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输尿管肿瘤而言,输尿管腹部、盆部、壁内部的分法基本上是OK的;对于输尿管结石而言,输尿管的分段也有着更重要的指导作用。
来源:超声检查
转载已获授权
编辑:小超人
输尿管分为上、中、下三段:上段自肾盂输尿管交界处,到跨越髂动脉处(第一个狭窄到第二个狭窄);中段自髂血管处到膀胱壁(第二个狭窄到第三个狭窄前);下段为输尿管的膀胱壁内段。
相信有不少童鞋曾经和我一样困惑:壁内段明明只是短短的一小段狭窄而已,怎么就能和上面长长的两段输尿管相提并论了?第一狭窄和第二狭窄两位童鞋,你们这妥妥的被歧视被忽略了好吗?而正是由于这种不合理,导致很多童鞋屡记屡忘,再记再忘。
不过,困惑归困惑,但当时的我并不具备思考并尝试解释疑问的能力,所以也就只能理解为这个第三段狭窄童鞋要么家里有矿,要么在临床上有特殊意义,需要特别重视。然后,和大多数童鞋一样,强行把答案记住…。
不久前,我无意中再次看到了这个熟悉的问题,往日的困惑再次涌上心头。对于这种明显属于当年观点的东西,自然也不会再轻易奉为金科玉律了。首先,我查阅了新版的教科书,在第八版的系统解剖学上,我看到原有的上、中、下段的说法已经变成了腹部、盆部、壁内部了。
虽然基本上只是换了个名称,这种分部(段)的方法明显要科学并且有说服力的多:通过输尿管所处的部位进行划分,让理解与记忆变得顺理成章。同时,这个改动说明专家们也意识到,过去上、中、下段的说法其实是不够科学的。
但是,这样的分部(段)的方法是否就是输尿管分段的“金标准”呢?从解剖学的角度来说,或许如此;但从一名临床医生的角度来看,这种分法也不过就是解剖学的“一家之言”而已,是否认可还得看是不是符合临床需要。
那么从临床角度来看,这种分法科学吗?
在泌尿科医师看来,答案并非是固定不变的。对于输尿管肿瘤而言,输尿管腹部、盆部、壁内部的分法基本上是OK的;对于输尿管结石而言,输尿管的分段也有着更重要的指导作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