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牙日 | 肿瘤专家:要想口腔健康,立刻远离这个“坏东西”
“祝你牙齿天天晒太阳”。
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祝福语, 但前提是要有一口好牙齿。 否则,就可能被口腔疾病盯上。
2022年9月20日,是第34个“全国爱牙日”。
今年的主题是“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
小编邀请到河南省肿瘤医院专家
来听听他们教你怎样爱护口腔~
受访专家
秦建武 甲状腺头颈外科 主任医师
张松涛 甲状腺头颈外科 副主任医师
什么是口腔癌?
秦建武主任介绍,口腔癌是指发生在颊黏膜、上下牙龈、舌头、口底以及腭部的恶性肿瘤。
按发病部位,狭义上可分为舌癌、牙龈癌、颊黏膜癌、口底癌、硬腭黏膜癌,广义的口腔癌还包括口咽癌、唇癌。
“由于肿瘤发生的部位、病程早晚的不同,临床表现及症状也不相同。”秦建武说,早期症状主要是口腔黏膜的糜烂、不愈合的溃疡,这种情况下有可能会出现疼痛;随着病程的进展,糜烂或者溃疡面积会逐渐增大,还可能会出现出血、疼痛、舌体活动障碍、张口受限等。
口腔健康的头号杀手:槟榔
据媒体报道,近日,36岁湖南籍男歌手傅松因患口腔癌去世,他在生前通过社交软件劝诫大家远离”槟榔“这种零食。 2021年,傅松因脸部长肿瘤,到医院进一步诊断,最终确诊为口腔癌,之后便入院进行治疗,他也发vlog分享自己的抗癌经历,未料经过一年的医治,仍未好转,不幸离世。 他的朋友在悼念他时说:“ 愿他在另外一个世界,再没有槟榔,没有痛苦...... ”
张松涛副主任说,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已将槟榔列为一级致癌物,同级别致癌物,还包括砒霜、酒精,黄曲霉毒素等各位熟悉的物质。
槟榔具有物理、化学双重伤害!
首先槟榔中的粗纤维,在反复咀嚼过程中,会对娇嫩的口腔黏膜造成物理损伤,导致糜烂、溃疡。
槟榔中含有大量槟榔碱,槟榔碱的刺激会灼伤口腔黏膜,这又是一种化学伤害。
长期食用后,不少人欲罢不能,甚至上瘾,这就让危害增强数倍。
长期嚼食槟榔,口腔黏膜在反复的物理、化学的双重伤害下,经历着创伤、修复、再创伤、再修复的长期过程,最终导致粘膜下的纤维化。
张松涛说,纤维化的表现,主要是口干、灼痛、张口受限、吞咽困难等,造成口腔不可逆转的损害,最终演变为口腔癌,并且是大面积、多位点的口腔黏膜的癌变。
早在1997年,厦门市政府就已经颁布了规定,明确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本市辖区内生产、销售和食用槟榔(作为药品除外)。广州等地也正在酝酿通过立法管控槟榔广告发布。
近日,据新闻报道:浙江义乌将永久性禁售槟榔
国内不少专家也呼吁,应像控烟一样控制嚼食槟榔,采取宣传、教育、管理等措施,提高民众对嚼食槟榔危害的认识,减少对国民健康的危害;槟榔制品包装应当印制带有说明使用具体危害的警示;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槟榔。
口腔溃疡会导致口腔癌吗?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遭受过口腔溃疡的困扰,虽然面积不大,但疼起来真是“要命”。每当这时候,有的人会强忍着,让它自行痊愈,也有一部分人会通过抹药、吃药的方式来缓解疼痛。 秦建武主任说,口腔溃疡很常见,一般来说, 大多数都可在短时间内恢复 ,如果发觉自己的溃疡呈现以下几种情况,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1、口腔溃疡久治不愈
想要判断是不是普通的溃疡,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自愈的时间,一般来说如果2周内可以恢复,问题就不大;但如果同一位置反复发作,或者久治不愈,则要警惕口腔癌。
2、形状不规则
通过溃疡的形状,我们也可以做出初步的判断,一般来说,如果只是普通的溃疡,那形状较为规则,多呈现圆形、椭圆形或者线条形,边界整齐清晰,摸上去比较软,但有明显的痛感;而如果是癌症引发的溃疡,形状多是不规则的,边界也不清晰,溃疡面凹凸不平,摸起来很硬,无明显疼痛。
3、淋巴结肿大
如果只是普通的溃疡,一般只有局部病灶,并不会出现这种症状,且经过常规药物治疗,很快就能好;但是癌症引发的口腔溃疡,则会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甚至出现粘连,一般消炎药无效。 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对照一下,如果怀疑恶变,建议及时去医院检查,并针对性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做到4点,远离口腔癌
张松涛副主任建议,远离口腔癌,在生活中应注意以下方面:
1、注意口腔卫生
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注意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饭后及时漱口,可以防止食物残渣加重感染。
2、戒除吸烟、嗜酒等不良习惯
加强体质锻炼,改善营养,多吃富含维生素和新鲜水果,少食刺激性食物,尤其是槟榔。
3、注意牙齿健康,谨慎选择假牙
定期检查口腔的情况,对于预防口腔癌也是有一定的帮助的。如果牙齿边缘过于锐利,或者佩戴不合适的假牙,经常造成口腔黏膜损伤,应及时找牙医处理。
4、口腔黏膜出现这些情况要警惕:
① 白斑、红斑、扁平苔癣、粘膜下纤维化 等,这些都是口腔癌的癌前病变的早期表现。
②如果发现有 长期不愈合的溃疡 ,或者是 异常的口腔内出血,张嘴受限 等等,也要及时就诊。
受访专家
秦建武
甲状腺头颈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河南省甲状腺肿瘤研究所所长,河南省甲状腺肿瘤诊疗中心常务副主任,甲状腺肿瘤诊疗首席专家,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甲状腺医师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甲状腺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擅长甲状腺肿瘤、喉癌、口腔肿瘤、涎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特别对复杂、局部晚期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专著3部,获省科技成果奖3项,承担省厅级普通科技攻关课题2项,省级重点项目1项,创新人才工程课题1项,填补省内空白2项,参与制定《中国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等。
张松涛
甲状腺头颈外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现任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甲状腺专委会青年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头颈肿瘤专委会常务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甲状腺肿瘤专委会委员,省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分会常务委员。近年来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SCI数据库收录4篇;主持省厅级科研项目4项;获河南省医学科技技术进步贰等奖、省医学新技术引进贰等奖、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各1项。手术视频获得2018年中国甲状腺手术视频大赛总决赛金奖。主要从事头颈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尤其擅长甲状腺及口腔颌面部良恶性肿瘤的诊治。
责编:庞红卫
作者:李惠子
编辑:李惠子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