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华祥主任医师表示,肿瘤手术因为强调根治性,切除范围广、手术创伤大,而高龄患者脏器功能退化,心肺储备差,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程度相对较低,因此常令许多外科医生望而却步。
随着社会经济进步和发展老年人对自身健康生活要求越来越高,对于疾病的诊治要求也越来越积极。
近日,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二科曹华祥主任医师团队打破高龄手术“禁区”,为一96岁患者在腹腔镜下成功实施胃癌根治术。
只要有可能性 就不轻言放弃
乔老伯(化名)半年前出现进食梗噎感,胃镜及病理检查提示:“贲门癌”。因肿瘤阻塞消化道,乔老伯只能饮水度日,体重仅有45公斤,且存在中度贫血、低蛋白血症,营养状况差等情况。患者和家属都依然希望能通过手术等开展积极治疗,更好地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周期。
面对患者全家殷切的盼望和求助,胃肠外二科副主任曹华祥主任医师深入开展治疗评估,多次通过多学科联合诊疗评估手术风险,通过慎重严谨的评估,医务人员觉得依然还是有手术根治机会,但是需要面对的是更高的手术风险和难度、更为精准的麻醉管理要求、更严谨的术后康复管理。
多学科周密合作 确保手术、术后恢复万无一失
术前,曹华祥团队与麻醉科杨定清主任医师、心血管内科高长征主任医师等进行多学科讨论评估,为患者制定了腹腔镜下全胃切除的手术方案。并针对手术风险、麻醉管理、纠正低蛋白血症、心肺功能锻炼、围术期管理等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围绕可能出现的术后并发症一一做好预案。
术中,团队发现肿瘤累及脾脏,需同时行脾切除术。曹华祥团队规范操作、精细解剖、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完整地切除了胃与脾脏,彻底清扫了转移的淋巴结,并完成消化道重建。两个多小时即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几乎无出血。
术后,团队为老人使用快速康复外科技术(ERAS)助其顺利度过了危险期。
此例手术的成功实施,将医院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年龄上限刷新至96岁,体现了医院高水平的围手术期管理能力,标志着多学科协作能力又向前迈进一大步,为老年患者带来福音。
高龄不再是手术“禁区”
曹华祥主任医师表示,肿瘤手术因为强调根治性,切除范围广、手术创伤大,而高龄患者脏器功能退化,心肺储备差,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程度相对较低,因此常令许多外科医生望而却步。近年来,随着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快速康复外科(ERAS)以及胃肠道微、无创新术式等一系列新技术、新理念的应用,高龄已不再是手术的“禁区”。通过手术前充分的准备,成熟的手术技术,麻醉科、手术室及各个科室间协同配合,高龄患者完全可以通过手术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