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TCT 2022丨陈绍良教授报告经皮肺动脉去神经术研究结果,中国原创技术引世界瞩目

2022-09-21 11:19   医心-专注心血管

与单独使用PDE-5i治疗相比,联合PADN治疗是安全的,该治疗策略可在6个月时改善患者的运动耐量。

美国波士顿当地时间 2022 年 9 月 18 日,南京市第一医院陈绍良教授在心血管治疗学术会议(TCT 2022)上首次公布了经皮肺动脉去神经术(PADN)的注册性临床试验的数据结果。结果显示除了增加活动耐量,PADN还改善了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临床结局。该研究论文已发表在JACC: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杂志。

68731663716971451

历经十年探索与实践的PADN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进行性的衰弱性疾病,其定义为静息状态下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25 mmHg,主要机制是肺动脉局部产生的舒血管因子(前列环素、一氧化氮及血管活性肠肽)减少而缩血管因子(血栓素A2及内皮素等)增多,病理特征为肺血管重构,伴肺血管阻力升高,导致右心功能进行性衰竭,最终引起死亡。

根据《柳叶刀》杂志最新报道,全球大约有4000万名肺动脉高压患者。尽管既往研究显示药物治疗显著改善了患者的临床预后,然而,药物本身的副作用及长期服药带来的经济压力导致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不佳,长期预后不太理想。

PADN

陈绍良教授是PADN技术的发明者,他根据去神经支配的基本原理发明了这一术式,由于肺动脉高压的病理生理机制涉及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活跃、血管舒张减少和交感神经活性增加导致的血管进行性收缩和肺动脉重塑,去神经术有助于缓解这些下游效应(动物研究和外科或射频消融的早期可行性研究已证实 )。

在谈到为何致力于研发基于器械的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治疗方法时,陈绍良教授提及一位朋友的妻子患有重度肺动脉高压,多年来受病痛折磨多次试图自杀,「纾解这些患者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成为陈绍良教授不断努力进行研发的目标

十年间,陈绍良教授团队开展了PADN-1 Phase Ⅰ、PADN-1 Phase Ⅱ、PADN-5等研究,为PADN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持续提供循证医学证据。在第七十届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 2022)上公布的《2022 ESC/ERS 肺高血压诊断和治疗指南》中,新增了关于PADN技术的介绍和分析,肯定了PADN技术在肺动脉高压治疗领域业的价值和潜力,也反映了该技术为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疾病治愈和健康管理所带来的积极意义。

目前,PADN技术已经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突破性器械认证,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众多专家的支持,也让中国原创技术走向世界。

PADN-CFDA研究  

本次TCT 2022大会血管疾病与高血压最新临床科学进展(Late-Breaking Clinical Science,LBCS)论坛上,陈绍良教授公布了PADN的注册性临床试验(PADN-CFDA),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假对照试验,旨在进一步验证 PADN治疗肺动脉高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PADN-CFDA研究的纳入标准包括:

  • 18-70岁临床情况稳定的肺动脉高压患者,且入组前至少30天均未使用过特异性药物治疗。

  • 经过右心导管检查证实为肺动脉高压,即mPAP≥25 mmHg,肺毛细血管楔压(PAWP)<15 mmHg,PVR>3.0 WUs,急性血管反应性试验阴性(对于特发性、遗传性或药物-诱发肺动脉高压)。

此外,研究排除了II-V组、心脏指数<1.5 L/min/m2、肌酐清除率<30  ml/min、炎症或癌症、三尖瓣或肺动脉瓣狭窄以及肺静脉闭塞性疾病的肺动脉高压患者。

研究设计

84271663716971695

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128例患者在中国的11家临床试验机构以1:1 随机分配至PADN组(n=63)或假手术组(n=65)。两组患者均接受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PDE-5i)。对于假手术组,术者将PADN导管定位在靶部位,但未进行消融。在基线时和术后第7天、30天和180天使用标准化程序测量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6分钟步行试验(6MWD)和经胸超声心动图。

主要终点是术后6个月时较基线的6MWD变化数据。

次要终点包括:

  • 术后7天和30天时6MWD的变化。

  • 6个月时NT-proBNP、右心导管检测PVR以及临床恶化率(PAH恶化或房间隔造口术恶化或肺移植或全因死亡)、心脏超声评估的心脏功能、令人满意的临床反应(即在没有临床恶化的情况下满足以下标准中的至少两个:6MWD增加10%或30米;将WHO功能等级提高1级;NT-proBNP从基线减少30%)率。

主要结果

63591663716972014

结果显示,随访期间两组的6MWD均有所改善,尽管7天时尚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但是术后30天两组间即显示出显著性差异。PADN组和假手术组的6MWD在术后6个月时较基线的变化分别为57.0±5.5米和26.7±5.3米。从基线到6个月的6MWD变化的校正组间平均差异为34.0米(95%CI 16.8-51.1,P<0.001)。

36181663716972101

与对照组相比,PADN组术后6个月的NT-proBNP降低更显著(-58.5% vs. -25.2%,P=0.018),PVR降低更为明显(-27.0% vs. -14.8%,P=0.003),临床恶化率也较低(1.6% vs. 13.8%;HR 0.11,95%CI 0.01-0.87),临床反应满意率更高(57.1% vs. 32.3%;OR 2.79,95%CI 1.37-5.82)。

64841663716972250

超声心动图显示,PADN组右心室功能改善更加显著,且PADN术后三尖瓣反流的减少程度较假手术组更大。

结论

与单独使用PDE-5i治疗相比,联合PADN治疗是安全的,该治疗策略可在6个月时改善患者的运动耐量。此外,在6个月随访期间,PADN治疗降低了PVR和PAP,改善了右心室功能,降低了三尖瓣反流和NT-proBNP水平,并且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结局。

PADN的获益巨大而深刻  

陈绍良教授指出,肺动脉高压患者承受的痛苦并非“标准”高血压患者可比,PADN带来的这些获益是“巨大而深刻的,而非微不足道”。重要的是,在PADN组中,超声心动图显示的心脏功能和右心导管术显示的血流动力学都得到了显著改善,这就是PADN带来的直接临床获益。当然还需要更大规模的随机试验来证明PADN可为联合药物治疗患者带来增量获益。

据悉,研究人员正在推进一项名为PADN Global的国际多中心假对照研究,该试验仍将继续关注PADN器械在第1 类肺动脉高压患者中的应用。

来自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Alex Rothman教授(TROPHY 1研究的PI)高度评价了PADN-CFDA研究,他认为该研究“作为生理学类型研究的证明,这是一个进步。”Rothman教授指出,该研究报道的血流动力学结果以及不同终点的变化幅度与其他已发表的数据(包括TROPHY 1)一致,并表示该研究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有希望的一步。”

86261663716972356

排版:医心编辑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PADN,肺动脉,研究,高压,患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