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健康科普(四)丨老年抗“抑”,刻不容缓
国庆健康科普(四)
2022年10月4日,我们迎来了重阳节。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在这个节日契机里,我们呼吁关注老年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
我们常常可以在各类社交平台上看见关于年轻抑郁症患者的报道,但事实上,老年群体抑郁症患病率更高......
当家里的老人开始喃喃自语,反复强调自己受到过的伤害,不停的怀疑有人要伤害自己,稍不顺心意便要离家出走时,你是不是认为他只是“老糊涂”了?你是否思考过,你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是不是得抑郁症了?而他们种种异常的表现,仅仅是抑郁症的冰山一角…老年抑郁症患者日常发病的表现形式并不全然一致,但都以意识行为、情绪变化为主要发作症状。接下来就让成大附院老年医学科专家为大家讲解下老年抑郁症的科普小知识吧。
一、啥是老年抑郁?
老年抑郁障碍是指:老年(通常是大于65岁)这一特定人群的抑郁障碍。既包括老年期首次发作的抑郁障碍,也包括老年期前发病持续到老年期或老年期复发的抑郁障碍,还包括了老年期的各种继发性抑郁障碍。
二、老年抑郁有啥表现?
1、焦虑、激越和失眠:老年人对忧伤情绪往往不能很好表达,多用“没意思、心里难受”来表示,常伴有明显焦虑症状,有时躯体性焦虑可完全掩盖抑郁症状,激越即焦虑激动。终日担心自己和家庭将遭遇不幸,大祸临头,以至搓手顿足、坐立不安。夜间失眠,或反复追念以往不愉快的事,责备自己做错了事,对环境中的一切事务均无兴趣,轻者喋喋不休的诉说其体验及“悲惨境遇”,重者撕衣服、撕头发、满地翻滚,焦虑万分。
2、认知损害:表现为各种不同类型的认知损害,严重时与痴呆相似,约有80%的老年患者会出现记忆力减退,存在比较明显的如记忆计算力、理解、判断力下降。
3、精神运动性迟滞:随意运动缺乏和缓慢,伴有面部表情减少、语言阻滞等。思考问题困难,对提问常不立即回答,经反复询问,才以简短低弱的言语答复。行动迟缓,重则双目凝视、情感淡漠,对外界动向无动于衷。
4、躯体症状:许多老年人否认抑郁症状的存在而表现为各种躯体症状,因而情绪症状很容易被家人忽视,直到发现老年人有自杀未遂或行为时才到精神科就诊,这就是所谓的“隐匿性抑郁症”。这些躯体症状往往表现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或有关内脏功能障碍。
包括:(1)疼痛综合征:如头痛、胸痛、背痛、腹痛及全身痛。(2)胸部症状:如喉部堵塞感、胸闷和心悸等。(3)消化系统症状:如厌食、腹部不适、腹胀及便秘。(4)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如面红、手抖、出汗和周身乏力等。其中以找不到器质性背景的头痛及其他部位的疼痛常见,周身乏力和睡眠障碍也是常见症状。
5、疑病症状:60岁以上的老年抑郁障碍中,大约1/3的老年患者以疑病为抑郁障碍的首发症状。患者常以某种不太严重的躯体疾病开始,担心自己的病情恶化,甚至得了不治之症,虽经解释仍无法释怀。若老年人对正常躯体功能过度关注,对轻度疾病过分反应,应考虑老年抑郁障碍的可能。
6、妄想:尤以疑病及虚无妄想最为常见,其次为被害妄想、关系妄想、贫穷妄想、罪恶妄想等。
7、自杀倾向:导致自杀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孤独感、罪恶感、疑病症状、激越和持续的失眠等。老年抑郁障碍有慢性化趋势,也有的患者不堪抑郁症状的折磨,自杀念头日趋强烈以至自杀以求解脱。
三、如何预防及治疗老年抑郁?
1、书写、绘画及运动疗法:通过放松、静心或者适当运动的方式,鼓励老人有事可做,寻求成就感,可以有效降低抑郁情绪发生。
2、旅游:多陪伴,与老人来一场有准备的旅行,或者鼓励老人报名参加旅行团,结交新的朋友,扩展新视野,心情倍感舒畅,可以很好的改善老人的心境,大大降低孤独感。
3、让老人尽量笑出来:开心的情绪能够传递,笑容可以降低老人的负罪及心理落差,可以带给老人乐观的精神状态,形成良好的情绪反应。
4、找专业的老年科医师或精神科医师进行评估,早期药物干预治疗等。
四、老年抑郁的预防及护理
1、治疗护理的总体目标是减轻抑郁症状,减少复发的危险,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健康状况,减少医疗费用和死亡率,主要措施包括严防自杀,避免促发因素。
2、日常生活护理:保持合理的休息和睡眠,生活有规律,创造舒适安静的入睡环境。加强营养,多吃富含维生素及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鸡蛋、瘦肉、豆制品、水果蔬菜,少吃糖类、辛辣刺激及淀粉食物。
3、用药护理:密切观察药物疗效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及时向医生反应。指导监督患者坚持服药,因抑郁症治疗用药时间长,有些药物有不良反应,病人对治疗信心不足或抗拒,应耐心说服病人严格遵医嘱服药。
4、严防自杀:及时识别自杀动向,密切观察病人情绪,专人留陪,提供舒适便捷的环境,妥善保管各类药物及可能造成伤害的物品及工具。
5、心理护理:阻断负向的思考,鼓励病人抒发自己的想法,引导病人回顾过往生活,还原怀旧治疗,学习新的应对技巧,从而改变病人的应对方式。
6、健康指导:不脱离社会,培养兴趣爱好;鼓励子女与老年人同住;社区及老年机构创造有利于老年人活动的场所,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疾病认知等等。
抑郁症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由于老年人常常多病共存、复合用药,多器官机能下降或衰竭,我们只能以包容与理解从旁协助,跟老人们一起面对抑郁症这场无比艰辛的“战斗”!
科室简介
成大附院老年医学科是成立较早的学科,由以前的干部病房为依托发展而来,是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协同网络核心单位(301医院、华西医院)、成都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金牛区医学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四川省第一批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医院),通过国家药物临床试验(GCP)认证,是国家第一批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承担成都大学临床医学院、护理学院本科教学及实习带教工作。
老年医学科是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学科,拥有一支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医护团队,医生专业涵盖心血管病学、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神经病学、内分泌肾脏病学,同时具有常驻临床药师、康复治疗师及临床营养师,为老年多学科团队诊疗提供有力保障。病区施行整体化责任制护理,护理组成员中有老年专科护士、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及造口失禁专科护士,设置有静疗小组、管道小组、气道小组、造口小组、营养及康复小组,对老龄患者的护理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科室围绕老年人健康需求及现代老年医学发展方向,树立以维护老年人功能为核心的全人、全程、全生命周期的大健康管理理念,开设老年病急性期快速恢复(ACE)单元、老年重症单元、老年安宁疗护单元、老年营养病房等多个医疗单元,实现了老年患者一站式医疗服务、综合性全面评估、个体化干预管理的现代老年医学模式。
来源:老年医学科 汪子凯、李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