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这些情况绝非老糊涂,警惕阿尔茨海默病,4个方法可快速自测

2022
09/23

+
分享
评论
昆明三博脑科
A-
A+

知彼知己,早防早智!要知道痴呆不可怕,关键是自己及家人要加强重视,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干预,远离痴呆!

2022 年 9 月 21 日是第 29 个世界阿尔兹海默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知彼知己,早防早智,携手向未来」。我国老龄化程度日益加重,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率不断攀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照料负担。

其实,痴呆本身并不可怕。随着痴呆预防指南的发表及其靶向调修药物的研发上市,痴呆已逐渐成为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

真正可怕的是老百姓对痴呆的认识不足,不能识别痴呆的早期征象,就医观念、防病意识不强,往往在疾病很严重的阶段才寻求医疗帮助,导致确诊时已错过了最佳的干预时期。

如果有一天,家里老人变得:疑神疑鬼、性情大变、丢三落四、词不达意……

你会认为这只是「年纪大了的正常现象」吗?不是的,你以为的「老糊涂」,有可能是就是阿尔兹海默症!

阿尔兹海默症是一种什么病?

作为老年人最常见的痴呆类疾病,它是一个连续的神经认知损伤的过程,患病后记忆和认知功能会逐渐丧失,直至思考及行动能力渐无、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在中国每十个65岁以上的人,就有一个患有阿尔兹海默症。以下4类人,更容易得阿尔兹海默症:

60岁以上的老年人: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是3.4%~5.4%;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可以达到6.9%。

女性和文化程度低的人:

研究发现女性患者和文化程度低的人比男性和文化程度高的人发病率要高。

有心脑血管基础疾病的人: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的人更易得阿尔兹海默症。

有家族史的人:

家族成员中,有亲属(父母、兄弟姐妹等)已患病的人,就有患阿尔兹海默症的倾向。

长期焦虑抑郁的人:

丧偶、独居、经济困难、生活颠沛等社会心理因素也会增加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病率。

4个方法,快速自测阿尔兹海默症!

方法一:测近期记忆力

阿尔兹海默病患者通常最先遗失短期记忆,比如说,不记得当天早上吃的啥,刚才拿的钥匙转瞬间就想不起来了,在小区附近迷路等。天天丢三落四的你先别急着对号入座,与正常的遗忘相比,阿尔兹海默病患者往往无法回忆,也意识不到遗忘。然而,如果是正常遗忘,你可能会根据一些提示,“按图索骥”,可以重新回想起来,但阿尔兹海默病患者做不到。

方法二:画钟表实验

操作方法:指定一个时间,要求老人独立画出一个完整的钟表,包括表盘、数字、指针。

计分方法:画一个封闭的圆得一分;数字位置正确得一分;12个数字无遗漏得一分;分时针位置正确得1分。

评估结果:4分为认知功能正常;3~0分 分别为轻中和重度的认知功能障碍;0~2分需要到医院确诊。

方法三:记忆障碍自评量表(AD8)

1、判断力出现问顺(例如做决定存在困难,错误的财务决定、思考障碍等);

2、兴趣减退,爱好改变,活动减少;

3、不断重复同一件事(例如总是问相同的问题,重复讲同一个故事或者同一句话等);

4、学习使用某些简单的日常工目或家用电器、器械有困难(比如电脑、遥控器等);

5、记不清当前月份或年份等;

6、处理复杂的个人经济事务有困难(忘了如何交付水、电、煤气账单等);

7、记不住和别人的约定;

8、日常记忆和思考能力出现问题。

注:如果被测者有两项以上出现变化,则需要到医院就诊。

方法四:留意痴呆症3大征兆

记忆障碍——三天以前的事情记不住(严重的可表现今日事今日忘);

认知障碍——忘记常用表达词语,无法正确表达;

性格或行为改变——以前性格温和的人突然变暴躁,或者以前开朗的人变得抑郁,行为上变得疑神疑鬼。

远离阿尔兹海默症,我们能做什么?

在某种程度上,阿尔兹海默病也是一种与时间赛跑的疾病,换句话说,现阶段,提早预防和早期诊断是人类与阿尔兹海默病抗争的最有效方式。

首先是预防。

增加社交活动对于阿尔兹海默症有有预防作用,而这里所说的社交活动包含了智力活动、体力活动以及社会活动。

因此建议中老年人常参加如打麻将、下棋等益智活动,积极动脑和社交;还可以参与跳舞、打太极等体力活动,通过有氧运动锻炼身体,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

另外,在饮食上,建议选择地中海饮食,以蔬菜水果、鱼类、五谷杂粮等食物为主。

其次是早期诊断、早期干预。

早期干预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可以使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病率下降50%左右,而且可以使它的发病延后至少5年。

所以,当发现家里长辈出现记忆减退、语言困难、性格改变或者是行动能力减弱等问题时,请不要认为这是“老糊涂”,一定要尽早遵循我们的建议进行早期预防,去医院进一步检查,如有问题,尽早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展早期治疗,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知彼知己,早防早智!要知道痴呆不可怕,关键是自己及家人要加强重视,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干预,远离痴呆!

免责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健康科普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代替个人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的医学问题请到院咨询医生。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阿尔兹海默症,障碍,预防,认知,记忆,痴呆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