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Nature:垃圾DNA不垃圾,它们在大脑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2-10-04 14:22

研究团队发现,作为启动子的非编码DNA,容易由于细胞代谢的氧化应激而导致断裂。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垃圾DNA” (Junk DNA) 是一个有些争议的术语。它在1972年被创造出来,用于描述人类基因组中的不编码蛋白质的DNA,它们占据了人类基因组的98%以上。随着这个名词被沿用下来,但近几十年的研究显示,这些所谓的“垃圾DNA ”并未休眠,而是发挥着重要调控作用。 

近日,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Nature 上发表了题为: A mechanism for oxidative damage repair at gene regulatory elements 的研究论文。 这项研究表明, 所谓的“垃圾DNA”或非编码DNA,也会出现损伤,而且如果不修复这些损伤,会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 。这些发现有助于开发神经退行性疾病新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方法。 29951664838461556

论文的通讯作者 Sherif El-Khamisy 教授表示, 一直以来,人们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垃圾DNA”的修复,而这项研究表明,这一过程可能对神经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之前有研究显示非编码DNA通过几种不同的机制与神经疾病有关,但DNA链的断裂和修复作用是一个新发现。 在这篇 Nature 论文中,研究团队发现,作为启动子 (通常位于基因的上游,是RNA聚合酶识别、结合和开始转录的一段DNA序列,决定基因的转录活性) 的非编码DNA,容易由于细胞代谢的氧化应激而导致断裂。 

在理想情况下,启动子会在核有丝分裂器蛋白 (NuMA) 介导的过程中被修复。然而,如果 NuMA 蛋白耗尽,启动子的氧化损伤和DNA链断裂就会积累,从而导致功能障碍,最终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痴呆症、运动神经元疾病等等。 7721664838461646 5281664838461702

论文的通讯作者 Sherif El-Khamisy 教授表示, 修复非编码DNA中的DNA链断裂的重要意义,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针对这一方向的研究,可能帮助延缓或治疗包括痴呆在内的多种神经系统疾病。 

此外,这些发现也可以应用于开发新的癌症疗法。非编码DNA的变异与癌症的发展有关,而非编码RNA (由非编码DNA转录而来) 也被认为在癌症中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在关注并揭示“垃圾基因组”的奥秘。除此之前,还有一些生物医药公司致力于开发靶向非编码DNA的疗法,例如 Rome Therapeutics, 该公司目前已融资超1.2亿美元,专注于研究非编码DNA中的重复序列 (这些重复序列占据人类基因组的60%) ,以寻找治疗癌症和自身免疫疾病的新疗法。

68151664838461760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DNA,基因组,癌症,蛋白,转录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