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在医院领导的带领下,医院发展很大,从医院文化、职工待遇、管理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未来,随之国家对于基层医院大力支持,相信我院会越来越好。
这十年,是基层医疗卫生健康高速发展的十年:
这十年,是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的十年;
这十年,是基层医疗质量水平全面提升的十年;
这十年,是乡村百姓就医体验显著提升的十年。
值此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三周年华诞,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健康县域传播平台》特别策划“我们这十年——基层医疗高质量发展之路”专题,邀请4位乡镇卫生院科室主任,从切身体会出发,讲述乡镇卫生院的“十年之变”,为祖国母亲敬献一份来自基层医疗的“礼物”!(按中国乡镇卫生院排行榜排序)
01强技和服务,让百姓信赖
讲述者:湖南省浏阳市集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贝玉章
上世纪90年代初期,集里医院还是一所乡卫生院,当时医院地处城乡结合部,发展比较缓慢。1995年4月,我调入到集里医院。来院后,正遇上建立神经内科(中风专科),在神经内科发展之初,我们经历了很多艰难,但还是一步一步走下来了。我建立了心电图室、放射科,并兼门诊诊疗活动,从一个多面手逐渐成为一名神经内科医师,于2001年元月接管神经内科工作至今。
老百姓来院看病的需求在日益增加且更加多元化。作为一名医师,帮患者解决问题,治好病,解除痛苦,是我们的神圣职责。记得在一次抢救病人后,患者病情不是很稳定,我们在患者床前守了一天一夜,使患者转危为安,感动了患者及家属。我想,作为医师要让患者满意,除了做好治疗外,还要更多为患者做一些力所能及、一些细节上的关心和爱护,治愈疾病的同时,抚慰患者的心灵。做好了这些,患者对医院、对科室的评价自然会好。
回顾过去的27年,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各项技术操作和疑难危重病的救治均有了明显提升,从神经内科建科到发展、壮大,就诊患者增多,特别是疑难病症患者增多,让我感到前进中巨大的压力,在这压力推动下,只能不断学习,进修,向老师请教,与同事交流,特别是担任神经内科主任后,压力更大,担子更重,只有不断提升自我,才能适应科室和医院的发展需要。
作为集里医院发展壮大的亲历者,与之前相比,目前的工作环境、硬件设施、福利待遇可谓是天囊之别,毕竟二十七年之久了。来的时候医院就一栋四层的综合楼,面积2400平方米左右。目前,医院已拥有门诊综合楼,住院部、眼科楼、行政综合楼等,建筑面积达64000平方米,设备从小三件到64排CT、核磁共振等,门诊量也从1994年的1.85万人次、住院量85人次到2021年门诊53.8万人次,住院5.8万人次。
可以说,集里医院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是之前无法想象到的,从一所区域内相对落后的乡卫生院在夹缝中仅仅用了二十多年时间通过自身努力发展成为各项指标排名全国第一的超级乡镇卫生院,未来更加充满希望,期待通过二甲医院评审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加大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努力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打造为湘赣边区域最受老百姓信赖并具有良好口碑的一所以专科为特色的大型综合性医院。
02新院提速发展,夯实血透业务
讲述者:广东省陆丰市第二人民医院血透科主任范戍垤
我是2019年毕业后到院工作的,一直就想回自己家乡工作,用所学为老百姓健康服务。当时是大内科的一个医师,现在是陆丰市第二人民医院血透中心的负责人。
目前的工作环境和硬件设施是越来越好了,特别是我们2020年6月份搬迁了新医院,已经达到了二级综合医院级别,福利待遇也要比以前好,各方面的待遇也在逐年提升。
参加工作以来,通过不断学习医疗理论知识,结合实践,不断思考和钻研,在对病人的整合诊疗水平和手术操作方面都提高了很多,跟病人沟通、交流病情的能力也有很大提高。提升的途径来自平时不断的学习,认认真真对待每一个病人,不断的想着解决病人的问题,同时与上级医院有经验有年资的前辈医师交流学习有关医疗理论、技术,还会参加一些学术会议、学习培训等。
目前针对我们科室(血透科)来说,大部分病人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都能在当地解决,不像以前总是要转院之类的,病人对我们的医疗水平也很认可,对我们医护人员也很信任!
