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能力提升了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及综合实力才能得到提高。为改革发展鼓足了劲儿,管理、业务、技术等都走上了规范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这对我们未来的发展太重要了。
这十年,是县域医疗高速发展的十年:
这十年,是县域医疗技术能力显著提升的十年;
这十年,是县域医疗质量水平全面提升的十年;
这十年,是县域百姓患者就医体验显著提升的十年。
值此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三周年华诞,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健康县域传播平台》特别策划“我们这十年——县域医院高质量发展之路”专题,邀请多位县医院职工,从切身体会出发,讲述县域医疗“十年之变”,为祖国母亲敬献一份来自县域医疗的“礼物”!(按姓名拼音首字母排序)
01有数据支持的群众满意科室
讲述者:湖北省黄梅县 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 黄仑峰
1996年我开始参加临床工作,因为父母都是医疗系统人员,我的从医之路从某种程度也承载了父辈的期望。26年来,经历了医院从创二甲到创三乙的过程,院兴我荣,一起成长,我目前是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担任消化内科副主任。
参加工作以来,我们从一个大内科,不到10个内科医生,发展到现在门类齐全的亚专科、亚专业,我见证了医院的巨大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县域群众的医疗条件,现在基本能实现“大病不出县”的目标。
每季度的第三方满意度调查数据显示,群众对我们科室是满意的。尤其是近两年,我科加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专科联盟以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消化内科方军、葛柳青、王帆等知名教授常驻科室坐诊、带教、查房,同时我们先后选送10位医护人员参与消化内镜相关培训,极大地提高了全科室医疗管理能力和医疗技术水平,目前已常规开展了消化内科3、4级微创治疗,如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下治疗、TIBS治疗,胃肠早期肿瘤ESD治疗,胃肠息肉EMR治疗等。
2022年底,新院区搬迁在即,我希望能在新的院区更好地服务我们的群众。
02从第二助手到“主刀“医师
讲述者: 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2区副主任 刘文明
目前,我在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担任的职务是普外科2区副主任,外科二党支部书记,外科规培基地主任。
与刚上班时相比,我们医院可谓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刚上班时医院周围环境尚未开发,随着东湖改造的完成,现在医院三面环水,四季常绿;以前医院最高建筑为11层的外科楼,现在医院不仅拥有21层的内科楼,21层的门诊大楼,还拥有27层的外科大楼。
刚上班时,医院只能开展常规的外科手术,现在医院拥有了3D高清腹腔镜,能完成各种高难度的腹腔镜恶性肿瘤根治术。各种福利待遇随着医院的发展逐步提高,职工可享受年休假制度。
参加工作以来,通过接诊处理大量病例,解除病人病痛的同时,自己的临床思维能力逐渐提高。参加大量的手术操作,从第二助手到第一助手,直至作为主刀手术医师,手术技能逐步提高。目前能独立开展腹腔镜胃、结直肠恶性肿瘤根治术等四级微创手术。曾获得2021年湖北医学会结直肠肛门外科手术视频大赛三等奖。
临床业务方面,在医院的支持下,在武汉同济医院进修学习一年,在意大利Siena大学医院访学,参加国内省内各种学术会议。教学方面,参加湖北科技学院临床教学讲课及比赛,多次获得学生好评并获得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18年获得湖北科技学院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二等奖。科研方面,医院邀请武汉科技大学教授来院讲授科研技巧,自己总结临床经验,发表科研论文数篇。
03病床使用率达90%以上
讲述者:江苏省兴化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医师 徐文静
我是2009年7月自天津医科大学硕士毕业后,到兴化市人民医院工作的。
今年是我来兴化市人民医院的第14个年头,我深刻感受着医院从宏观、微观方面的变迁和发展。2009年初到医院时,我站在医院里,环顾四周,我有些失望,狭窄的院区里就是那几座矮矮的小楼,包含了行政楼、影像科、住院部、门急诊。后来院领导带我们参观了医院拟建新址的概况,我失望的心情才慢慢恢复。
我所在的肿瘤科当时有两个病区,每个病区大约有60余张床位,就诊的患者日益增多。虽是县级医院的综合性肿瘤科,但自2004年开始逐渐壮大,治疗范围包括肿瘤化疗、放疗、分子靶向、微创等等,诊治方面规范合理。经过10来年的发展,肿瘤科共有三个病区,每年收治各种肿瘤住院病人9000余人次,病床使用率90%以上。年专科、专家门诊约13000余人次。兴化市人民医院肿瘤科于2011年成为泰州市重点专科,为本地区及周边地区恶性肿瘤的预防、教学、科研、医疗提供了充足的、高质量的医疗资源。2021年中国医院竞争力评选中,肿瘤科排县级医院第12名。
福利待遇方面:医院的各位领导对各位员工体贴关心,医师节、护士节、平时传统佳节,医院领导们亲自到病区或职工家中慰问,带去关怀和温暖。
04可充分施展自身能力
讲述者:四川省安岳县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叶光宏
我是2008年本科毕业时保送研究生,先跟安岳县中医医院签订了就业协议,然后带薪读的研究生。到县级医院的原因主要是凭着学历优势,起点相对高一点,压力小一点。而且医院给了比较好的平台,能够充分施展自己的能力。2011年本科毕业之后,我先是在外面进修了半年,回来就担任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主持工作),牵头组建医院重症医学科。现在担任了医院院务委员、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共体管理办公室主任,之前还兼任了5年的医务科科长。
