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尚病例】PET/CT诊断脐尿管癌一例

2022
09/23

+
分享
评论
成都高尚医学影像诊断
A-
A+

最后,40%-60%的患者的CEA、CA-125、CA 19-9等生物标志物可能升高;然而,它们没有特异性,在其他来源的癌症中也可以升高。

病史摘要

患者:覃XX,男,76岁,腹胀2月余,血尿1周,近期体重减轻7斤左右。外院CT提示:腹腔大量积液,腹膜广泛结节状增厚肿胀,呈“冻饼”状改变,考虑肿瘤性病变腹腔种植转移可能?膀胱前上壁区占位肿块,膀胱肿瘤或脐尿管肿瘤可能。

肿瘤标志物:

78321663922268155

穿刺病理结果:

98321663922268630

为明确诊断及查看全身情况,患者到我中心行全身PET/CT检查。

检查所见

PET全身MIP图:

76951663922268812

PET/CT融合图:膀胱前上方混杂密度团状影,其内密度不均,见多发斑点状及条状钙化影,放射性摄取轻度不均匀增高,SUV最大值1.3。

3461663922269062

2041663922269270

PET/CT融合图:腹腔网膜系膜及腹膜不均匀增厚,见多发结节状及饼状放射性摄取增高,SUV最大值6.1;腹-盆腔内见大量液体密度影,放射性摄取轻度增高,SUV最大值1.3。

84351663922269703

64431663922270136

PET/CT延迟显像融合图:放射性摄取持续增高,SUV最大值2.2

82971663922270343

46931663922270584

PET/CT诊断:

1、膀胱前上方混杂密度团块影(约5.2cm×4.4cm×5.5cm),双期扫描FDG代谢轻度不均匀增高,多考虑恶性病变(脐尿管Ca可能)。

2 、腹腔网膜系膜及腹膜明显不均匀增厚,FDG代谢增高,考虑多为恶性病变(种植转移);肝门区、肝-胃间隙、肝-右肾间隙及肠系膜内多发结节状FDG代谢增高,提示转移性病变;盆腔内淋巴结(直径介于0.5cm-1.6cm),部分FDG代谢轻度增高,考虑转移性病变;腹-盆腔内大量积液,FDG代谢轻度增高,考虑恶性腹水。

脐尿管癌

脐尿管是胚胎时期尿囊管退化形成的一条连接脐与膀胱的纤维条索,走行在腹横筋膜和腹膜之间的Retzius间隙内,出生前因萎缩、闭锁、纤维化而形成脐中韧带。脐尿管癌为临床上少见的高度恶性上皮肿瘤,1931年由Begg首次报道,占所有膀胱肿瘤的0.1%~0.7%,占原发膀胱腺癌的20%~39%。该病多发于男性,发病年龄50~60岁。由于脐尿管癌部位特殊,给早期诊治带来一定困难,极易造成漏诊、误诊,从而选择错误手术方式、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影响预后。

发病基础:脐尿管为胎儿早期主要分泌器官,位于膀胱顶部和脐之间,胎儿出生后逐渐退化为一条从脐部连到膀胱顶端的纤维索;脐尿管长5~6cm,分为膀胱黏膜内段、膀胱肌层壁内段与膀胱上段。当脐尿管未闭锁时其组织学结构分为黏膜层、黏膜下结缔组织层和平滑肌层。脐尿管癌多发生于未闭锁的脐尿管,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临床表现:

约80%患者的常见临床表现为肉眼或显微镜下血尿,这意味着肿瘤已经越过粘膜肌层并侵入尿路上皮表面。其他不常见的症状包括细菌尿、黏液尿、疼痛、腹部肿块和脐部感染。据报道,按最大径评估,肿瘤大小的中位数为3.0-6.3cm。不幸的是,由于韧带位于膀胱外,初期无明显不适症状,许多患者出现局部症状已属晚期疾病。例如,在Wright等学者的151例脐尿管腺癌和1374例非脐尿管腺癌的膀胱患者中,只有20%的患者表现为局限性疾病,13例肿瘤可向附近器官延伸,转移主要发生在盆腔淋巴结、腹膜后淋巴结、肺和骨骼。关于转移部位的频率没有精确的统计数据,然而,在Ashley等学者对66名患者进行的一系列研究中,39名患者在疾病发展的某个阶段发生全身转移(诊断时13名患者,随访期间26名患者)。肝脏、肺和骨骼是最常见的转移部位。

