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4类“易患癌体质”人群,看看有你吗?

2022
09/29

+
分享
评论
北京天坛普华医院
A-
A+

总体上,癌症以中老年人为主,当然,目前癌症有年轻化的趋向。

很多人认为癌症离自己很遥远,但其实这种认知是错误的。2022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2016年中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据统计,我国每8分钟就有一人患癌症,而且癌症和其他疾病一样,对人群的偏好上,却有几个相同的“体质”特点。下面这4类人群比普通人更容易得癌症,需要更加注意生活习惯和体检。

家族遗传史

癌症不属于遗传性疾病的范畴,但癌症确实存在家族遗传聚集现象,基因具有可复制性,如果患者的家族里有很多人出现肿瘤这种疾病,那么患者患有脑瘤的概率就会实现上升。

大部分有家族遗传基因的患者在青少年的时候最容易发病,常表现为发病年龄早、家族聚集性、侵袭性强及预后差等特点。所以,这类“体质”人群需要及时治疗,控制病情。

常见具有遗传倾向的恶性肿瘤如下:

遗传性乳腺癌

遗传性乳腺癌常呈家族聚集发生,即家系一级至三级亲属中常有多个(如2例或2例以上)原发性乳腺癌和(或)卵巢癌患者。

遗传性卵巢癌综合征

这是一种涉及卵巢癌易感性增高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综合征。包括遗传性位点特异性卵巢癌综合征、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林奇综合征及其他肿瘤综合征伴发遗传性卵巢癌等。

遗传性胃癌

一个家族中呈现聚集性发病的胃癌,常因共同生活环境、饮食或某些偶然因素造成,也可由遗传因素导致,故家族聚集性胃癌范畴应包括家族遗传性胃癌。

家族遗传性胃癌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或遗传性肿瘤综合征),大多有较明确的致病基因变异随家系向下遗传,主要包括3大综合征:遗传性弥漫型胃癌、胃腺癌伴近端多发息肉及家族性肠型胃癌。

遗传性结直肠癌

根据临床表型可分为非息肉性综合征和息肉病性综合征两大类,前者主要是指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后者包括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错构瘤息肉病综合征等。

遗传性肾癌

目前发现的家族遗传性肾癌综合症及相应的易感基因包括:VHL综合征、结节性硬化综合征、遗传性乳头状肾癌、遗传性平滑肌瘤和肾细胞癌综合征、染色体3易位所致的家族透明细胞癌等。

遗传性甲状腺癌

遗传性甲状腺癌包括遗传性甲状腺髓样癌和家族性甲状腺非髓样癌。

遗传性前列腺癌

目前已证实多个DNA损伤修复基因的胚系突变与前列腺癌遗传易感相关。以BRCA1和BRCA2为代表的DNA损伤修复基因是迄今为止认识最充分的前列腺癌易感基因。

“职业癌”工作有风险

职业癌又叫职业肿瘤,是指在工作环境中接触致癌因素,经过长期影响而罹患的某些特定肿瘤,我国2013年颁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的规定指出,部分职业存在暴露风险,长期接触某些物质会导致患癌风险提高,常见的职业肿瘤包括:

长期接触石棉引起的患肺癌、间皮瘤;

长期接触联苯胺引起的膀胱癌;

长期接触苯引起的白血病;

长期接触氯甲醚、双氯甲醚引起的肺癌;

长期接触砷及其化合物引起的皮肤癌、肺癌;

长期接触氯乙烯引起肝血管肉瘤;

长期接触焦炉逸散物引起的肺癌;

长期接触六价铬化合物引起的肺癌;

长期接触毛沸石引起的胸膜间皮瘤、肺癌;

长期接触煤焦油沥青、石油沥青引起的皮肤癌;

长期接触β-萘胺引起的膀胱癌等。

职业暴露在工作环节中不可避免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减少暴露,将对身体的伤害降到最低。所以,这类“体质”的人也一定要注意,不少人认为职业癌离自己很远,上述的这些物质工作中接触不到,其实不然,职业癌离所有人都很近。

不良生活习惯

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45%的肿瘤是可以预防的。它们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如果对早餐、运动程度等生活细节进行调整,有助于降低患癌风险。

以下7种不良生活习惯是导致癌症多发的主要原因,需要格外引起重视。

吸烟:吸烟是引发癌症的最主要不良生活习惯。现在人均寿命已经接近80岁,但一辈子抽烟的人,1/3活不过65岁。吸烟可以诱发多种癌症,有专家研究发现,长期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20倍,喉癌高6-10倍,食管癌高4-10倍,胰腺癌高2-3倍,膀胱癌高3倍,血癌危险性增加1.78倍。

