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相关部门加大了对医疗机构的执法力度。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未造成疫情传播和扩散,也不能在防疫中疏忽大意,否则也会将会面临严厉的惩罚。
因疫情防控不力诊所、卫生室被责令停业
近日,泰山区卫生健康9月份第四周局对全区医疗机构疫情防控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共督导医疗机构91家,对6家存在疫情防控工作落实不力的医疗机构进行停业整改,对10家存在疫情防控工作问题的医疗机构责令限期整改。其中包含诊所、卫生室等基层医疗机构。警示通报如下: 责令停业整改医疗机构6家
佳艺口腔诊所:预检分诊无专人值守,消毒记录登记不及时。
天悦府中西医结合诊所:3位就诊患者预检分诊未登记信息,接诊2名支气管炎的患者。
臣锋口腔:预检分诊无专人值守,未严格执行消毒措施。
泰安堉璞源经贸有限公司卫生所:预检分诊无人值守、未按要求进行登记,1名工作人员未佩戴口罩。
泰安市泰山区福井卫生所:预检分诊未按要求进行登记,接诊咳嗽、咽痛相关病症患者,2名医务人员和2名患者未佩戴口罩。
刘家疃村卫生室:预检分诊值守不严格、未按要求进行登记。
责令限期整改医疗机构10家
和睦口腔诊所:查验场所码不严格,存在漏扫场所码现象。
牙博士口腔门诊:3名工作人员口罩佩戴不规范。
医宗堂诊所:测温不规范。
承和堂中医诊所:预检分诊查验场所码、健康码不严格。
岱庙街道迎暄社区卫生服务站:预检分诊设置不规范。
惠普家园南区诊所:2名就诊患者佩戴口罩不规范。
泰安市恒太诊所:2名就诊患者佩戴口罩不规范,过期乙醇消毒液未及时处理。
泰安市泰山区永福生家政服务中心卫生所:测温不规范,1名工作人员未按要求进行应检尽检核酸检测。
广生泉诊所:预检分诊信息登记不全。
泰山韩美皮肤颜究院:医疗废物未按类别分置于专用包装物或容器内。
基层医生引以为戒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
梳理以上案例可以发现,疫情防控期间,相关部门加大了对医疗机构的执法力度。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未造成疫情传播和扩散,也不能在防疫中疏忽大意,否则也会将会面临严厉的惩罚。
希望各位基层医生引以为戒,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切实把疫情防控措施、标准落实到实处:
“五严格”:严格落实预检分诊、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严格落实实名就诊制、严格落实门诊及住院病区的管控、严格落实医院感染管理防控。
“十六个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全员培训到位,制度落实到位,岗位职责到位;人员防护到位,日常管理到位,宣传标识到位,预案演练到位;落实“四早”“四诊”措施到位,预检分诊,发热门诊,隔离病区建设到位,隔离留观到位,防止人员聚集措施到位,医疗废弃物外罟到位:督导检查到位,问题整改到位,考核奖惩到位。
严把“十个关口”:严把测温关、口罩关、预检分诊关、发热门诊关、核酸检测关、普通门诊关、医技检查关、住院管理关、院感防控关、医疗废物关。
“十加强”:加强基层首诊,加强预约分诊,加强家庭医生签约,加强互联网+医疗服务,加强医院重点部位管控,加强对陪护陪同人员管控,加强人员流量管控,加强医疗废物、废水、废弃口罩管控,加强对后勤保洁管控,加强医院科学消毒。
预检分诊制度“十个必须”:必须严把医疗机构入口,医患分开通道;必须固定入院通道,确保每名患者、家属、陪护、医院职工都经过初步筛查;必须在医院入口处设置预检分诊室,标识清楚,相对独立,通风良好,设有醒目的发热串者就诊流程图,工作职责上墙;必须对进入医院的所有人员指导正确佩戴口置、测量体温、查看健康码、询问症状体征和流行病学史,做好登记;必须对发热患者及可疑病例由专人专用通道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必须配备有专业能力和经验的医师开展预检分诊工作,24小时不间断值班;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必须到位;必须配备充足合格的防护用品和消毒设施用品;必须设置“一米线”,有“健康码”扫码标识和就诊流程语音提示;所有入院人员必须查看72h核酸结果。
“十个强化”:
强化院感防控风险意识和底线红线思维。树立“三全”大感控理念,即全员,全部门,全过程的大感控理念。
强化压实院感防控各方责任。各县(市、区)卫健局是院感防控主管责任;党政主要领导是第一领导责任;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是责任主体,书记,院长是第一责任人;各科室主任是本科室院感防控的第一责任人,各科室要成立院感防控小组,并设专职感染防控监督员。
强化通风消毒。门急诊、病房等区域加强通风换气,不再设防风保温隔帘。
强化入院人员管控四个100%。即必须做到100%测温,发热人员100%登记并引导到发热门诊就诊。100%查验健康码,100%查验72小时核酸阴性证明。
强化患者体温和症状监测。对患者每天上下午至少测一次体温,并进行症状监测,出现发热、咳嗽、气喘、咽部疼痛、嗅觉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的患者,立即规范转移处置。
强化陪护人员健康管理。非必要不陪护,陪护人员相对固定,必须陪护的,一患一陪护,必须做好陪护人员健康状态监测和基本信息登记;做好个人防护,严格限制其行进路线和活动范围。
强化院感防控全员培训。必须对全体医务人员以及管理、安保、后勤包括外包服务和陪护人员等进行全员培训,不落一人,不留空白死角。
强化防聚集措施落实。严格落实一米线要求,凡有需排队区域均要有小喇叭语音提示、志愿服务人员疏导,必须确保做到一米间隔不聚集。
强化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切实规范做好医废分类收集、院内转运、贮存等工作。
强化督查外罚。把纪律放在前面,凡工作不作为,行动慢,不落实的,先停业整顿,落实到位,验收合格后再恢复营业,同时追究相关工作责任人的责任。造成后果的严肃追责处罚、吊销营业执照。
疫情期间基层医疗机构警惕这16件事
目前,国内疫情局势仍然十分严峻,所有基层医疗机构势必面临更严峻的考验,甚至是更严格的执法。
防疫很难,基层医生只有照章办事才能减少疫情传播的风险,而了解防疫详规也有助于大家规避上级监察机构的处罚。以下根据卫生监督和执法的规定,为大家列举了疫情期间,基层医疗机构的“十六大禁忌”:
给予“ 关停+行政处罚”处理的8种情形
(一)新冠肺炎疫情响应期间,擅自接诊收治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患者。
(二)接诊、筛查过程中发现有发热、干咳、乏力、味觉嗅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患者时,未做好信息登记或未引导转诊或未按规定上报。
(三)未设置预检分诊岗位。
(四)预检分诊岗位无人值守或未履行相关职责。
(五)预检分诊由非医务人员承担。
(六)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与患者近距离接触,双方同时未佩戴口罩。
(七)未按规定时限进行核酸检测。
(八) 其他漠视疫情防控措施行为。
给予行政处罚的8种情形
(一)预检分诊登记,人员漏登。
(二)预检分诊登记,人员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住址漏登或住址未登记到门牌号。
(三)预检分诊登记,人员体温及相关症状漏登。
(四)预检分诊人员防护不符合要求。
(五)预检分诊人员未劝阻外卖、快递等无关人员进入医疗机构。
(六)未做到一医一患一室。
(七)未对全部工作人员(医护人员、行政管理、保安、保洁等)严格执行每日健康监测,记录。
(八)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或患者未佩戴口罩。
部分内容来源:泰山健康服务号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