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肝癌MDT规范化,加速促进中西医结合的应用|2022 “同肝共愈”肝癌院际MDT研讨会(北京-西安-锦州-郑州)成功举办!
2022年9月21日,‘同肝共愈’肝癌院际iMDT研讨会”以线下+线上的形式举办,旨在持续助力肝癌多学科管理能力提升。
肝癌是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严重威胁国人的生命健康,且大多数患者在诊断时已属中晚期,病情复杂、预后差。肝癌常用疗法包括手术、介入、消融、靶向、免疫、化疗、放疗、生物治疗和中医治疗等,不同治疗方法存在各自的优势和缺陷,且适应症有重叠。
因此,需要通过MDT模式在多个学科、多种疗法中选择最适合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突破现有肝癌治疗的瓶颈,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另外,2021年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重点提出应建立创新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逐步形成中西医多学科诊疗体系,共同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为推进全国各地肝癌MDT的发展及规范化程度,由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同肝共愈’肝癌院际iMDT研讨会”已持续举办多场。
本场研讨会特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杨尹默教授、李洪振教授、金璿教授、王健教授、郭小超教授、张继新教授,陕西省肿瘤医院张吉成教授、刘瑜教授、李梅教授、朱金祥教授和锦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巍教授、杨涛教授等专家与会,共同探讨三例肝癌的诊疗,践行肝癌MDT多学科诊疗的理念,加速促进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在肝癌领域的应用。
iMDT研讨会议程
主席致辞
今天很荣幸能与来自陕西省肿瘤医院和锦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肝癌MDT团队通过案例形式进行肝癌诊疗的交流,很有意义,亦很接地气。
肝癌的诊疗这几年来进展飞速,尤其体现了学科的融合和MDT多学科诊治的理念,极大改善了患者预后。我们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MDT队伍成员很年轻,但我们每周都会聚集讨论疑难病例,合作非常密切。今天对三个生动的临床案例进行探讨,我们也趁此机会进行交流和学习,感谢华润三九协助搭建此线下+线上会议IMDT协同会诊平台。
专家简介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李洪振教授、金璿教授、王健教授、郭小超教授、张继新教授
陕西省肿瘤医院:张吉成教授、刘瑜教授、李梅教授、朱金祥教授
锦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巍教授、杨涛教授
MDT病例展示及讨论 >病例分享1:一例肝癌转化治疗病例 陕西省肿瘤医院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陕西省肿瘤医院汇报了一例巨块型肝癌合并门脉癌栓转化治疗病例,并提出了讨论问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MDT团队多学科专家各抒己见,对门脉癌栓的进一步处理、PD-1术后的应用和肝癌转化治疗方案的选择等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最后,杨尹默教授总结道,该病例转化治疗非常成功,目前治疗效果很好。该病例是有手术指征的,因为即使影像学上无代谢活性,也有复发的可能,做了手术才能判断是否达到pCR,所以建议采取积极手段,认可目前选择的局部切除手术方式。但是还建议对门脉右支做放疗,若置之不理将存在一定风险。至于手术介入时机,特别同意张教授团队所讲,在肿瘤退缩到一定程度、给手术提供安全的切缘和可耐受的功能性肝体积时,手术就可以介入。一般半年左右是一个窗口期,到时间该出手就出手,因为时间再长药物的效果可能就很有限了。
病例分享2:一例肝右叶巨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病例 锦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锦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汇报了一例肝右叶巨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病例,术后建议患者行多吉美联合华蟾素治疗。
杨尹默教授表示,该案例亮点在于门脉癌栓的处理。因为合并肠梗阻和TACE术后感染,所以该病例做手术有一定的被动性,但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特别体现了外科医生在局部进展期有合并症的肝癌方面的作为。在肝癌治疗中,门脉癌栓确实比较常见,处理比较棘手,该病例虽然局部病灶可切除,但关键在于癌栓的处理,术中取栓虽是可行之选,但术后因为栓子脱落造成肝内播散的可能性很大,复发风险高,所以对该病例建议首选系统治疗,例如做放疗观察栓子的退缩情况然后再手术治疗。锦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团队选择术中取栓,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建议术后一定要加上靶向等辅助治疗,否则复发风险非常之大。
对于门脉癌栓的问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介入科王健教授认为,即使到了门脉全堵合并并发症这种较为被动的阶段,只要肠系膜静脉和脾静脉汇合处还属于通畅状态,就可以用介入方法将门脉打通,再重拾系统治疗。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肿瘤内科金璿教授表示,该患者术后复发的风险非常高,对于这种患者建议术后做系统治疗以降低复发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病理科张继新教授表示,因为该患者肿瘤较大,病理建议做微血管侵犯和卫星结节的评价。
另外,该病例为了便于与患者沟通,术前用了患者的CT做了三维重建和3D打印模型进行模拟切除的讲解。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影像科郭小超教授对此举表达了赞许。
病例分享3:一例AFP阴性复杂肝癌病例 锦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锦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汇报的第二个病例是一例AFP阴性复杂肝癌病例。对该病例,杨尹默教授指出,为避免因TACE术后出现局部并发症造成被动手术,外科介入的时机可以更早一些,做标准的右半肝切除,给患者带来更多治疗机会。这也特别体现出肝癌的异质性。
对此,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介入科王健教授也表示,TACE术后出现脓肿并发症在临床上较常见,在该病例诊疗中外科专家能够在关键时刻及时出手,把病灶处理得很好,而且这么复杂的手术做完后患者能生存39个月的时间,是非常了不起的作为。如果当时能够更早介入,可能处理起来会更加从容,这需要MDT团队加强交流和合作。
iMDT研讨会总结
本场研讨会聚焦肝癌临床多学科诊疗,专家讨论引人入胜,内容详实,观点前沿,尤其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特色,让患者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达到患者获益最大化,为临床工作者对肝癌的诊治提供了有益借鉴。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