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活动通过展示宣传展板、专家义诊、入村入户等形式向群众们传达高血压防控知识以及普及健康生活方式,不仅让他们知晓血压的重要性、高血压的危害、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及治疗,也让他们知道如何从健康的生活方式方面来预防高血压。
2022年10月8日全国高血压日
2022年宣传主题
“血压要知晓,降压要达标”高血压来的时候往往静悄悄的,等出现明显的症状时往往已经积重难返,只好靠药物来“救援”,未雨绸缪,才能防患于未然。
高血压是全球也是我国患病率第一的心血管疾病。作为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长期控制不佳可能导致脑卒中、心肌梗死、心衰、肾衰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因此高血压的早诊断、早治疗、并发症的预防都非常重要。
2022年10月8日是第25个全国高血压日,为提高居民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培养居民防治高血压的行为能力,仙居县人民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浙东南院区)组织开展“2022年全国高血压日”义诊活动。
本次活动由公共卫生管理科牵头,心血管内科、急救中心、老年医学科、全科医学科、康复医学科和中医科等人员组成,并联合仙居疾控中心分别在仙居剧院及溪港乡开展活动。
仙居剧院
健康咨询 现场科普
活动吸引了诸多居民前来咨询,专家们耐心详细的询问患者病情、查看病历,给予患者最合适的降压治疗方案,护理团队耐心细致地为前来咨询的患者提供高血压防治咨询与指导。
老年医学科王丹枫专家听诊中
中医科应一专家正在评估肌力
康复医学科都斌专家听诊中
心血管内科王贝贝专家评估心率
现场免费为大家测量血压、中医护理,发放高血压、冠心病健康知识宣传手册,帮助患者更早的让血压达标。
现场活动
活动现场还摆放了展板,进行高血压相关知识科普。
溪港乡村,入村入户 倡导健康生活
因为地处偏僻,溪港乡以老人居多,有些村民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或没有规律服药,更没有定期随访。不少村民对高血压诊断标准、高血压的流行与危害、怎样预防高血压、高血压如何正规治疗及如何规范管理等高血压知识一知半解,甚至存在错误认识。
医护人员们为前来的村民答疑解惑,并授课《高血压的防范和治疗》,讲解了什么是高血压、引起高血压的主要原因、高盐饮食对高血压的危害等方面的知识,还针对村民用药情况、平时的生活习惯进行了指导。
全科医学科胡均杰专家指导村民如何正确服药
为了更好地了解村民的高血压情况,医护人员还特地入村入户,前往居民家中进行问卷调研。
公共卫生管理科科长张海波在开展问卷调研。现场还为村民测量血压、发放健康手册以及中医护理。
测量血压
发放健康科普手册
本次活动通过展示宣传展板、专家义诊、入村入户等形式向群众们传达高血压防控知识以及普及健康生活方式,不仅让他们知晓血压的重要性、高血压的危害、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及治疗,也让他们知道如何从健康的生活方式方面来预防高血压。
那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怎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吗?
一、预防高血压,从每一天做起
限制钠盐摄入
钠盐摄入过多,高血压的风险增加,长期限盐可延缓血压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速度。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人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日。
减轻体重
超重和肥胖可促使血压上升,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腹型肥胖可能与高血压有更强的相关性。建议超重和肥胖者减轻体重。
适量运动
运动可降低交感活性、缓解紧张情绪、减轻体重,降低高血压发生风险。建议根据自身条件适量有氧运动、进行肌肉力量练习和柔韧性练习。
戒烟、戒酒
吸烟可增加心脑血管病风险,建议戒烟(包括传统烟和电子烟)。
大量饮酒使血压升高,不饮酒对健康最有益。推荐高血压患者不饮酒。
保持心理平衡
长期精神紧张或焦虑、抑郁状态可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负面情绪,必要时积极接受心理干预。
二、血压超过130/80(mmHg)要关注
1.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血压超过140/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并开始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
2.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可有效降低血压或直接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生风险(健康生活方式六部曲:限盐减重多运动,戒烟戒酒心态平),所有患者应坚持健康生活方式。
三、控制高血压,保护心脑肾
1.高血压最主要的危害是导致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应积极治疗,控制血压。治疗策略包括健康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
2.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可有效降低血压或直接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生风险(健康生活方式六部曲:限盐减重多运动,戒烟戒酒心态平),所有患者应坚持健康生活方式。
3.单纯生活方式干预无法达标的高血压患者,应积极接受降压药物治疗。
四、平稳降压,长期达标
1.高血压患者应坚持长期服药,鼓励选择每天服用1次的长效降压药物,以确保平稳降压。
2.血压达标标准: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或慢性肾脏疾病伴有蛋白尿的患者,应降至130/80mmHg以下;年龄在65~79岁的患者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至130/80mmHg以下;80岁及以上患者降至140/90mmHg以下。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