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尿毒症越来越来多,且年轻化,5个诱因,让你了解尿毒症
尿毒症,简单来说,就是肾脏功能衰竭,无法将人体内的代谢产物、废物、尿素和多余的水分等身体废弃物排出体外,导致人“中毒”的一系列综合症,是各种慢性肾脏病的结局。
也就是说,无论是肾小球肾炎,还是糖尿病肾病,还是狼疮性肾炎等,如果不控制,任由其发展,到了晚期,肾功能大部分丧失,就是尿毒症。
在我国,慢性肾脏病(CKD)的发病率达10.8%,尿毒症患者达数百万之上,其中20-30多岁的病患者也是越来越多。
据统计,我国尿毒症患者从 2011 年的 27.60 万人增长到 2016 年的50.10 万人,年复合增长达12.66%,其中,2016 年同比增长17.27%。
为什么尿毒症会年轻化?
1、憋尿
由于尿液中存在一些身体的代谢废物,如果不能够将这些液体及废物及时排出,就会导致膀胱的负担加重,还有可能让这些尿液逆流到肾脏,进而导致肾脏也出现问题。
2、熬夜
晚上的睡眠时间可助消除身体的疲劳,还能够让各个器官进行修复并且恢复,进而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排出废物。
而长期熬夜会让身体的内分泌系统受到影响,容易让身体的各个器官得不到修复以及休息,导致肾脏排除毒素的功能下降。
久而久之就会让这些毒素堆积在肾脏以及身体内,进而引发肾脏疾病以及其他疾病。
3、酗酒
据统计每星期喝至少7杯酒的人,出现血肌酐增高的可能性比每星期仅喝1杯或不喝酒的人高30%!血肌酐增高是肾功能损伤的强烈信号。
酒精代谢及肝脏损伤使有毒物质不能排泄,直接给肾脏增加负担;长期大量饮酒使血尿酸增高,尿酸沉积阻塞肾小管,形成尿酸性肾结石,加重肾衰竭的发生;
大量饮酒后易引起横纹肌溶解,肌酸激酶增高,毒素加剧肾损伤。
尿毒症(亦称终末期肾病)是慢性肾脏病的共同结局,但并非所有的慢性肾脏病都发展到尿毒症。
诱发尿毒症的5大因素
因素一:肾病
肾病是导致尿毒症的主要原因,早期肾病由于患者不重视生活习惯,往往会加速病情的发展,特别是熬夜、工作劳累、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更容易造成尿毒症的发生。
因素二:高血压
尿毒症是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50%的高血压患者可能会被转化为尿毒症,高血压患者应当积极配合治疗,控制血压,改善病情。
因素三:泌尿感染
泌尿感染与尿毒症有一定关系,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有可能诱发尿毒症。
在我国,慢性肾盂肾炎是尿毒症的第二位因素,占21.2%,已婚妇女更容易患上尿感,其患上尿毒症的风险更大。
因素四: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而糖尿病肾病患者中是有尿毒症的情况出现的,特别是糖耐量是比较低的患者,诱发尿毒症的情况是很大几率出现的。
因素五:药物的毒副作用
相关数据统计发现,近三成的肾衰竭病人因为长期吃药产生了毒副作用,导致肾功能出现了问题,最后引发了尿毒症。 尿毒症一旦发生,“毒性”是全身的。
一旦得了尿毒症,想要治疗几乎只有两个办法,透析和肾移植。所以预防尿毒症,从身边的习惯入手。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