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标志物下降41%,阿尔茨海默病能否等来下一个新药?
Alzheon宣布,其用于治疗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的口服疗法ALZ-801,在2期生物标志物试验中报告了血浆生物标志物显著减少、脑容量的稳定维持和积极的记忆效应。
Alzheon 的 2 期生物标志物研究 ( NCT04693520 ) 招募了 84 名早期 AD 患者,这些患者携带 APOE4/4 或 APOE3/4 基因型,每天口服两次265 mg ALZ-801。
2/3的AD患者携带APOE4基因型
结果显示,在接受治疗的第52周,接受ALZ-801治疗组患者在 52 周时血浆 p-tau 181 (p=0.016)比基线显著降低了41%。除此之外,ALZ-801还显著降低了血浆p-tau181/Aβ42的比值,在接受治疗的第52周下降了37%。
01“涅槃重生”的AD新药
ALZ-801 (valiltramiprosate)目前处于临床III期试验,是一种针对淀粉样蛋白聚集和神经毒性的口服小分子抑制剂,能阻断可溶性β淀粉样蛋白(Aβ)寡聚物的形成。
正如众人所知,ALZ-801是从加拿大公司Neurochem(如今已经破产)收购而来,该药物是高牛磺酸(tramiprosate)的前药,可以在体内转化为活性药物高牛磺酸。
2009年,tramiprosate用于治疗AD的临床III期试验失败,药物就此被搁置。2013年,Alzheon在临床设计中将APOE4易感基因的影响纳入考虑,选取了 APOE4/4 双拷贝的早期AD 患者进行试验,并且发现了 “有希望的临床信号”。由此,ALZ-801逐步走上“涅槃重生”的道路。
作为小分子口服药物,ALZ-801相比于抗体药物会具有更好的血脑屏障通过率。此外,这款药在III期临床设计方面仅针对APOE4/4纯合子基因型阿尔茨海默病轻度患者,临床成功可能性大大提高,有望成功完成III期试验。
ALZ-801的发展历程
02疗效争议:真实有效还是夸大其词?
在过去的15年里,AD诊断从基于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转变为基于疾病病理特征的生物标志物,例如血浆中的磷酸化 tau (P-tau) 水平。其中,P-tau 181水平被证明会随着临床有效疾病改善治疗而下降。
根据Biogen今年3月公布的完整数据,aducanumab在EMERGE高剂量组中,P-tau 181较基线降低13%;在ENGAGE高剂量组中,P-tau 181较基线也仅仅降低了16%。显而易见,ALZ-801在生物标志物试验中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41%的减少率是目前几款主流药物中最好的临床数据。
几款主流AD药物数据对比
虽然生物标志物水平显著变化,但业界也有不少质疑的声音:因为在近一年来Alzheon公布的临床数据中,没有公布任何可以证明认知和记忆改善的具体数据。
在此次发布实验结果中,Alzheon只表示记忆测试分数“在 1 年时间中维持在基线以上”,但未能提供任何具体数字或统计数据。同样的,在今年2月份公布的6个月研究数据中,Alzheon同样没有给出记忆测试数据的确切数字,只是说在 26 周时比基线“有所改善”,p 值为 0.002。
Alzheon一直不公开患者认知和记忆能力改善的具体数据,引来了不少对其效力的质疑,因为同样的争议也发生在aduhelm上。该药物2021年6月经由FDA批准上市,成为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针对潜在致病机理的治疗方法。
一般而言,AD药物临床有效性的终点是四项量表评分:
临床痴呆评定量表总和(CDR-SB);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
13 项阿尔茨海默病评估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13);
阿尔茨海默病合作日常生活学习活动-MCI 量表(ADCS-ADL-MCI)。
然而,aduhelm的获批并不是基于以上这四项量表,而是使用了“替代终点”:淀粉样蛋白斑块的减少。这也是FDA专家顾问咨询委员会反对的原因,面对着两项结果截然相反的临床数据,11名专家投出了压倒性的反对票,认为aduhelm两项关键III期临床试验的数据不足以证明其有效性。
然而即便如此,面对着外界患者的强大压力,FDA还是做出了批准上市的决定,表示“合理可能预测淀粉样蛋白斑块的减少对患者具有临床受益”。
与aduhelm相同,Alzheon 的药物也建立在淀粉样蛋白假说的基础上,那么同样对疗效的疑问也落在了ALZ-801头上:生物标志物的变化与认知功能是否具有强相关性?淀粉样蛋白斑块的减少能否有效治疗大脑认知和功能的衰退?
SUMMARY
小结
多年来,AD治疗领域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性药物,该领域的研发失败率也一直居高不下,甚至连发病机制也尚未完全探清。如果无法证明药物有效性,外界压力能推动aduhelm上市一次,又能否推动第二个aduhelm上市?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