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手术机器人行业里发生了哪些大事件呢?跟着医械汇来看看。
▲文章来源:Eshare医械汇
▲转载请注明以上来源
近日,湖南医保局发布的一则规范手术机器人使用收费的通知将手术机器人送上了热议风口。
9月手术机器人行业里发生了哪些大事件呢?跟着医械汇来看看。
01 骨科手术机器人
骨科是当前手术机器人研究和产业化集中的热点领域,主要应用于创伤骨科、脊柱外科和关节外科 ,现阶段全球范围内的骨科手术机器人装机量超千台,国内市场装机量不到200台。
图:骨科手术机器人9月最新动态
(来源: Eshare医械汇)
目前,整个骨科手术机器人市场呈现出群雄逐鹿的格局。
国内参与骨科手术机器行业的企业有数十家,既有史敦力、史赛克这样的国际医疗器械巨头,也有天智航、和华博瑞这样的后起之秀,同时国内头部医疗器械企业春立医疗,新兴公司柳叶刀、鑫君特、铸正机器人等亦有不错表现,总体来看行业赛道竞争激烈。 政策和资本对骨科机器人的发展起到很大的助推作用。
自2015年起,国家大力支持创新医疗器械发展,医用机器人等高性能诊疗设备被列入重点支持方向,近些年,手术机器人进院门槛逐步降低。
据相关数据,在融资热度上,2019年-2021年骨科手术机器人完成了31起融资,远远超越了腔镜手术机器人。
相较于腔镜手术机器人一家独大的格局,目前骨科机器人市场尚未形成绝对的行业垄断。 基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未来骨科机器人市场需求将有望加速释放。
02 镜手术机器人
9月以来,腔镜手术机器人领域发生多起临床入组、与医院达成合作事件。现阶段,腔镜手术机器人是手术机器人几大细分领域中商业化最为成功的领域,其市场份额占比在手术机器人中位列榜首。
图:腔镜手术机器人9月最新动态
(来源:Eshare医械汇)
腔镜手术机器人可分为多孔腔镜手术机器人及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相比于传统的腔镜手术,腔镜手术机器人辅助的手术在手术精度、操作灵活性等方面具有更明显优势,因而得以推广应用。
纵观整个腔镜手术机器人市场,呈现出以直观外科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一家独大的市场格局,其代表产品已成功在沁尿外科、妇科、普外、胸外等多个场景进行了应用。
在国内,先后涌现出了微创机器人、精锋医疗、北京术锐等具有代表性的企业。
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市占率达67.52%,位居首位,前十企业排名中国产产品销售额为23688.57万元,占比14.6%;进口品牌产品销售额为138540.06万元,占比85.5%。
(来源:健康界研究院)
与达芬奇机器人的商业化相比,国产品牌商业化进程缓慢,尚有很大差距需要追赶。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统计,2020年全国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4.25亿美元,其中腔镜机器人占75%。未来广阔的腔镜手术机器人市场,必将成为众多国产品牌争相角逐的竞技场。
03 泛血管手术机器人
9月以来,睿心医疗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研发生产基地入驻仪式圆满举行,而朗博康医疗旗下的血管介入机器人完成了临床动物试验。
图:泛血管手术机器人9月最新动态
(来源:Eshare医械汇)
泛血管手术机器人主要用于治疗心脏、脑部或外周血管系统中的血管或相关器官疾病。 我国泛血管介入机器人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致力于该赛道的企业包括唯迈医疗、奥朋医疗、爱博医疗机器人、润迈德及睿心医疗等,但目前中国并无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的泛血管手术机器人。
图:国内泛血管手术机器人竞争格局
(来源:Eshare医械汇)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全球进行的泛血管手术数量由2015年的1130万例增加至2020年的 1430万例,并预期将以8.1%的复合年增长率由 2020年进一步增至2026的2290万例。而中国,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上升至1.80 亿美元。 泛血管手术机器人尚处于相对早期的发展阶段,基于高速的市场增长情况,未来国内进军该领域的企业会越来越多。
04 经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
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可通过将可控柔性内窥镜置于人体的呼吸道及消化道等自然腔道进行诊断及手,主要可用于肺、肠及胃的检查或手术。
图:经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9月最新动态
(来源:Eshare医械汇)
相较于腔镜、骨科手术机器人,经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可谓手术机器人中市场份额最少的细分市场。
国家药监局暂无批准任何于美国或欧盟推出的现有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产品,目前精锋医疗是国内第一家正在研发双臂支气管镜机器人的公司。 全球范围内,获得FDA批准或取得CE认证的企业包括直觉外科和强生的支气管手术机器人、Memic 用于阴道机器人手术的机器人Hominis以及 MedRobotics用于肛门、直肠和远端结肠的显象及手术部位的机器人Flex。
图:经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的竞争格局
(来源:Eshare医械汇)
相关数据显示,国内经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的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人民币0.21亿元增2020年的人民币5.2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22.2%,预期2030年将进一步增至 257.4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7.7%。强生和直觉外科两大医疗巨头早早布局该领域,而我国的经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在国内尚是空白状态,虽然未来市场规模可期,但面临的挑战也不可小觑。
05 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
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适用于经皮穿刺手术,其主要为收集组织样本作诊断用途的程序,如检测早期肺癌、乳腺癌及前列腺癌。 和经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一样,属于手术机器人市场中占比少的细分领域。
目前国内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市场由进口品牌主导。在中国获批的主要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有Perfint Health care开发的Robio EX 及MAXIO;Veran 开发的IG4;Biobot 开发的 MonaLisa 机器人前列腺穿刺活检系统;NDR 开发的自动针头瞄准机器人系统ANT。 国内微创机器人通过合作引进两款经皮穿刺产品,主要针对经皮穿刺肺活检和经支背结石切除。
图:国内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市场格局
(来源:Eshare医械汇)
据相关数据显示,全球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2020 年市场规模为3.8 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增长至14.9 亿美元,2016-2026 年复合增长率为22.5%。
国内的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装机量呈现稳步增长势态,2020年为20台,预计2026 年增加至244 台。
随着国内企业通过合作引进,不断创新实现技术迭代升级,未来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领域会呈现出不一样的市场格局。整体而言,我国手术机器人处于起步阶段,高技术壁垒的行业特点让国产品牌商业化进程缓慢,但从长期来看,手术机器人广泛的临床需求会成为国内手术机器人发展的助推器,未来,手术机器人在医院终端的推广有望掀起全球医疗手术方式的革命。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