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抽抽还爱说脏话?警惕抽动秽语综合征!

2022
09/28

+
分享
评论
杏林帮官媒
A-
A+

功能神经外科与神经调控中心目前致力于以下疾病的诊治和研究,对于这些疾病所导致的肢体功能、智力、记忆和语言功能下降、以及伴发的情绪和精神异常的康复有成熟的经验。

文章转载自:广州功能神外

孩子天性活泼爱动,但有些孩子可能过于活泼,整天挤眉弄眼、甩头、甩胳膊,经常发出怪声甚至是在公共场合骂脏话,引得旁人投来异样的眼光。

在别人看来,这类小孩就是没素质,是不折不扣的“熊孩子”,家长教子无方;在家长眼里,自己的孩子真是太不听话了,怎么教都没有用,甚至经常用打骂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最终使得孩子“变本加厉”。

事实上,大家都需要暂时放下偏见的目光,这些孩子同样是不幸的,这些动作并不是他们的本意,他们可能只是患上了抽动秽语综合征。

抽动秽语综合征,又叫抽动症、妥瑞氏综合征,因法国神经病学家Gilles de la Tourette于1885年首次对该综合征作了详细报道而得名。相信许多人对这个疾病了解甚少,大家可以去看电影《叫我第一名》和《隔隔老师》,里面的主角便是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患者。著名的音乐家莫扎特在儿童时期也饱受该病的折磨。

事实上,虽然大家对它的了解少,但它并不算罕见,发病率在0.5-1/10万人,多起病于3-12岁,平均发病年龄为7岁,并以男孩多见。

目前对抽动秽语综合征的认识并不多,发病机制也并不清楚,学术上存在各种各样的假说。但目前比较公认的是,这种疾病与遗传因素相关,在患有该病的家族成员中,疾病的发生率高达40%-50%,但目前还没有找到这个疾病具体的遗传基因。

抽动秽语综合征,从名字上来看,患者会表现出抽动和说脏话,但其实这个名字并不是十分恰当。患者最典型的临床表现其实是反复发作的抽动,这种抽动可以是运动抽动,也可以是声音抽动,其中运动抽动常常先于声音抽动出现。

1、运动抽动:

通常是突发的、不自主的肌肉抽动,通常先累及头面部,像是眨眼、撅嘴、喷鼻、点头、耸肩等动作,逐渐可向下发展,出现转圈、踢腿、抡胳膊等动作。抽动频繁每天可达十多次甚至上百次,通常在情绪激动、压力大、精神紧张时加重,而在睡觉时减轻甚至消失。不自主的频繁眨眼通常是这些患者的首发症状。

2、声音抽动:

声音抽动通常晚于运动抽动1-2年出现,大约30%-40%的患儿因喉部肌肉抽动而发出无意义的怪声,像犬吠声、咳嗽声等等,其中有一半的儿童可能出现“秽语”,出现咒骂和淫秽词语,这些语言通常简短而不完整。

3、其他伴随症状:

大约20%-60%的患者会伴随强迫症,反复实施一些重复行为,如不停洗手、背书、数数等;40%-70%的患者会伴随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常常不能集中注意力,导致难以完成学习任务,但患者的智力发育并不受影响。少数患者还可以出现拽头发、咬舌头等自残行为。

从上面其实就可以看出,并不是所有,甚至是只有比较少一部分患者会出现难以控制的“秽语”,因此抽动秽语综合征这个病名并不恰当,甚至已经暗暗地给这类患者带上了负面标签。抽动秽语综合征多于儿童阶段出现,常常是孩子上小学的时候,由于怪癖,使得这类患者通常受到同学和老师异样的目光,常常不被家长理解,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使得孩子变得孤僻、抑郁,因此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干预就显得更加重要。

抽动秽语综合征的诊断,一般依靠患者的临床表现,满足

①多种运动性抽动及1种或多种声音抽动;

②首发抽动后,抽动的频率可增多或减少,病程在1年上;

③18岁以前起病;

并且在必要的实验室检查、肌电图、头颅MRI等检查排除某些药物及其他疾病引起的抽动时即可诊断。

遗憾的是,目前抽动秽语综合征并没有特效治疗方法,并不能“根治”,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控制患儿抽动的发作。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行为认知治疗、药物治疗、深部脑刺激术等。简单来说,行为认知治疗就是认为抽动是一种习惯,因此可以训练孩子有意识地对抗抽动,改正习惯。具体包括对抗训练,如抽动时紧闭口腔,克制发声,转而用深呼吸来放松自己;正向强化,如鼓励孩子对抗抽动,一旦抽动减轻即给予表扬和奖励,给孩子信心。

目前认为,行为认知治疗可作为轻中度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患者还可以口服抗精神病药物,像是可乐定、氟哌啶醇等,但患者多是儿童,药物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并且药物只对25%-50%的患儿有效,还需要兼顾副反应,因此药物治疗的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深部脑刺激术目前最常用于帕金森和原发性震颤的治疗,但鉴于抽动秽语综合征治疗手段的单一,临床医生们开始将其应用于该病的治疗,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医生通过往颅内植入电极,并且外接一个调控模块,利用植入的微电级的放电,调控大脑内神经信号的传递,从而达到抑制抽动产生的目的。

