刻型

如果在直立或者至少60°的体位改变实验里,在30秒内,收缩压下降至少40mmHg和/或舒张压下降至少20mmHg。

经典型

如果在直立或者至少60°的体位改变实验里,在30秒至180秒内,收缩压下降至少20mmHg和/或舒张压下降至少10mmHg,或对于高血压患者收缩压下降至少30mmHg。

延迟型

如果在直立或者至少60°的体位改变实验里,在3-45分钟内,动脉压下降至少20/10mmHg(高血压患者标准为30/15mmHg)。

低血压的「前因」与「后果」当你站起时,身体会发生什么?

当从卧位转为立位时,回心血量下降、心排量减少,从而引起血压下降的倾向。 

此时颈静脉窦压力感受器,心肺压力感受器及小动静脉之间的轴突反射等激活,进一步激活交感神经系统。

通过收缩外周血管、增加血管张力、提高心率、增强心脏收缩等方式,抑制这种血压下降的倾向,以维持正常血压和外周器官的血流供应。

直立性低血压是如何发生的?

总体来讲,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就是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实现,在上述环节中出现的正常生理性反馈,可分为神经源性(原发性)和非神经源性(继发性)。

低血压诱导因素

其它还表现于长期卧床、发热、炎热环境、长时间蹲位或卧位等情况。

直立性低血压有什么不良后果?

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本质上是体位改变导致的血压下降,最终对靶器官血流供应不足的结局。

短期严重事件

卒中、跌倒——脑供血不足、心梗——冠脉灌注不足。

长期不良结局

心室肥大、肾功能下降、房颤发生率增加、心脑血管相关死亡率增加以及全因死亡率增加。

低血压诊断要点

直立性低血压的治疗

避免快速起身,尤其对于老年患者,借用支撑物等缓慢改变体位;有先兆症状(头晕眼花等)采用交叉腿和蹲位等姿势改善症状。

可以高枕位睡眠,头抬高10度;佩戴腹带或弹力袜。

避免引起直立性低血压的药物,遵循医嘱可选用屈西多巴、米多君、氟氢可的松、吡啶斯的明、促红细胞生成素等

另外,当发生黑矇、晕厥等事件时,尽管发生场景与体位改变相关,但不代表一定就是体位性低血压。

首先应该由专业医务人员排除包括失血性休克(消化道出血、外伤出血、子宫出血)、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心包填塞、心脏骤停)、过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等急性休克事件,找到低血压原因,以便能迅速解除病因,恢复血压,抢救生命。  

科学审核:京东全职医生-普内科-曹静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低血压,直立性,体位,收缩,血管,血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