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子宫内膜息肉”怎么办
随着B超技术的普及,公司和单位在体检的时候会常规为女性安排一项妇科超声来,目的是评估一下女性的内生殖器情况,很多人在B超结果单上会发现,“子宫内膜息肉?”这样的描述,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子宫内膜息肉呢?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内膜息肉的相关知识。
首先子宫内膜和全身其他器官的上皮组织一样,都会在异常增生的时候生出这种名为“息肉”的东西,就像大家耳熟能详的胃肠息肉、鼻息肉等等,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过度生长,会形成子宫内膜息肉,这是一种良性的病变。在育龄期、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群体中总的患病率为7.8%~34.9%。
病因
关于它的病因目前仍未完全解密,我们所知道的是常见高危因素包括年龄、雌激素依赖性疾病、代谢综合征相关疾病、应用他莫昔芬、感染、宫腔操作史及遗传因素等。
子宫内膜息肉从育龄期至绝经后均可发病,有时候长了息肉会没有任何症状,仅仅是体检会被偶然发现,有时候息肉会导致月经量过多,甚至表现为不孕,根据不同情况的子宫内膜息肉应对策略自然也是不同的。临床症状方面
最常见的是异常子宫出血
因为子宫内膜局部有息肉的存在,影响了子宫收缩,导致血窦开放时间延长管,出现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月经间期出血、性交后出血、子宫不规则出血等症状。
不孕及妊娠失败
子宫内膜息肉可导致不孕、复发性流产及反复种植失败。这也是子宫内膜息肉的一项影响比较严重的临床表现,子宫内膜息肉的存在可以影响宫腔环境,增加子宫内膜的局部炎症反应,导致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从而影响胚胎着床。
腹痛或阴道流液
少部分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表现为盆腔痛,可能与子宫内膜息肉刺激子宫收缩有关,占子宫内膜息肉的1.9%。另有2.2%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表现为阴道流液。
治疗方面
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是否绝经、有无症状、有无生育要求、有无恶变风险进行个体定制。
治疗的手段包括随诊观察,也就是暂不处理,定期做B超监测息肉的大小,这种适合子宫内膜息肉小于1cm,并且没有任何症状,没有恶变的高危因素患者。
药物治疗包括口服孕激素类药物、复方口服避孕药,也就是人工让子宫内膜脱落,以期待内膜息肉也能够随之脱落,对于一些假性内膜息肉可能在服用3个月药物之后脱落消失,同时配合服用中药也会加大子宫内膜息肉保受治疗的成功率。
最后对于子宫内膜息肉较大的,有严重的月经紊乱、不孕症的患者应积极行手术治疗,可选术式包括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子宫切除术、刮宫术等。
综上所述,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的方案是需要专业医生根据具体情况来评估的,及时到专业的医院就诊,相信小小的息肉能够被很快地解决。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