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护士长的“烦恼”,你有吗?
“学而优则仕”,于是,有一些优秀的临床护士渐渐走上管理岗位,成为科室护士长,引来众多人的羡慕。
然而,想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优秀护士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不断精进的专业素养、适合团队的领导能力、许多的优秀品质、无限的精力等。
其实,此岗位并没有许多人眼中所见的那般光鲜亮丽,也有许多众所周知或不为人知的烦恼。作为一名有着十余年管理经验的护士长,我深谙其中“困苦”。
此文谨代表广大护士长们的部分心声,不当之处愿君理解和海涵!
1.任务繁多意义小
护理部经常会下发新任务,今天是个项目,明天可能就是个品管圈,有时还会朝令夕改,繁忙的临床实在跟不上、做不好,毕竟任何一个项目的完成都需要付出团队一定的精力和时间。
面对摸不着头脑、任务繁重的工作,踏实做事的护士长完成了任务却也累坏了身体、愁白了头,精明务虚的护士长更是不会在乎工作的意义和目的,只是应付了之。
建议
从护理部的角度而言,任何一项任务的布置都要有严密的规划和部署、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一切从临床实际需求出发,慎重考虑:任务的意义和可行性、最终的成效和受益方。
从护士长的角度而言:
(1)不要盲目执行交代下来的工作,学会分析理解,否则很有可能会偏离工作重点,白忙一场;
(2)学会取舍,工作永远都是做不完的,鱼与熊掌也不可兼得;
(3)学会调整心态,医院不单单是治病救人的地方,那里也是一个职场,有行政工作、有人际关系,因此要修炼自己的内心。
2.我没有任何建议
作为一个团队,总要时不时讨论某个问题或某种现象,集思广益。头脑风暴会议,除了可以搜集大家的建议,使科室工作做得更好之外,还可以帮助护士长了解科内护士近期的工作学习状态、对于科室的建议等。
但是,在此类会议上,当大多数人积极踊跃发言之后,总有那么一两个人说“我没有任何建议”或“我同意以上所讲”,可有时候那些问题明明就摆在那里,但凡用心思考总会有新的发现,就是有人“不作为”“不参与”,这让护士长好不苦恼。
原因分析
(1)此人根本没有用心,不知道讨论主题是什么,也不晓得大家在讲什么,直接敷衍了事。
(2)能力或资历问题,导致其想不出什么个人认为的有效建议,但是也不排除一些中高年资护士存在此类问题。
(3)参会人员较多,最后发言的人想要说的内容已被说完。
建议
改变发言顺序,让Ta第一个发言;实在想不出,那就讲讲从中学到了什么,至少2点。
团队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作为科室一员,理应积极参与其中,一起奔赴美好。另外,倘若大部分人发言都不积极,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那护士长自身也要好好反思了!
3.“生生不息”的小团体
严格来讲,应该叫“团伙”,缺乏正能量也无恒定目标。一般2~4人不等,Ta们往往自私自利、责任心差,还见不得别人优秀,把整个科室搞得乌烟瘴气。
临床表现
但凡有点空,Ta们总能见缝插针聚在一起,在某个角落甚至护士站随时开启神秘兮兮的交流,左右环顾,窃窃私语,待他人走近便马上作鸟兽散,让人莫名其妙,有些敏感者会不自觉地怀疑Ta们是否在谈论自己。
其实,科里谁跟谁关系亲密、走的更近一些这很正常,但说来奇怪,Ta们工作之余联系倒不多,但就是喜欢专挑上班时间东家长西家短地话家常,顺带孤立他人,导致整个科室氛围越来越糟糕。
治疗方法
很简单,分开!当然,前提是护士长一定要通过认真观察和相关调查,确定事情属实,切不可冤枉了大家。具体方法如下:
(1)排班时将团伙打散,实在无法做到,护士长就加强监督,让其上班时无可乘之机;
(2)逐个谈心,深入聊一聊,真诚问需求,并明确告知小团伙的危害(自身,他人和患者),谈话记录签字;
(3)针对屡教不改者,客观汇报给上一级领导,调离科室等。
护士长应接纳它的存在,尽力将其转化成有积极意义的“团队”,比如兴趣相投志同道合的几人,一起学习互相协作共同进步。
作为一名基层管理者,大大小小的烦恼远不止如此,比如:护士上不去的执行力,科护士长的务虚不给力,轮转医生的小脾气,科室满意度的差强人意,各种纠纷急需处理,做不完的台账和分析……
列举这些,并非一味叫苦来博取同情,更不是就此泄气认输!笔者始终坚信,只要护士长本领过硬、足够自信、平日里以身作则、尽力公平公正、讲实话办实事、遇到困难及时请教求助,这一切“烦恼”都会成为你迈向优秀的垫脚石,也终将被你的丰盈和成就所代替!
没有谁天生就是管理者,每个护士长都有各自的成长期,有烦恼很正常,说明你正在向上攀登,将要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因此,请记得以一颗欢喜心来面对它,用你的智慧战胜它!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作者:幸福着你的幸福
【版权说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立即删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