诊断方法:

用于确定诊断的不同方法学包括细胞学、影像学和膀胱镜检查。膀胱镜检查对于病变侵及膀胱粘膜患者约80%识别可见的病灶,而尿液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仅为38%。由于肿瘤位于膀胱外,尿液细胞学检查为阴性比较高,对于较早病变尚未侵及膀胱粘膜患者膀胱镜检查也常为阴性。

CT为诊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信息。在CT扫描中,脐尿管癌可能表现为实性、囊性或两者结合。60%的病例可见低密度成分,反映黏液含量。此外,50%-70%的病例中会出现肿瘤内钙化,可能是点状、条状、曲线状或伴周边钙化。因此,膀胱穹窿上的中线肿块,无论是实性还是囊性,尤其是伴有小钙化的肿块,对脐尿管癌即使没有足够的诊断特异性,也是高度可疑的。

MRI显示肿瘤不均匀,T2加权图像显示高强度。总之,MRI具有多平面成像的优势,在确定邻近器官(如膀胱)的受累方面可能比CT更有用。总之,CT和MRI可用于临床评估,以明确前者的诊断,并评估后者的局部区域扩展。

18F-FDG PET/CT显像病灶实性部分多呈异常FDG高摄取有助于定性诊断,特别是远处转移性病变绝大多数均为高代谢,但18F-FDG显像对膀胱小病灶的显示有一定局限性:18F-FDG从泌尿系统排泄,导致膀胱中的尿液具有较高的放射性,会掩盖膀胱壁病灶的显示。常规显像在多次排尿后膀胱处于排空状态,膀胱壁收缩较厚,不利于对病变的显示,工作中常利尿联合水化后的18F-FDG PET/CT延迟显像不仅能够提高对膀胱病灶的诊断灵敏度和准确性,更有利于病变性质判断。方法是一般2~3 h后行延迟显像,显像前嘱患者大量饮水先排尿后憋尿,排除膀胱内较高浓度显像剂后再憋尿,再使膀胱处于充盈状态;对于大量饮水有困难的患者,可适当延长其延迟显像时间。

最后,40%-60%的患者的CEA、CA-125、CA 19-9等生物标志物可能升高;然而,它们没有特异性,在其他来源的癌症中也可以升高。这些标记物的反应通常与放射反应相关。

鉴别诊断:

(1)膀胱癌:好发于膀胱三角区及侧后壁,多宽基底与膀胱壁相连,突入腔内生长;多为实性肿块,增强扫描明显强化,早期及延迟PET/CT显像多呈FDG异常高摄取。

(2)转移性腺癌:多来源于肠癌、前列腺癌,患者一般有恶性肿瘤史,18F-FDG PET/CT检查可较灵敏地发现其他部位恶性肿瘤。

(3)感染性病变(如结核、脓肿):病灶周围脂肪间隙内多出现斑片、絮状及纤维条索影,并呈明显渗出性改变,且患者多具有一些相关临床症状。

(4)还应与残余脐尿管异常(如瘘、憩室)、脐尿管良性肿瘤(如腺瘤、囊腺瘤、纤维瘤)、膀胱嗜铬细胞瘤等进行鉴别;如为女性患者还应与子宫内膜异位症鉴别。

参考文献:

[1] Management of urachal cancer: A consensus statement by the Canadian Urological Association and Genitourinary Medical Oncologists of Canada Can Urol Assoc J.2020;14(3):E57-64.

[2] 李崇佼, 田月丽, 沈美娟, 等.脐尿管癌18F-FDG PET/CT显像一例 [J] .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2019, 39(5) : 292-294.

[3] 王慧春,陈晓红,崔兰兰,等.18F-FDG PET/CT利尿延迟显像对膀胱肿瘤的诊断价值[J].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2015, 35(1): 10-13.

[4] 房娜,王艳丽,曾磊,等.饮水排尿再充盈延迟显像在膀胱病灶PET/CT检查中的价值[J].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2014, 34(3): 200-203.

作者介绍

33761663922270769

杨人伟

主治医师、主管技师

毕业于湖北医药学医院医学影像学专业,曾在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影像中心从事普放、CT及MR诊断工作8年余,对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有一定研究,参与厅级课题一项。

擅长:消化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

*图文来自成都高尚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公众号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脐尿管癌,尿管,CT,膀胱,肿瘤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