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1毫米,为淋巴液建“人工渠”!这项全省首例厉害了
省医技术
拥有一双玲珑美腿是大多女性的心愿,在网页搜索框输入【瘦腿】二字,运动、拉伸、按摩、抽脂......
各类妙招秘籍让人应接不暇,其实,无论外观是胖是瘦最重要的,一定是健康,但有这样一类特殊患者,夏日炎炎,他们却裹紧长袖长裤遮遮掩掩活动艰难,他们日夜忍受着下肢的沉重坠胀,他们的腿粗和胖瘦无关,而是由一种疾病导致——淋巴水肿
#切除肿瘤后,连弯曲膝盖都成了奢望
几年前,王阿姨因患有盆腔恶性肿瘤,进行了手术治疗,为了减少,手术后肿瘤复发及远处转移,医生对病灶周边淋巴结进行了清扫,这也是此类手术的必需操作,术后没有了癌症威胁生命,但王阿姨却一直被淋巴水肿的症状困扰,双腿持续变粗,粗糙如象皮,而且沉重酸胀,走几步路就难以坚持。
在进河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诊室求助时,王阿姨患肢和正常腿部的腿围差距,最大竟然已达14厘米!,而且皮肤张力极高,连弯曲膝盖都难以做到。
#保守疗法 VS 创新研究
血管外科翟水亭主任介绍,像王阿姨这样的患者并非少数,恶性肿瘤治疗后的淋巴水肿,已经成为继发性淋巴水肿的主要病因。
在我国,有近5000万的淋巴水肿患者,其中急需治疗和康复的超过1000万人,而目前,对于淋巴水肿的治疗,大部分采用保守疗法,包括做体位或手法淋巴引流,穿戴多层弹性压力绷带、进行功能锻炼等,但总体来看,效果有限,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可即使如此由于认知程度低、开展治疗的医疗机构相对较少,相关数据统计,仍有约90%的患者没有得到有效治疗,甚至没有得到最基本的保守治疗,随着此类患者日益增多,为切实解决患者的痛苦,2022年起河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翟水亭主任牵头开展了手术治疗继发性淋巴水肿的可行性研究。
#显微镜下巧“绣花”全省首位患者获益
#1正常人在静息状态下每小时约有120毫升淋巴液回流入静脉,而进行淋巴清扫,相当于淋巴液的回流通路受到重创
#2这就好比主干道受损,堵车就难以避免能不能想办法进行人为贯通呢?
建桥搭路、让堵塞的血管恢复畅通本就是血管外科的专长,想方设法让淋巴液再次畅快地循环起来,二者有着异曲同工的道理。
经过前期大量的,模拟研究和术前评估,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崔明哲治疗组,明确了淋巴静脉吻合术的治疗思路。
8月14日,王阿姨接受了,多处多支淋巴静脉吻合术(LVA),成为河南省内首位因此获益的患者。
崔明哲介绍,淋巴静脉吻合术的原理是通过在足部和小腿实现,多点多处多支的淋巴管与静脉的吻合,使淋巴液可以回流到静脉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这相当于为阻滞的淋巴液修建了多个“人工水渠”,让淋巴液得以在多通路和静脉实现汇流。
术中通过注射吲哚箐绿(ICG)
使淋巴管得以清晰显影,随后,找到口径匹配的淋巴管及静脉进行吻合,这是一个远超“绣花”的精细活!
因为淋巴管和静脉的直径只有0.2-0.4mm,医生要在30到50倍的显微镜下用0.01mm的缝合线缝合6针,而这样的“微观水渠”医生团队为王阿姨搭建了10条,由于手术方案设计合理,术中淋巴、静脉吻合完成后,王阿姨的淋巴回流区域皮肤张力明显下降,术前绷得紧紧的皮肤很快就出现了正常褶皱,患者腿部肿胀感已明显缓解。
术后第一天
术后一周小腿周径缩减了6cm,大腿周径缩减了4cm,已经可以自由弯曲行走。
随着后续的加压康复,王阿姨两条腿的差异越来越小,原患肢状态持续好转,手术当天,另一位患者也接受了淋巴静脉吻合术效果同样显著!
创新手术方式,给广大继发性淋巴水肿的患者带来了希望和曙光,此项技术,同样适用于上肢淋巴水肿的患者。
#科普时刻
继发性淋巴水肿
按照水肿程度和纤维化程度可分为四期,下面这种症状一定要警惕:
I期:可逆性淋巴水肿。特点是按压水肿部位,会出现局部的凹陷,下午和傍晚水肿明显,休息一夜后,肿胀大部或全部消退。
II期:水肿不能自行消退,结缔组织增生,组织质地变硬。
III期:肿胀肢体体积增加显著,组织变硬,纤维化明显,皮肤过度角化,生长乳突状瘤。
IV期:肢体异常增粗,皮肤增厚,粗糙呈大象腿样改变。影响日常行动、生活和工作。
翟水亭主任提醒,被淋巴水肿困扰的患者应尽早就诊,到了后期,淋巴管会因长期承受高压而功能衰退,尤其是反复出现的淋巴管炎,会造成淋巴管的萎缩、甚至闭塞,此时再进行手术治疗,往往效果较差,甚至失去手术机会。
翟水亭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人民医院&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血管外科&大血管外科主任。
发表重要学术价值SCI、中华系列、核心期刊论文80 余篇,主编或参编专著4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介孔技术构建多功能生物活性人工血管的实验研究”、省部共建项目“肾动脉狭窄合并肾萎缩血管成形术后转归的临床研究”和“AngioJet流变抽吸术在急性肺动脉栓塞治疗中的应用研究”、卫生厅以及科技厅项目10余项。获河南省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河南省医学科技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
崔明哲
副主任医师,河南省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静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主髂动脉疾病专家委员会委员。
作者︱李伟博
美编︱梁雅琼
责编︱胡晓军 秦基石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