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脊柱旁骨母细胞瘤病例分享

2022-09-26 15:44   武汉高尚医学影像诊断中心

根据肿瘤部位及组织学诊断选择治疗方法;可采用病灶内切除联合局部辅助治疗、病灶边缘切除或广泛切除等治疗方法。

病史摘要

女性,31岁,右侧腰臀部及右下肢疼痛1年余。

检查图像

8181664178034338

CT平扫+增强轴位(图片来源于高尚医学影像)

50581664178034776

CT平扫矢状位(软组织窗)(图片来源于高尚医学影像)

17531664178035208

CT平扫冠状位(软组织窗)(图片来源于高尚医学影像)

96541664178035696

CT增强矢状位(软组织窗)(图片来源于高尚医学影像)

55131664178036115

CT增强冠状位(软组织窗)(图片来源于高尚医学影像)

80021664178036317

CT平扫矢状位(骨窗)(图片来源于高尚医学影像)

28701664178036473

CT平扫冠状位(骨窗)(图片来源于高尚医学影像)

92821664178036673

CT增强矢状位(骨窗)(图片来源于高尚医学影像)

10461664178036871

CT增强冠状位(骨窗)(图片来源于高尚医学影像)

46821664178037107

T2-tse-sag(图片来源于高尚医学影像)

51801664178037289

T2-tse-fs-sag(图片来源于高尚医学影像)

81501664178037377

T1-tse-sag(图片来源于高尚医学影像)

5861664178037520

T2-tse-tra(图片来源于高尚医学影像)

影像诊断

CT:腰4-5右侧椎间孔区稍高密度病变、增强可见强化,倾向良性,骨母细胞瘤可能。

MRI:腰4-5右侧椎间孔区异常信号,邻近骨质水肿,骨母细胞瘤可能。

病理结果

脊柱旁骨母细胞瘤

病例小结

骨母细胞瘤为较少见的原发性成骨性骨肿瘤。多位于脊柱的附件区,影像学特征为膨胀性骨质破坏,可有钙化或骨化,随着病变的进展钙化或骨化范围增大、增重。CT和MRI能够更好的显示周围结构,MRI可显示病灶周围水肿。

病症概述

骨母细胞瘤(osteoblastoma)又称成骨细胞瘤,由富含血管的结缔组织间质和活跃产生的骨样组织和编织骨组成。为交界性肿瘤,绝大多数为良性,少数一开始就是恶性或发生恶变,称为恶性骨母细胞瘤。

发病年龄:青少年好发,年龄多小于30岁,男性多见。

发病部位:最常见为椎骨和扁骨,约1/3的病例发生于脊椎,多见于附件;其次为长管状骨,多位于干骺端和骨干,如股骨和胫骨近端。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不适,无明显夜间疼痛;发生于脊柱的病变可引起脊髓和神经根受压表现;病灶临近关节可出现关节活动受限。

病理表现

组织学特征与骨样骨瘤类似,主要由纤维血管基质及成骨细胞组成,成骨细胞可产生骨样组织和编织骨,血管丰富,常有较多反应性巨细胞,分为良性骨母细胞瘤及侵袭性骨母细胞瘤。

良性骨母细胞瘤的组织学表现有3大特征:

背景是富含血窦的疏松结缔组织

丰富的骨样基质互相连接成条索状或小灶状分布,其中有不同程度的钙盐沉积形成骨小梁,骨小梁排列规则

骨样基质周围衬富有骨母细胞

侵袭性骨母细胞瘤的组织学表现:

骨样基质局灶性增生缺乏小梁形状,或者小梁结构更宽,形态更不规则,骨样基质周围镶嵌的骨母细胞大多数呈上皮样细胞形态,侵袭性指组织学上具有骨母细胞瘤的特点,但肿瘤细胞表现为明显的异型性,并有局部复发倾向。

影像表现

X线表现:约1/3病例发生于脊椎,且多见于附件,其次为长管状骨,也可发生在不规则骨。肿瘤大小2~10cm,表现为类圆形、膨胀性骨质破坏,边界清楚。早期病灶内可无或有密度不一的斑点状钙化或骨化,随着病变进展,钙化或骨化更为广泛和致密,可有少量骨膜反应。

CT:多数呈局限性膨胀性骨质破坏,骨皮质变薄甚至断裂,病灶内部斑点状或大片状钙化或骨化,病变周围可出现清楚的薄壳状骨硬化缘具有特征性,局部形成软组织肿;增强可见强化,可以不均匀强化。

MRI:

骨样组织:呈T1稍低或等信号,T2等、较高或明显高信号

肿瘤内的钙化和骨化:呈T1等或低信号,T2低信号

病变边缘骨质硬化:T1WI/T2WI呈低信号环,较有特征性

病变周围骨髓及软组织水肿:呈T2WI高信号

软组织肿块多呈T2WI高信号

侵袭性骨母细胞

病变较典型骨母细胞瘤大

膨胀性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

钙化较少或不规则

复发率高

鉴别诊断

骨样骨瘤:发生于附件,直径小于1.5cm,瘤巢,中心为骨化,周围反应性硬化,夜间痛明显,服用水杨酸缓解。

软骨肉瘤:易发生于附件区,轻度膨胀性骨质破坏或呈侵袭性明显的虫噬状破坏,骨皮质增厚、边缘呈扇贝状分叶,爆米花样的圆形或弧形钙化,骨皮质破坏伴周围软组织肿块,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可呈高信号为主,高度恶性者信号往往不均匀。

骨巨细胞瘤:多以椎体为中心,溶骨性膨胀性骨质破坏,边缘“薄层骨壳”,残留骨嵴,实性成分T1WI呈等信号,T2WI呈等信号。

动脉瘤样骨囊肿:多以附件为中心,溶骨性膨胀性骨质破坏,残留骨嵴,无实性成分,液-液平面。

治疗及预后

根据肿瘤部位及组织学诊断选择治疗方法;可采用病灶内切除联合局部辅助治疗、病灶边缘切除或广泛切除等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等相关资料:

[1] S Wei. [Giant cell-rich lesions of bone].[J]. Zhonghua bing li xue za zhi = Chinese journal of pathology, 2021, 50(3):277-281.

[2] [1]张立华, 袁慧书. 脊柱软骨源性肿瘤的影像分析及鉴别[J].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0, 39(7):5.

[3] [1]刘新宁, 曹滨滨, 赵亮,等. 脊柱良性与侵袭性骨母细胞瘤临床表现及CT,MRI征象研究[J].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 20(7):3.

文中图片已获得版权方授权使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骨母细胞瘤,脊柱,影像,骨样,CT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 右肺中叶不规则结节,PET/CT诊断机化性肺炎1例
    打开APP 武汉高尚医学影像诊断中心
  • 罕见甲状腺异位癌一例【武汉高尚医学影像】
    打开APP 武汉高尚医学影像诊断中心
  • 咯血发现支气管动脉畸形一例【高尚医学影像】
    打开APP 武汉高尚医学影像诊断中心
  •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