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承“至善” | 为人师表,医德先行——记2022年“至善教学奖”获得者刘月影
作为医生,她悬壶沐春风
用精湛的医术,把爱心播洒
作为老师,她传道育桃李
用渊博的学识,把知识传递
她,就是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副主任
刘月影
刘月影,儿科副主任、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主任。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导。深耕儿科临床、教学26载。
现为中华医学会行为分会行为评估与诊断学组委员、江苏省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抗癫痫协会共病委员会委员、无锡市医学会儿科专委会委员,《Behavioral and Psychiatric Genetics》《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通讯编委、《Italian Journal of Pediatrics》审稿人等。她参与或主持多项科研及教改项目,发表SCI等论文40余篇,获无锡市“双百”拔尖人才、医学重点人才的称号;承担与儿科相关的4门课程的理论授课,带教见习、实习及临床双导师等教学工作,获江南大学至善教学奖、教学成果一等奖,并获得江苏省研究生案例竞赛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刘月影被授予至善教学奖
杏林春暖,医患同心
儿科俗称“哑”科,风险大,儿科医师短缺,流失率高。刘月影从事儿科临床工作20多年,却仍然坚守在儿科临床第一线。她做事认真,工作踏实,善于思考、钻研,业务能力强,附属医院小儿神经专科在她的努力下从无到有,不断做大做强,其本人也受到业内专家认可,成为国家级专业委员会委员及杂志编委等。
刘月影为人诚恳谦虚,性格温柔,擅长与病人沟通,极有责任感。为了方便家长及儿童,她常年周末无休,备受同事及患儿家属肯定和推崇。很多年龄超过18岁,甚至有的孩子结婚生子都要再来咨询。“就是相信她,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句话生动描绘了医患互信的和谐画面。
▲刘月影与小朋友愉快相处
师生“童”行,共同进步
在繁忙的临床工作同时,刘月影始终坚守在儿科医学教育第一线,时刻不忘教学、为教学做准备。“医非博不能通,非通不能精,非精不能专。必精而专,始能由博而约。”多年来,她带领团队细心收集典型案例100余例,制作CBL、PBL、模拟教学案例并在教学中不断实践,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评价均在前5%。她以自己的儿科教学实际行动诠释了“为人师表,师生共同进步”的精神内涵。
▲刘月影组织同学讨论
▲刘月影在认真教学
近年来,刘月影主持完成江南大学教改项目4项;获教学成果2项,其中 2021年获江南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也是附属医院第一个教学成果一等奖;指导研究生参加江苏省研究生创新创优案例大赛中获三等奖,这也是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获得的第一个省级该类奖项;她在教学中也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及方法,积极参加教学比赛,2018年获全国微课教学比赛鼓励奖,这也是附属医院目前为止唯一一个全国微课比赛奖项。
▲刘月影精心带教,不断促进教学改革
▲刘月影不断学习、刻苦钻研、加强交流
服务社会,大爱无疆
凡大医不治已病治未病,儿科未来医学教育应更加注重疾病的预防与保健。作为无锡市科普专家的刘月影始终牢记自己的医者、师者身份,时时处处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在临床、教学、科研间隙,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免费科普讲座,下社区、至校园,广播、电视台、微信平台义务科普40余场,受到家长欢迎,有的点击量破万。
▲刘月影走进社区进行义诊活动
▲刘月影走进学校普及儿科知识
刘月影说:“我不但是一名医生,我还是一名教师,心有大爱、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是我的使命,带头奉献、以身作则,这对我的学生来说,比任何一堂课都来得更加真实。”无私奉献,正是她执着的誓言。
▲刘月影进行义务科普讲座
救死扶伤,甘于奉献,敬佑生命
是她铭记于心的学医初心
立德树人,仁心仁术,医教协同
是她牢记于胸的育人使命
愿她的儿科及儿科学医学教育
未来更美好!
内容转自‖江南师风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