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拟永久性禁售槟榔#全部下架,永久禁售!口腔健康引起重视!
导语:9月20日,浙江义乌和四川营山等多地市场监管部门要求下架槟榔,表明槟榔这一致癌物已引起广泛重视,具体事件是什么?槟榔为什么会被禁呢?医学中文网带你了解。
2022年9月10日,歌手傅松因口腔癌去世,终年36岁。傅松曾在其社交平台上表示自己的口腔癌系槟榔所致,呼吁大家“珍惜生命,远离槟榔”。因此,“36岁歌手嚼槟榔6年因口腔癌过世”的话题一度登上微博热搜,舆论场中关于禁售槟榔的呼声再起。
热点追踪
↑槟榔资料图 图据视觉中国
9月15日,浙江省义乌市廿三里街道的便利店老板徐先生(化姓)向红星新闻记者反映称,当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求商家下架店内槟榔,不得销售。
“市监局的人9月15号下午在微信群里通知:所有便利店销售的槟榔全部下架,不得销售。”徐先生说,他当日刚从槟榔经销商处进了一批货,下午便收到了下架槟榔的通知,暂时不知如何处理店内的槟榔存货。
据徐先生透露,由于歌手傅松因口腔癌去世的事情,近期到其店内购买槟榔的顾客相比平时要少一些。“平时我们这买槟榔比较多的是一些喜欢抽烟的年轻小伙子,大家看到那个新闻可能会有点担心。”
↑当地市监局工作人员在微信群发布的禁售通知受访者供图
9月19日下午,某知名槟榔品牌在义乌市的经销商对红星新闻记者表示,前几日有多家商户向其询问有关槟榔下架的消息,但他们一直未接到有关部门的上述通知。“9月14日公司说暂缓进货,但没想到是这么严重。但如果商家有槟榔卖不掉,我们也会过去帮他收货的。”
对此,义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向红星新闻记者确认上述通知属实。该工作人员表示,近期上级有关部门要求,“浙江省内的食品经营者不得销售食品包装和标签标识的槟榔制品。”
“这个通知基本是永久性的,不是说短期(下架)。”该工作人员称,如果之后商家存在销售槟榔的行为,相关部门会对此进行处罚,“现在就是先引导商户对槟榔进行下架处理。”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亦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浙江省是从今年9月初开始下发有关通知,禁止槟榔作为食品销售的。
据该工作人员介绍,2020年最新版的《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取消了食用槟榔的类别,槟榔作为食品的生产许可和监管便缺乏了依据。
红星新闻记者经梳理发现,近年来我国的槟榔监管政策逐渐推进且趋于严格。
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将槟榔果列入了一级致癌物;2019年,湖南省槟榔食品行业协会要求湖南所有槟榔生产企业从该年3月7日起停止国内全部广告宣传;2020年,最新版的《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取消了“食用槟榔”的类别;2021年9月17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发布通知,要求自即日起,停止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宣传推销槟榔及其制品。
槟榔与口腔癌
槟榔,这颗黑色的果子正一步步蚕食中国人的口腔健康。
很多读者可能对槟榔并不熟悉,甚至都没有见过它的样子。但在我国某些地区,槟榔就像生活中常备的口粮,成了人们见面互递槟榔的“社交礼仪”。海南、湖南、广东、广西等省份深受其害,其中以湖南最甚。
早在2012年,槟榔就已经被世卫组织列入了一级致癌物。这可不像WIFI、红肉等2A、2B类”尚未确定是否会引发癌症”的物质,而是明确可能诱发癌症的1类致癌物。名单中,槟榔果、含烟草及不含烟草的槟榔嚼块都榜上有名。与其一同被列为一级致癌物的还有乙醛、马兜铃酸、石棉等严重威胁人体健康的物质。
槟榔与口腔疾病,甚至是口腔癌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点在我国医疗界已是公认的事实。
嚼槟榔如何导致癌症?
一般认为,槟榔纤维粗糙,长期咀嚼会造成牙齿与牙周粘膜物理损伤,导致口腔溃疡、粘膜纤维化,最终产生一系列的牙周疾病。
而就在2020年11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在《柳叶刀-肿瘤学》(Lancet oncology)发表了对槟榔主要活性成分——槟榔碱(arecoline)致癌性的主要评估结论。该研究发现槟榔中含有包括该生物碱在内的多种化合物,可以在物理打击的基础上再进行化学破坏。基于有力的机制研究证据,槟榔碱被定为2B类致癌物(对人体可能致癌,但缺乏人体和人体组织的试验证据)。
槟榔碱的结构及其致癌性。来源:PPB
不管曾引起多大争议,不管被多少人告诫“不怕得癌吗”,这种果实作为食物的历史源远流长,有人茫然不知,有人视而不见,有人疑惑重重。
直到今天,浙江省义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求商家下架店内槟榔,不得销售。相信民众对槟榔这一致癌物与口腔健康的重视,也会越来越高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