目前医院搬迁了新院区,环境较之前有很大改善,特别是我们科室,工作环境大大改善,医院对我们科室政策也改善了很多,待遇比之前提升了2到3倍。
自身技术能力有很大提高,一方面是临床业务能力的提高,主要方式是经验的积累、培养新人过程中教学相长、参加学术会议及进修学习等。另一方面是管理能力的提升,特别是主持医务科工作的几年中,管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思考问题的深度跟广度有很大提高。
总体来说县域内百姓对我们医院的评价还是比较高的,以前我们的竞争力主要在优质的服务及相对便宜的价格,现在主要是技术能力的提升及就医环境的改善以及信息的提高。目前我们医院总体技术水平与县人民医院相当,个别科室甚至走在了人民医院前面。
县级医院目前发展既有很大的机遇又面临巨大挑战。机遇上,因为目前分级诊疗及医改政策的大环境下,县级医院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不管是技术上还是资金上都会有较好的政策红利。 挑战上,一是因为县级地方政府财政普遍困难,对医院的投入普遍偏少甚至没有,医院的发展需要靠自己,县级医院建设与发展导致的高负债给医院经营带来巨大风险跟压力。二是医保资金的紧张,也是县级医院发展的瓶颈。三是人才引进困难,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引进困难。
05成为让患者信任的科室
讲述者:四川省安岳县中医医院介入科主任 张杰
我2001年12月参加工作,最初在本县一家基层中心卫生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
为了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2012年9月调安岳县中医医院工作,时任急诊科主任。2015年5月从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介入科进修回院后建立我院介入科,任介入科主任,目前主要从事肿瘤及外周综合介入治疗以及神经介入治疗。
目前的工作环境比刚到医院上班的时候有很大改善,第二住院大楼也即将投入使用,医院拥有CT、核磁共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等高端设备,近几年的福利待遇也有所提高。我个人认为自己专业技术能力的提升是从外出进修学习介入治疗后开始的,通过外出进修学习,参加各类专业学术会议,请上级医院专家教授现场手术指导等途径,介入手术操作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随着医院的发展,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现今医院在县域百姓中有良好的口碑,成为让老百姓信任、放心的医院。
近些年医院处于良性发展阶段,医院氛围风清气正,领导班子团结务实,全院干部职工上下齐心,医疗业务发展稳步提升,硬件设施设备齐全,能够满足县域内老百姓的就医需求。
对于以后发展,我期待着新的第二住院大楼启用后建立独立的介入病房(已规划),以利于更好的开展专科业务。也期待着肿瘤科、肾内科等专科建成病房。专科能力提升了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及综合实力才能得到提高。让辖区老百姓享受到“家门口的三甲服务”。
06就医不再舍近求远
讲述者:湖南省醴陵市中医院宣传科科长、门诊精益运营办主任 张孟芳
我是1999年到医院工作的,目前已经23年了,从一名小护士一路走过来,亲身经历了醴陵市中医院跨越式的发展。
谈到医院这些年的变化,真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这些变化是方方面面的,包括医院环境、医院管理、科室发展、员工福利等等。
数据最有说服力。记得刚来医院的那一年,医院业务收入只有1000多万元,而现在,一年的医疗业务收入达到了4亿多元;当时医院在岗职工仅有200多人,现在已经有1100多人了,拥有高级职称100余人,引进硕士研究生超过100人;医院的开放床位从500张,增加到现在的1100张。刚上班的那一年,我每个月的工资是200多元,现在都翻了十几番了。
医院学科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以外科为例,1996年,医院刚开始开设外科的时候只有一个大外科,一个甲状腺手术都要请外面的专家来做,还得上特护。现在,外科已经细分为8个科室,甲状腺手术可以说是“毛毛雨”了。普外科、骨伤科、肝胆外科、神经外科等已经实现外科微创化,原来长达十几厘米的手术伤口,现在几个小洞就可以解决。
老百姓就医不用舍近求远。“胸痛、卒中、创伤、出血”四大中心的建设,湘雅乡情·专家醴陵行活动开展,医联体的建设之后,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变化:原来每天凌晨4、5点钟到长沙的的士上都是拿着片子去省城就医的患者,现在都看不到这样的现象了,百姓想看省级专家只需要关注医院发布的专家坐诊信息,在手机上就可以预约了。原来在偏远地区的老百姓看病不方便,现在医院专家下沉到基层卫生院,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看病了,真正做到了常见病不出乡,小病不出村。到2021年醴陵的本地就诊率已经达到了93.8%,百姓就医满意度已经达到98.5%以上。
这些年,员工的工作状态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20年前,医院的就诊量不大,很多医护人员上午忙碌一会,下午就不知道该做什么了。而现在,大家每天忙忙碌碌,医院里到处是飞奔的身影,大家累并快乐着。每年的人才招聘都很顺利,预计招聘30人,却能收到200多份简历。医院好了,人才都很容易就吸引来了。
要说变化最大的阶段,还得说“三甲”评审之后。
从申请创建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到通过了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仅用了108天。每每回想起那没日没夜拼搏奋战的108天,我们经历的三甲创建的人这辈子都不忘记。这不仅是一个等级的提升,更为改革发展鼓足了劲儿,管理、业务、技术等都走上了规范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这对我们未来的发展太重要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