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小白的手机夹子——《先天性白内障》
2022-09-26 17:30
今天门诊见到两个年轻人,双眼裸眼视力1.0,但是裂隙灯检查,发现晶状体混浊。这就是大家所说的先天性白内障。
(图上为中央放射状线样混浊)
(图上为点片状混浊)
《先天性白内障》
先天性白内障是指出生后即存在或出生后一年内逐渐形成的先天遗传或发育障碍导致的白内障。
病因
1.先天性白内障大约有1/3的病例有遗传因素。
2.非遗传性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局部或全身障碍引起的晶状体混浊。
3.营养不良及代谢障碍是儿童白内障的另一主要原因。
4.一些理化因素也是病因之一,如出生后因各种危重疾病长时间吸入高压氧、接触射线等。
分型
根据晶状体混浊的部位分为:膜性、核性、绕核性、前极、后极性白内障。
根据晶状体混浊的形态分为:粉尘状、点状、盘状(Coppock白内障)、缝状、珊瑚状、花冠状。
根据晶状体混浊的程度分为:硬核液化白内障、全白内障。
表现
视力下降是白内障最明显也是最重要的症状,此外还会有对比敏感度下降、屈光改变、单眼复视或多视、眩光、色泽改变、视野缺损等症状。其中大多数不会影响视力。
治疗
治疗的目标是恢复视力、减少弱视和盲目的发生。
对视力影响不大者,如前极白内障、花冠状白内障和点状白内障,一般可暂时观察不急于手术,定期随诊视力情况及晶状体混浊程度变化。
对于明显影响视力发育的白内障,需采取白内障摘除、 I期或II期人工晶状体植入、屈光矫正和弱视训练这一系统性治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白内障,晶状体,花冠状,混浊,障碍,遗传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
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