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核检医护准时下班遭家长围堵:被威胁离开就报警!网友:准时下班,违法了?

2022-09-20 13:41   健康大河南

当二十多年过去后,法律多了,法条改了,司法公正监督加强了,执法力度也加强了。法治一直在不断完善,社会一直在不断进步。

准时下班,还违法了?

近日,火锅局在网易视频上一段标题是《终于排到,核酸点却准时下班,女子怒骂:都是小孩在排!你们是人吗?》的视频,定位在北京。

41251663630400008

图源:视频截图

视频中,一位年轻女士在核酸采集小屋旁指指点点,辱骂采样的医护人员,有些言语让人听得血压飙升:

她指责采样医护,没有人性,一天上午拿100块钱却不给人民服务;

她指责采样医护不是人,之前每天上午核酸采集都到十一点,当天人那么多,却只到十点半;

她指责采样医护不懂得变通,质问他们懂不懂得什么是弹性工作,什么叫灵活工作。

除了指责,女子还放言威胁,要是她们敢走,她就敢报警,拘留采样医护。

你们能不能有点儿人性,一天上午拿一百块钱不给人民服务是吧!

你们要是敢走,我就敢拘留。

必须得做,必须得做(小孩声)。

都是小孩,你们是人吗?

医护人员能那么做吗?

你们之前每天都到上午十一点,现在这么多人就到十点半。

你们懂不懂什么叫弹性工作?什么叫灵活工作?

你们今天反正是走不了了……

4311663630400368

图源:视频截图

视频中,大多数人都选择沉默,并未出声,只有少数几个帮腔的。

据了解,正值开学季,孩子返校需要有核酸检测结果,于是很多家长都带着孩子去做核酸。该核酸检测点规定的采集时间是,上午采集到10:30,下午从13:30开始,到16:00结束。但到了规定结束时间,仍有几个家长带着孩子在等候,便出现了视频中的这一幕。

这条视频引发了数万人的关注,众网友看法不一。

“家长以为里面的是医生,甘愿无限免费加班,可以随意辱骂威胁,堵门拘禁。可惜,里面那个穿着防护服的人就是个核酸工,经过3天网上培训,拿200日结工资,到点就走,没有救死扶伤的一套自我pua来道德绑架自己。”

“你信不信  警察来了后会跟你说   都是孩子  就给做了吧”

“我们出核酸任务也是因为准时下班,被人不停辱骂,辛苦一天,水都喝不了,更加别提什么补贴,还要被辱骂,这样日子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我们小区的经验,结合以前一个班能做多少,每天只发那么多棉签,领不到棉签的下午再做,建议推广”

“做核酸的工作人员收了钱就得服务?但是你付钱了吗?还好意思说拘留,派出所你家开的?”

“越来越离谱,疫情常态化,医护人员正常下班都成错了,无语.如果不按点下班,排队的越来越多,都要给做吗?给学生做完不给其他排队的做,发到媒体上又会有什么阴间措词!现在有的家长有的人真的是让人无法评论,社会越来越文明,有些人的素质却越来越刷新底线!疫情这些年,医护人员一直就在我们这边和我们息息相关,却对医护人员越来越苛责.真是让人寒心.等到没人再学医的时候,社会将是啥样子?什么时候医护人员的社会地位才能提高”

“6线城市,刚因为疫情封城一个多月,现在解封了,医护人员还是要求闭环管理,不能回家,我们都不是人,没有家庭的”

“道理都懂,也很想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可是现实呢,就在上周,我们被外派采核酸的工作人员被打了,医院领导怕事情闹大自己不好办,还禁止被打的医护报警,呵呵,呵呵”

“有嘛奇怪?医护人员就是机器就是驴子就该超时免费服务,头条有个帖子不是要下调工资医护工资,要医护低物资生活,我这8点上班,我们7点多一点到,准备工作做好,顶多7:20左右工作,就这样还给人骂冷血”

“从人治到法治,有很长一段路程要走,但现在我们要相信法治,同时坚信法治社会美好!”

但实际情况是什么样的?