目前文献报道的调控靶点包括丘脑中央区、内侧苍白球、双侧中央中核等部位,术后患者的抽动行为、强迫行为、自残症状等都有明显改善,术后改善率甚至能达到90%以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但目前由于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并不清楚,因此究竟把刺激电极植入大脑的何处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尚不清楚,未来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并且,深部脑刺激术在帕金森等疾病中的广泛应用,也从侧面证实了该手术的安全性。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深部脑刺激术是有创手术,而患者的抽动症状在成年后有自愈的可能,因此该手术目前仅仅建议在18岁以上的严重患者中使用。

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严重程度通常在10-12岁达到顶峰,随后在青春期和成年后会逐渐改善,大约1/3的患者能完全缓解,1/3的患者可改善,只有1/3的患者会持续存在。

但儿童期正是孩子心理健康发育的关键时期,家长、同学、老师应该多给这些患者一些理解和关爱,不对患者加以嘲讽或歧视,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去“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

功能神经外科与神经调控中心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与神经调控中心是医院重点发展专科,为全国首个帕金森康复专科培训基地,专科实力居于全国前列,团队成员由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康复科、神经心理等优秀医疗专家组成,将世界前沿水平的疾病治疗理论和技术创造性地应用到神经系统功能性疾病的治疗中,依托医院的支持,利用先进的手术设备,以优质的服务态度,解除广大患者之病痛,深受患者和业内的好评。

功能神经外科与神经调控中心引入目前国内外先进的多学科诊疗模式(Multi disciplinary team, MDT),即通过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和地点采用多学科会诊讨论的形式,使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康复、神经心理等亚专科医生一起制定适合患者当前病情的最佳治疗方案,同时定期对患者诊疗进行反馈和评估,不断优化诊疗方案的临床模式。其诊疗模式是以患者与疾病为中心,多学科强强联手,适合复杂性与难治性疾病的诊疗,以达到临床诊疗的个体化和利益最大化,目的是在多学科讨论论证的基础上为病人提供一个最有效、副作用最小、生活质量最好的个体化治疗方案。这一诊疗模式,使病人能够实现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一所医院内,便可以完成疾病的确诊、药物治疗、术前评估、手术治疗、术后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等全流程,大大减轻病人及家属的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中心成立以来,依托我院脑科专科医院优势,积极开拓进取,业务范围不断扩大,除常规开展神经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诊治外,重点开展功能性神经疾病的诊治,开展了脑深部刺激器置入术(脑起搏器置入术、DBS)、迷走神经刺激术(VNS)等手术治疗运动障碍病(如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等)、肌张力障碍、难治性精神疾病,开展了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开展了手术治疗难治性癫痫。中心团队医生包含了国内第一批开展脑深部刺激手术(DBS)治疗运动障碍病(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特发性震颤等)的专家,手术治疗难治性精神疾病水平在国内处于前列。其中神经外科团队在全国范围内,率先采用双侧GPi-DBS治疗迟发性运动障碍、采用VNS(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最新行双侧下丘脑后内侧部DBS治疗精神发育迟滞伴冲动和攻击行为,采用双侧伏隔核-内囊前肢DBS治疗强迫症,均取得良好疗效。

功能神经外科与神经调控中心目前致力于以下疾病的诊治和研究,对于这些疾病所导致的肢体功能、智力、记忆和语言功能下降、以及伴发的情绪和精神异常的康复有成熟的经验。

运动障碍病: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扭转痉挛、痉挛状态、舞蹈症、抽动秽语综合症、脑瘫等;

难治性癫痫;

功能性脑神经疾病: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等;

疼痛:幻肢痛、中枢痛、癌痛、内脏痛等;

难治性精神病:难治性强迫症、难治性抑郁症、难治性焦虑症、厌食症等;

其他:物质依赖、植物人促醒、神经干细胞移植等。

专家介绍

60371664364529365

邵明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神经病学科带头人

神经病学博士、博士后、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原四川省康复医院院长,现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神经病学科带头人。

2004年,在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建了全国第一个多学科融合模式的帕金森与运动障碍疾病诊疗中心,开展脑DBS(深部电极植入)治疗帕金森病与运动障碍疾病。曾获得四川省卫生厅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四川省卫计委神经病学科学术带头人称号。

擅长帕金森病、原发性震颤、扭转痉挛以及重度强迫症、抑郁症的内科与脑深部电极植入的治疗,在脑血管病、头痛、眩晕、睡眠障碍以及其它神经系统的疑难杂症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诊治心得,在帕金森病与脑卒中的临床与康复一体化有独到的见解与经验。

64201664364529744

秦明筠

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

现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脑系科部副主任。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委员、广州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帕金森与运动障碍病康复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精神疾病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五届委员会中枢痛学组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脑活检技术分会常务委员。荣获2020年、2021年“岭南名医”及第四届“羊城好医生”称号。

1999-2002年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攻读博士研究生,师从李勇杰教授,专业方向为功能神经外科。是国内第一批开展脑深部刺激手术(DBS)治疗运动障碍病(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特发性震颤等)的专家之一,长期从事功能神经外科疾病的手术治疗,对运动障碍病、难治性癫痫、难治性精神疾病(强迫症、抑郁症、抽动秽语综合征等)、颅神经疾病(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等)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20541664364530009

张训

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神经外科病区主任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脑认知与神经调控学组常委,广东抗癌学会神经外科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

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脑肿瘤、颅脑损伤、及功能神经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是脑肿瘤、三叉神经痛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及帕金森病、难治性精神疾病的手术治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神经外科,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诊治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