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功举办辽南地区间质性肺疾病高峰论坛
近日,第二届辽南地区间质性肺疾病高峰论坛暨慢性气道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在我院成功举办,本次会议邀请到国内间质性肺疾病诊治领域多位知名专家,以线上的形式进行了深入的专题讲座及学术交流。
辽南地区间质性肺疾病高峰论坛由北京协和医院徐作军教授及我院王琪副院长担任大会主席,由我院王镇山教授及曹丽华教授担任执行主席。
北京协和医院徐作军教授在大会致辞中指出,随着对间质性肺疾病认知的不断深入,新的诊疗观点及药物临床研究不断涌现,多学科诊疗模式在间质性肺疾病的诊疗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重视并发展间质性肺疾病多学科诊疗有利于提高间质性肺疾病的诊疗水平。
徐作军教授致辞
大医二院副院长王琪教授在大会致辞中对与会专家表示欢迎,并提出间质性肺疾病作为呼吸科的疑难病,其诊疗过程往往存在诸多挑战。我院牵头辽南地区间质性肺疾病医疗联盟的成立,促进了区域内间质病多学科交流,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区域引领作用。大会的学术环节由大医二院王镇山教授、王齐敏教授、张彦教授担任主持。
王琪教授致辞
北京协和医院徐作军教授带来了《间质性肺疾病诊治进展》专题报告,就间质性肺疾病相关概念、诊断及治疗的新进展进行了详尽的讲解。徐教授指出随着包括EB-OCT、肺超声、生物标记物等新的诊断技术以及多种抗纤维化药物临床研究的涌现,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治将迈入新纪元。
徐作军教授专题报告,王镇山教授主持
北京协和医院冯瑞娥教授就《间质性肺疾病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了精彩的专题报告。冯教授指出,由于间质病疾病谱广泛,要结合临床、病理及影像特征共同诊断,提出了不同间质病类型对病理标本的取材要求,详尽梳理了各种类型的间质病病理表现及诊断要点。
冯瑞娥教授专题报告,王齐敏教授主持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赵亚滨教授进行了题为《CTD-ILD抗纤维化治疗》的专题报告,深入讲解了CTD-ILD的诊治现状和疾病特征,探讨了在CTD-ILD中抗纤维化治疗和抗炎治疗药物作用的机制和选择时机,对CTD-ILD治疗的新观点做了总结并提出了展望。
赵亚滨教授专题报告,张彦教授主持
病例MDT环节由大医二院曹丽华教授主持,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赵亚滨教授、大医二院王镇山教授、孙传恕教授、张彦教授、张丹教授担任讨论嘉宾。呼吸二科闫丽娜医生分享了一例结节病病例,针对该病例的淋巴结活检病理、影像学表现及既往肺癌病史的病例特点,就结节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临床干预时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病例MDT讨论
慢性气道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会议的学术报告内容精彩详实,涵盖范围广泛,包括慢性气道疾病如COPD、支气管哮喘的个体化治疗及全程管理、肺结节和肺恶性肿瘤的规范化诊疗、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呼吸介入治疗及肺移植全程管理等话题。
慢性气道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专题报告
本次会议盘点了呼吸与危重症学科领域的最新学术进展,尤其进一步加深了参会者对间质性肺疾病规范化诊疗的认知,未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将继续推动实施间质性肺疾病的多学科诊疗模式,带动各联盟单位的专科发展,打造呼吸病诊治区域医学中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