这些年来,医院发展的挺快的,之前受限于老医院的环境限制和基层医院级别的限制,一度停滞不前。搬迁新医院后,发展就很快了,另外医院后期发展要加强质量安全管理,让制度体系更有保障!医院还要加速把ICU病房和介入室等科室业务开展起来,更好地为当地老百姓健康服务!
03服务更好、技术更优、费用更低
讲述者:湖南省醴陵市二医院(白兔潭镇中心卫生院)妇产科主任张娟
我是1997年参加工作,至今已经20余年,2015年开始担任醴陵市二医院妇产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这些年医院的变化是比较大的,记得刚到医院时,医院还只是一个小小的乡镇卫生院,存在设施设备老旧落后,环境较差,专科建设、人员发展规划不足等问题。再看如今医院的发展,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现在的工作环境,离不开一代代“二医人”的努力,而我只是恰好参与并见证了这所医院完成蜕变的人之一。
现在的白兔潭镇中心卫生院,设有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普外科、妇产科等20个临床、医技科室,建立了生殖中心、产后康复和省内农村地区第一家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服务辐射人口20余万人。是株洲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齐的乡镇卫生院,也是全省率先探索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的牵头医院之一。
最明显的变化是从以前生病了之后不敢看病到现在生病后的“敢看病、能看病”,就诊时,认为“设备更新、环境更美、服务更好、技术更优、费用更低”。有了国家级辅助生殖技术专家毛增辉教授的坐诊和带教,我院自2018年成立生殖健康与不孕不育中心以来,为822对夫妻提供诊疗服务,成功受孕305对夫妻,试管助孕183例,药物及手术治疗122例,100多名健康婴儿顺利分娩降生。我们生殖中心获得了2021年的科技创先进集体,高质量的治疗水平得到社会广泛认可,不仅在辖区、醴陵市内打响了名气,更让周边城市的患者慕名前来。
从2019年开始,我们妇产科致力于解决辖区内妇女在妇科恶性肿瘤方面“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在不断进修提升医治技术的同时,还有特别邀请到湘雅附一的彭国庆教授和湖南省肿瘤医院的唐迪红教授不定期来二医院坐诊,极大改善了辖区内妇女关于妇产科恶性肿瘤的救治环境,将治疗费用控制在10000元左右,让辖区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级专家的诊疗服务,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打造良好医疗品牌。
医院领导和医务人员这十几年始终将临床实践工作放在第一位,将社会责任放在第一位,所以我们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很多的成绩。未来,作为基层医生基层医院,我们的目标是提高重大疾病的诊治能力,让辖区内老百姓能得病后不要到处跑医院找医生。我们继续“思医学,思医生,思医患”。
04用绩效留住人才,提高建设标准
讲述者: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黎村镇中心卫生院中医科主任潘裕铭
我是2010年7月参加工作,毕业那年我有机会进入容县中医院,后来还是选择了容县黎村镇中心卫生院,因为当年黎村镇中心卫生院的绩效比容县中医院好。目前担任容县黎村镇中心卫生院(容县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务科副主任。
这些年我院的发展变化很大,首先是就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可以与当地三级医院的工作环境相媲美。另外像人才、绩效等方面都有显著增加,十年来,医院职工人数翻了一番,医院总创收翻了三陪,幸福指数翻了又翻。
我目前是中医科主任,中级职称,2013年中医科刚刚成立时,那时医护人员多于病人,发展到现在,中医科成为全院的标杆科室。基层百姓是这样说的,容县黎村镇中心卫生院的环境比县级还要好。还有人说,容县黎村镇中心卫生院提高了卫生院的标准。
这些年,在医院领导的带领下,医院发展很大,从医院文化、职工待遇、管理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未来,随之国家对于基层医院大力支持,相信我院会越来越好。
责任编辑:王若冰
审核:王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