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扰8亿中国人!1类致癌物:疯狂的“幽门螺旋杆菌”

2022
09/28

+
分享
评论
医世象
A-
A+

HP感染是导致胃癌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要想远离胃癌,以下人群不但要及时检测并根除幽门螺杆菌,还要在40岁前做一次胃镜精查。

体检时看报告上「幽门螺杆菌阳性」的诊断 是不是有点惊慌失措?胃癌的忠实小弟——幽门螺旋杆菌 确实是1类致癌物!约有一半的人都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为什么感染率这么高? 感染了就一定会得胃癌吗? 要不要查?要不要治? 别急,咱们一条一条解答~

什么是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Hp)是一种微厌氧,寄生在胃内的细菌,黏附于胃粘膜及细胞间隙, 是一种螺旋形、微需氧、对生长环境十分苛刻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1983年首次从胃黏膜组织中分离出来,是目前所知能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

1994年,幽门螺旋杆菌被世界卫生组织所属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列为I类生物致癌因子。 2017年10月27日公布的致癌清单中再次被列为I类致癌物。它有个洋名叫H.pylori,有的医生还会把其简写为“Hp”或“HP”。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平均在58%-64%。也就是说, 我国至少有8亿人处于这种疾病的感染状态 ,这些人群都是潜在的胃病甚至胃癌患者。Hp感染是目前最明确的胃癌发生危险因素之一。

你是怎么被传染上的?

人是幽门螺杆菌的唯一传染源,主要藏在唾液、牙菌斑、胃和粪便里。 幽门螺杆菌是有一定传染性的,其传染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口口传播 

共餐、经常在外就餐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重要途径之一。另外一个重要途径是接吻,科学研究发现:胃部的幽门螺杆菌在唾液中也会有所残留,而接吻是交换唾液最直接的方式。 幽门螺杆菌可在牙菌斑和龋齿上生长繁殖,所以要认真刷牙,家人之间不要共用牙刷。幽门螺杆菌可能通过半生不熟的肉制品进入到我们的胃里,继而发生感染。

2. 粪口传播 

粪便中存活的幽门螺杆菌污染了水源或食物,可令饮水者或食用者感染幽门螺杆菌。 

3. 母婴传播 

包括不清洁的哺乳,口对口喂食,咀嚼后喂食,亲吻婴儿口唇,或用大人的餐具、吸管等喂食。 

4. 医源性传播 

侵入式检查如胃、喉镜,口腔、牙科、鼻腔治疗等,是造成医源性感染的主要原因。因此,检查和就医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

感染后会有哪些症状?

其实并非每个感染者都会有症状,大多数人浑然不觉。但是患有胃病的人大多数是阳性。 

1.主要症状是反酸、烧心以及胃痛、口臭。 

2.会引起慢性胃炎,主要临床表现有:上腹部不适、隐痛,有时发生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病程缓慢,但是容易反复发作。 

3.可能引起胃黏膜损害,临床疾病的发生呈现多样性,患者多出现反酸、嗳气、饱胀感等。

Hp感染可能会导致哪些疾病?

HP感染目前是公认的胃癌的元凶之一! 除了胃癌,幽门螺杆菌还能引起多种胃病。 

1. 胃炎 

几乎所有Hp感染者都有胃炎,主要可分为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淋巴细胞性胃炎等。其中,1%会转变为胃癌。 国际学术界公认胃炎癌变过程为: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癌变。 2. 溃疡 

Hp感染者中,大约15%~20%会患上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疾病。 

3. 肿瘤 

约1%的Hp感染者会发生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4. 消化不良 

Hp感染者大约5%~10%会发生消化不良。 

5. 其他疾病 

增生性胃息肉、胃黏膜肥大症等非常见胃病,以及缺铁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维生素B12缺乏症等胃外疾病。

儿童HP感染的特点

儿童HP感染与成人HP感染有所不同。 

  1. 1. 儿童HP感染者发生严重疾病的几率很低,大部分感染HP后没有明显症状,少部分有腹部不适,如恶心、呕吐、返酸等消化道症状。

  2. 2. 儿童HP感染根除后再感染率可能较高;而成人真正根除后,再感染率较低。

  3. 3. 儿童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一定的自发清除率,大约10%左右;而成人HP感染,不经治疗,不可能自发清除。

  4. 怎么检查是否被感染?

一、侵入式检查-胃镜活检 

胃镜除了可以看到胃部的情况,还可以“顺手”取一些组织做活检,在做活检时可以对幽门螺杆菌进行检测。 如幽门螺杆菌呈阳性,还可加做一个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对后续的药物治疗有帮助。 

二、非侵入式检查 

1.碳13、碳14呼气试验  碳13和碳14检查方式也很简单,吹口气就能完成。具有无痛苦、灵敏度高、检出率和符合率高的特性,是近年来很受欢迎的一种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方法。 

2.抗体测定法 抽血检查血液中是否有抗体。 但不能代表是否正在感染,因为即使根除了,抗体依然还是阳性。 

3.抗原测定法 检查粪便中是否有Hp抗原。

感染了Hp一定会得胃溃疡吗?

并非一定会得溃疡病。 但大多数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都存在Hp感染,因此认为Hp感染是引发溃疡病的主要原因。

感染了Hp一定会得胃癌吗?

虽然Hp感染率那么高, 但在感染人群中真正能患上胃癌的也就1%左右,而且这1%还多见于溃疡病患者。 胃癌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有幽门螺杆菌在作祟,还有免疫力弱、遗传因素、长期精神压抑、喜欢吃腌制食品、抽烟嗜酒等,与幽门螺杆菌协同作案,最终招来胃癌。 感染了HP与胃癌没有直接因果关系,仅仅是罹患胃癌的几率增加而已;然而没有被感染者不一定不会得胃癌。

这7类人最好及时根治!

1.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 

2.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状、胃黏膜萎缩或糜烂的人; 

3.患有胃癌、胃癌术后或有胃癌家族史的人;

4.MALT淋巴瘤患者; 

5.计划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或非甾体类消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的人; 

6.患有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人; 

7.其他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疾病(如淋巴细胞性胃炎、增生新胃息肉、Menetrier病)。

怎么根除?

7个四联根除方案(PPI+铋剂+2种抗生素),疗程为10或14 d,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81141664321482115

21581664321482195

养成好习惯,远离幽门螺杆菌

1.饭前便后洗手: 洗手应着重清理手心、手背和指尖缝隙,不要给幽门螺杆菌机会。 

2.食物要经过高温: 幽门螺杆菌有个弱点,就是不耐热,水要烧开才能喝,肉要做熟才能吃,牛奶要消毒才能饮用。 

3.少刺激胃: 少吃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不吸烟,不喝酒饮食,营养均衡,细嚼慢咽。 

4.建议分餐: 家里有感染患者应选择使用公筷,直至其完全治愈。 

5.禁止口对口喂食: 一定要避免给孩子口对口喂食。

6.牙具定期换: 建议使用一段时间漱口水和抑菌牙膏,缓解口腔炎症,牙刷三个月换一次。

远离胃癌,最好及时胃镜检查

HP感染是导致胃癌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要想远离胃癌,以下人群不但要及时检测并根除幽门螺杆菌,还要在40岁前做一次胃镜精查。

1.年龄40岁以上,男女不限;

2.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3.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4.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5.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6.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渍、烟熏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文章来源:胃肠病、医世象,本文由医世象 佐罗整编,转载请联系授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幽门螺旋杆菌,致癌物,胃溃疡,胃癌,胃镜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