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护士不让医生晚上开医嘱,值班研究生“违规”后跳楼?

2022
09/29

+
分享
评论
医殇宏哥
A-
A+

如今所有医学生都立于危墙之下,无人再能作壁上观,今日又一名医学生发生悲剧,曾经的“他”或“她”,也许正是医疗大环境的“你”和“我”。

是我孤陋寡闻了?有医院有人会规定晚上10点以后不能开医嘱?我真心不能理解这种什么规定?诸位有么?

近日,一个关于广医二院神外研究生跳楼的消息在医学生间被传开,同时被疯传的还有一张图片,图片中这样写道:

该区护士下了一个规定,晚上10点以后不能开医嘱,否则扣50块钱,除非问她们护士,同意了才能开。

在这名研究生值班的时候,刚好有个病人想第二天出院,因为是临时决定的,所以他在经得值班护士同意后开了医嘱。

没想到第二天交班时,他被全科室点名批评,并且还要扣钱。

他辩护自己已经经得值班护士同意,没想到这名护士却翻脸不认账,然后被护士和护士长一起“说教”。

护士长还拉来了他的带教老师,老师非但不相信他,还一起指责他为什么不接受批评,甚至说出了“以后当不了主任”之类的话。

就这样,他被大家围着教育了近一个小时后,心态彻底崩了。或许是长期身处在这种氛围下,抑郁的情绪没有得到解放陷入死循环,最终他选择了轻生——他从门诊15楼一跃而下,与这个世界告别!

24471664319951047

看了他的成长经历,无人不泪目,“邓某,男,汉族,共青团员,曾就读于海南医学院,他出生农村,家庭是低保户,建档立卡户,是村委会的主要扶贫帮扶对象。

父母生他的时候年龄较大,如今父亲已经73岁,母亲62岁,母亲和大姐姐都是国家一级智力残疾人,无劳动能力,日常生活都需要父亲的照顾。”

事后,无数认识邓某的同学都涌来,告诉我说,他是一个多么坚强、努力、有梦想的孩子。

而如今,一个家境贫寒,努力又有梦想的孩子就这样去了, 一个鲜活年轻的生命,一个家庭的破碎。

我看了他的朋友圈及临床日记,我们发现邓某生前是一个温柔善良、开朗乐观的医生,真是为他的遭遇无比心痛!!!

他是一个乐观开朗、外向活泼、经常拿周边人开玩笑的孩子;他是一个说话带有磁性、做事带股风的神外研究生;他是一个工作认真、对待患者温柔体贴的好医生。

37041664319951431

63421664319951480

@: 导师姬某某,科主任王某某问题更大...长期压榨神外的研究生和规培生,这种人怎么配做医生!

95561664319951543

49871664319951676

55141664319951875

51261664319951970

4431664319952059

他曾经在临床日记中还写道:

“师兄师姐和老师们是真的辛苦,现在我能做的事情真的很少,趁着还有前辈们为我遮风挡雨,快点成长起来吧,让自己多少能有点用处。”

30001664319952207

19791664319952263

88511664319952552

62321664319952733

11721664319952878

凌晨2:40,邓某发了人生最后一条朋友圈:“愿一切世界美好,都能如愿~对不起~”。

当他站在15楼一跃而下的时候该有多绝望和无助...他连生命最后一刻都在道歉!

而看到微博上截图他的朋友圈,他说广医是他梦想中的学校,我再也忍不住瞬间哭出来了。为什么不咬着牙再坚持坚持,你温暖别人,为什么不留一点温暖给自己,去抵抗周围那些冷漠无情。

并且在他的朋友圈依旧能感受到,他还保留着医学生最初选择学医时的热忱:当收获一个很满的微笑时,他会感动;当听到那句“每天最期待的事情就是等你来换药”时,他会开心;当做了一上午冰冻切片,手被冻僵时,忙也会很快乐。

他还喜欢长跑,喜欢弹吉他,是个火影迷,如此朝气蓬勃,到底是什么压倒了他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是科里的奇葩规定?是老师的冷嘲热讽?还是因为其他?目前不得而知。

就是这样一个很努力、很热情、很谦卑的他,原本可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但他日记里的隐忍“少说话,多做事,不抱怨”,终究还是没有能支撑他坚持下来。

有人会说,他和她只不过是失意研究生中的个案。但下面这样的言语,你肯定从哪里也听到过:

他怎么这么脆弱;就是学生太娇气了;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这都忍不了就赶紧转行;心理不健康,要不也不至于跳楼;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动不动就心理问题……

这算不算医疗界里另外一种形式的“PUA”呢?所谓的“刻板印象”,并不一定代表是正确的!

据WHO统计报告显示,全球每年约有80万人死于自杀,自杀是全球15~29岁年龄段人群的第二大死因,其中医学生是其中一类特殊的群体。

不仅因为他们需要面对繁重的学业、生活压力,在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他们更面临更复杂的医疗环境。

就是这些“个例”,也已经给整个医疗行业敲响了警钟:有那么一大批医学生,即使最终没有走上绝路,但已经有了自杀意念。

是时候该改变了!

医疗制度变得对他们更友好一些,医疗环境变得对他们更包容一些。虽然他们出自各所名校、自带“学霸光环”,但毕竟都是刚刚步入社会的孩子啊,请善待!

有个通透的医学生说了这样一句话:一定要认清现阶段的重要性顺序,第一是活着,第二是能毕业,第三是学本事,三者主次关系分清了,也就能从容面对困境了。

其实,这也可能是在努力找寻解救自己、说服自己的“最佳办法”罢了!

如今所有医学生都立于危墙之下,无人再能作壁上观,今日又一名医学生发生悲剧,曾经的“他”或“她”,也许正是医疗大环境的“你”和“我”。

来源丨医脉通、杏林苑社群、医客等

医师周刊综合整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护士长,医嘱,护士,医生,医疗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