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被 Nature 无情拒稿 27 年后,他靠这个研究得了诺奖

2022-10-08 16:12

实际上,这并非偶然,顶级期刊的拒稿理由和审稿机制曾在历史上拒绝过一大批诺奖成果。不过好在好事多磨,守得云开见月明,这些大神最终站在科学的山顶之上,那些曾经的风雨已然化为脚下坚定的步长,供后世瞻仰。

哈佛医学院 William G.Kaelin、牛津大学 Peter J.Ratcliffe 以及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Gregg L.Semenza 由于在低氧感应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而荣获 2019 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当瑞典卡洛琳斯卡医学院揭晓官宣之时,谁会想到这一重要的工作曾被 Nature 杂志拒稿而被迫改投其他期刊

27 年后,Peter J.Ratcliffe 教授却因此项研究加冕诺奖桂冠,未免让人唏嘘不已。

34251664838473524

时间追溯到 1992 年,牛津大学年轻的教授 Peter J. Ratcliffe 将自己研究长达 3 年之久的「低氧状态下的基因反应机制」投稿给 Nature 期刊,却遭到无情的拒稿,

审稿人认为遗传机制上理解低氧反应还不够,建议投稿人去找一个「a more specialized journal」。

76461664838473620

诺奖得主 Peter J.Ratcliffe 近日爆出的 Nature 拒稿信

61721664838473686

当年 Peter J. Ratcliffe 教授被 Nature 拒稿文章

在被曝光的 Nature 拒稿信中,一共给出了两位评审的意见。

评审 1 的意见是:

While it is clear from the essentially favorable comments of reviewer 1 that your finding will be of interest to others in the field.

评审 1 表示这项发现会引起该领域其他研究者的兴趣。,嗯,似乎听起来还不错...

而评审 2 的意见则相当「尖锐」了:

reviewer 2 is not persuaded that they represent a sufficient advance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s of genetic response to hypoxia to justify publication in Nature.

评审 2 则认为这个发现并没有那么重大,根本「不配」在 Nature 上发表。

多么熟悉且扎心的感觉啊,二十几年前的拒信和现在的拒信也差不多,建议也是一模一样的…

所以我们和诺奖得主有什么共同点?

我们都收到了差不多的拒信呀,只不过大佬收到的是 Nature 的…

最终文章改投到 PNAS 上【1】。

此后 Ratcliffe 教授继续在 PNAS 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2】,这两篇论文正是 2019 年诺奖的重要评选依据,Nature 也因当年的拒稿而错失当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光环。

实际上,这并非偶然,顶级期刊的拒稿理由和审稿机制曾在历史上拒绝过一大批诺奖成果。不过好在好事多磨,守得云开见月明,这些大神最终站在科学的山顶之上,那些曾经的风雨已然化为脚下坚定的步长,供后世瞻仰。

14821664838473755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医学奖,期刊,评审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