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长假后的第一份敬意,留给特殊的他们!
转眼已是十一假期的最后一天
这个假期你是如何度过的呢?
是亲朋好友相聚?
还是好山、好水、好时光?
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故事和答案
快来看看医护人员的答案吧……
危急时刻……
许多人还不知道
长假期间
医务人员甚至比平时更为忙碌
10月3日晚21点,一名昏迷、醉酒的男子被送往急诊抢救间。
当晚,男子醉酒后驾驶电动车撞到路边隔离墩,由于未戴头盔,头部受伤严重。
急诊创伤外科主治医师蔡腾紧急诊治,急查CT,显示患者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疝,情况十分严重!
ICU五病区副主任医师赵子瑜等医护人员立刻接诊,脑血管病医院创伤神经外科亚专科主任、主任医师迁荣军第一时间为患者进行急诊手术治疗。
同样的危险和紧迫也发生在了一位女士身上
10月6日上午9时,脑血管病医院颈动脉病亚专科主任王子亮、主治医师汪勇锋刚为一名病情紧急的患者做完手术。
患者也是在驾驶电动车时突发事故,由于未戴头盔,摔倒后出现双眼肿胀外突,颈动脉受伤较严重,经专家团队及时手术后转危为安。
10月4日凌晨3点,一位南阳市内乡县的脑出血患者被紧急转运到神经外科ICU。主治医师韩冰莎、栗艳茹和值班护士立刻开展治疗。
然而,由于患者体重高达340余斤,治疗和护理极为困难。8名医护人员一起上阵,奋力将患者抬到CT机上,终于完成了检查。
10月5日晚,骨科主治医师蔡朋杉搬着“小黄凳”快速赶往急诊抢救间。原来,一位近百岁老人由于外伤造成肩关节骨折脱位。
考虑到老人年岁大,蔡朋杉专门搬来了高度合适的凳子,利用手法复位为老人解决了难题!
同样紧张忙碌的,还有为生命护航的远程会诊。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豫西南分院(叶县人民医院),一名产妇的安危牵动着郑州和叶县两地医护人员的心。
这是一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并有并发症的产妇,豫西南分院与院本部密切联动,开展多学科远程会诊。
省医派驻产科专家史许锋、新生儿专家张磊、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专家王晓飞、重症医学专家孙玉寒等十余名医务人员协助制定救治方案。最终,母子平安,产妇也成功保住了子宫。
长假就诊患者激增
除了急危重症,还有很多患者专门利用长假时间来医院就诊和体检。9月30日~10月6日,门诊就诊患者近7万人次。
“一上午看了53位患者,基本和不放假时的门诊量持平,就诊的多为本地患者。其中不乏一些假期过量饮酒、暴饮暴食导致腹泻和急性胰腺炎的患者。”消化内科主任医师丁松泽说。
由于气温骤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就诊患者也在快速增加。其中,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变应性咳嗽的患者明显增多。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家刘豹提醒,冷空气活跃,气温波动大,大家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户外活动时要戴好口罩,避免冷空气刺激。
“真切感受到了这里的人情味!”
假日坚守在岗的医护人员不断把健康与温暖带给急需帮助的患者
10月2日凌晨,一位70岁的独居老人因尿潴留拨打120求助。老人住在老居民楼的4楼,没有电梯,行动不便。
急诊科出诊护士胡水旺见状,毫不犹豫把156斤重的老人从4楼背下。
到医院后,老人突然发现没有带钱,用的又是老人机,无法付费怎么办?
出诊小组组长张祁赶忙安慰老人:“治病要紧!费用的事先别着急。”护士张素娟为老人办了就诊卡,护士李登辉快速为老人导尿,第一时间缓解老人的痛苦。
等老人女儿赶到医院时,发现父亲已得到妥善救治,她在患者留言本上一口气写下三页感谢信,表示“感谢省医!真切感到了这里的人情味”。
同样让患者感到温暖还有产科。这天医护人员刚交完班,一名男士在电梯口忽然晕倒。原来,这是一名陪产的准爸爸,妻子刚被推入产房,由于过度紧张导致了晕倒。
产房护士长周丽萍立即组织就地量血压、测血糖、喂水等照护。苏醒后,男子得知,孩子已经顺利出生,激动不已的他连声感谢医护人员。
国庆适逢重阳,老年医学科开展了以“情暖夕阳,关爱老人”为主题的“敬老月”系列活动。医护人员走进社区、养老院,将健康守护送到老人身边。
省立眼科医院在这天为60岁以上老人提供了免费验光和配镜优惠服务。
医护人员的付出,患者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10月7日零点58分,忙碌了一夜的血管外科主治医师马金辉正在泡方便面,一位患者家属看到后,为他送来了小笼包和牛奶。真心换真情,患者的理解和支持,给了医护人员莫大温暖。
假期后的第一份敬意留给可敬可爱的白衣战士们!
作者︱宣传部
美编︱梁雅琼
责编︱胡晓军 秦基石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