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每日毅讯| LANCET:人工智能助力房颤筛查

2022-10-09 16:55   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

这些不但需要医生、工程师进一步努力提高AI的诊断成功率,特别是减少误诊率和漏诊率,也需要健康管理者的共同参与与推进。

每日毅讯

66961664925037259  

人工智能助力医学诊断与筛查已经成为目前的科技前沿。新近,Lancet杂志发表了一篇相关的研究研究。

本研究属于非随机干预试验。研究者前瞻性地招募了具有卒中危险因素但无心房颤动的患者。他们在日常诊疗中进行了心电图 (ECG)检查。参与者佩戴连续动态心律监测器长达30天,数据通过网络连接近乎实时地传输数据。人工智能算法应用于心电图,将患者分为高风险或低风险组。

主要终点是新诊断的心房颤动。在次要分析中,试验参与者与来自符合条件但未入组试验的人群进行倾向评分匹配 (1:1),作为真实世界的对照。

研究结果发现:来自美国40个州的1003名平均年龄为74岁 (SD 8.8) 的患者完成了这项研究。在平均22.3天的连续监测中,370名低风险患者中的6名 (1.6%) 和633名高风险患者中的48名 (7.6%) 检测到心房颤动(优势比 4.98, 95 % CI 2.11–11.75, p=0.0002)。

与常规诊疗相比,AI引导的筛查增加了房颤检出率(高危组:常规诊疗的3.6% [95% CI 2.3–5.4] vs AI指导的筛查组 10.6% [8.3–13.2],p<0.0001;低风险组:0.9% vs 2.4%,p=0.12),中位随访时间为9.9个月(IQR 7.1–11.0)。

毅讯点评

人工智能的诊断无疑可以帮助医生进行临床决策和患者管理。但目前很多研究还停留在临床研究层面,在真实世界应用人工智能还存在决策风险、医保支付等许多现实问题。

这些不但需要医生、工程师进一步努力提高AI的诊断成功率,特别是减少误诊率和漏诊率,也需要健康管理者的共同参与与推进。

参考文献: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2)01637-3/fulltext

2111664925037613

作者简介

张毅,FACC,FESC,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医师,高血压中心主任;同济大学研究员、副教授、博导;CCI执行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青年副主委;上海医学会高血压学组副组长;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

9871664925037787  

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

扫码关注

63811664925037836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工智能,低风险组,高风险,房颤,研究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