有些人虽然长了耳朵,可却听不见工作人员的声音,也就不会遵从工作人员的安排,他只想听到他想听到的话,只想做自己想做的事。

除此之外,不想排队,踩着点去做核酸的也有。

但不论是排队很长时间都没能做上核酸,还是怎样,上述女子的行为小编都很不认同。

首先,身处首都,每个社区都会有核酸采集点,而且每个采集点的时间都不一样,若是本社区的核酸采样点下班了,完全可以更换其余的能对得上时间的采样点,根本没必要追着一个点不依不饶。 此外,上午采样的时间错过了,那下午还可以继续的吧?下午早点去排队采集,也不会耽搁孩子第二天返校。

再者,社区和医院都设立了24小时核酸采样点,若真的是十万火急,必须上午就做完的,直接去24小时核酸采样点不就行了?

在很多人的认知中,医护人员就是为大家“服务的”,可万事都有底线吧?9月虽然已经进入了秋天,但气温依旧很高,医护人员穿着隔离服,全身武装,在一个狭小的空间中不停地忙碌,她们面临的除了高强度的工作之外,还得克服自身身体的不适。

撇开医护这一职业,他们也只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不是永动机,他们也需要休息,这些年,倒在防疫、抗疫路上的医护还少吗?

当然,每次都在呼吁,讲道理,但好像除了咱们医护人员自己在自怜自爱之外,很多人依然不会理解,你和他讲道理,耽搁的无非是自己的时间,浪费的也是自己的表情,为此还不如来点“硬手段”。

为此,建议咱们医护人员,以后要遇到这样的事情,一定要保护好自己,不要和对方有争执和肢体接触,直接报警处理。

寻衅滋事罪,

医护人员要学会拿起法律的武器!

司法机关曾经明确指出过:

“在卫生医疗机构寻衅滋事,对医务人员实施阻拦、推搡、撕扯等严重妨碍卫生医疗秩序行为的,按照寻衅滋事罪处罚;故意伤害医务人员的,侮辱、恐吓、殴打医务人员情节严重的,按照故意伤害罪、寻衅滋事罪、侮辱罪从重处罚。”

什么是寻衅滋事罪?

寻衅滋事罪是指行为人实施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等行为,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了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损害结果,从而构成的犯罪。追溯寻衅滋事罪的来源,有人说寻衅滋事罪是由流氓罪分化而来的。

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提高了寻衅滋事罪的法定刑,最高刑由5年提高到了10年,并在原第一款第二项中增加了恐吓他人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两年后,最高法和最高检又出台了《关于办理寻衅滋事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医院出现在了被强调的公共场所中。

《解释》指出,在车站、码头、机场、医院、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起哄闹事,应当根据公共场所的性质、公共活动的重要程度、公共场所的人数、起哄闹事的时间、公共场所受影响的范围与程度等因素,综合判断是否“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

除此之外,全国各地也一直在强调相关法规:

2020年2月,广东发布通告指出,“在卫生医疗机构寻衅滋事,对医务人员实施阻拦、推搡、撕扯等严重妨碍卫生医疗秩序行为的,按照寻衅滋事罪处罚;故意伤害医务人员的,侮辱、恐吓、殴打医务人员情节严重的,按照故意伤害罪、寻衅滋事罪、侮辱罪从重处罚。”

安徽也发布通告指出,“在卫生医疗机构寻衅滋事,对医务人员实施阻拦、推搡等严重妨碍卫生医疗秩序行为的,按照寻衅滋事罪追究刑事责任。对医务人员实施撕扯防护装备、吐口水等行为,致使医务人员感染新冠病毒的,按照故意伤害罪追究刑事责任。恐吓、殴打、侮辱医务人员情节严重的,分别按照寻衅滋事罪、侮辱罪追究刑事责任。”

有了各种法律为依据,加上公安部、卫健委联合打击医闹、维持医疗秩序,在临床工作上遇到突发事件,明显感觉警察出警速度更加快了,解决问题更加果断了,对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更加维护了。

上学期间,老刘记得有位老师讲到依法治国的理念,当时他说我国还不能称为法治社会,还是偏向人治社会。实现真正的法治社会任重而道远,加强立法、公正司法、严格执法,每个环节都需要加强。

当二十多年过去后,法律多了,法条改了,司法公正监督加强了,执法力度也加强了。法治一直在不断完善,社会一直在不断进步。

很多医生不屑于学习法律,但实际上必备法律知识还是很有必要,至少与切身利益相关的法律规定要适当学习。

各位同胞,在临床工作中当遇到无理的人时,记得学会拿起法律的武器震慑犯罪行为,保护好自己!

本文信息来源:爱爱医、医脉通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医护人员,核酸,寻衅滋事,医护,工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