此外,吸烟也会导致肝癌。

肥胖:在过去十年中,肥胖与癌症相关的证据在不断加强。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研究表明,肥胖与乳腺癌(绝经后)、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等13种癌症有密切关系。

衡量肥胖的标准有很多,最常用的是BMI,即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kg/m2)。我国人群的标准BMI范围是在18.5-24之间,24-28之间为超重,超过28则为肥胖。从防癌的角度上来看,体重在标准范围之内尽量瘦。因为对某些类型的肿瘤而言,即使在所谓的“健康范围”之内,发生肿瘤的风险也随着体脂的升高而升高。

而儿童时期的超重和肥胖很可能会持续到成人之后,因此对于健康体重的保持需要“从娃娃抓起”。

缺乏运动:运动与体重指数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同经常运动的人相比,缺乏运动的人更容易变胖。新陈代谢缓慢,免疫力低,更容易生病,而这些因素都会增加患癌的风险。

正确情况下,儿童和青少年每天要保证60分钟以上的中强度运动,成年人每周要保证30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外,还要加强平衡、防跌倒能力和肌肉力量的锻炼,才能保证健康。挑选什么样的运动方式比较好?建议只要是强度和时间达标,任意适合自己的运动都可以。慢跑、骑车、游泳、羽毛球、跳舞等都可以是不错的选择。

过量饮酒:酒精1988年就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定为I类致癌物质。有充分证据表明酒精会升高口咽、喉、食管(鳞)、胃、肝、结直肠、乳腺发生癌症的风险,还有部分研究显示酒精还可能导致肺癌、胰腺癌和皮肤癌。

另外,喝酒脸红并不是代表酒量好,恰恰是人体携带乙醛脱氢酶基因突变,乙醛转化障碍的危险表现,更应限制饮酒。喝酒还能增加女性雌激素水平,增加罹患乳腺癌风险,这也就是在乳腺癌患者当中主张“禁酒”而不是“限酒”的原因。

熬夜,生活不规律:有研究发现,经常熬夜,生活不规律,会增加风险的癌症类型包括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胰腺癌、肝癌、卵巢癌等几乎所有癌症类型。另外,经常熬夜除了让患癌风险提高,还会让癌症更加难以控制,耐药性更强,使患者寿命更短。

值得注意的是,真正会致癌的是生物钟紊乱,并非单纯的熬夜。即作息不规律,今天晚上10点睡,明天凌晨4点睡,这样频繁的改变生活和睡眠节奏,使生物钟混乱到“不知所措”。这样长期混乱的生物钟才是导致患癌风险提高的“罪魁祸首”。

蔬果摄入过少:大量的研究数据显示,增加日常果蔬摄入可以降低诸如口腔、鼻咽、食管、肺、胃和结直肠的肿瘤发病风险。

首先这些食物当中富含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可以通过改善肠道菌群产生有益的短链脂肪酸,抑制肠癌细胞增殖;同时这些食物中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A/C/E、硒、酚酸类、黄酮类、硫甙类化合物,通过抗氧化等途径,具有潜在的预防细胞突变作用。

红肉摄入过多:红肉指的是所有哺乳类动物的肉,常见的主要是猪牛羊肉,每周推荐的摄入量为350-500克熟肉。

研究显示食用过多的红肉会增加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每日每增加100g红肉,结直肠癌的风险就会上升12%。一方面在高蛋白高脂肪红肉烹调的时候大多会采用煎、烤等高温烹调方式,这过程中就会产生杂环胺、多环芳烃等致癌物质。同时,红肉当中富含的血红素铁会通过刺激亚硝基化合物的内生形成,促进结直肠的癌变。

中老年人‍‍

某种意义上说癌症是“老年病”,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特别是老年人身上,年龄可以说癌症的主要发病风险因素之一,所以医生在问诊采集病史时,一定会问你的年龄,这对医生进行诊断分析时很有价值。

为什么说癌症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呢?因为癌症不是一日长成的,从正常细胞“异变”到癌细胞,不断分裂增殖成细胞团,到“可见”可诊断的癌症结节肿块,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少则几年,通常需要十多年二十多年,或几十年。假如某个致癌因素(比如吸烟的烟雾中的致癌物),作用于人体,你从十几岁,二十几岁开始吸烟,那么一二十年或更长时间,差不多就是四十多岁的样子,中老年,你就进入肺癌最高危的时段了,所以你会看到,很多人的肺癌就是差不多这个年龄以上诊断出来的。总体上,癌症以中老年人为主,当然,目前癌症有年轻化的趋向。

(已上图片均已获得网络授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遗传性,体质,癌症,风险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