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医疗,介入先行】洪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成功开展动静脉内瘘球囊扩张术
洪湖市第二人民医院
我院肾内科在介入科、B超室的配合下,成功开展动静脉内瘘球囊扩张术,为病人及时解决了内瘘失功问题。
此项技术的开展,填补了我院肾病内科介入治疗的空白,为内瘘血管狭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1、近期急诊开展PTA病例
患者动静脉瘘术后4年,在透析前一天急性闭塞,没有处理,透析时到院,发现动静脉瘘口震颤消失,有轻微搏动,近瘘口头静脉处皮肤发红,可扪及明显血栓形成,大小约0.3*0.8cm。术中造影如下图。
针对此情况,黄邦洋副主任医师在介入科采用可视微创介入的方法,顺利开展动静脉内瘘球囊扩张术。术后床旁超声评估显示,患者狭窄部位扩张至5.0mm,肱动脉血流量400ml/min,狭窄端内瘘血管扩张良好,内瘘震颤强烈,血管杂音明显。
2、内瘘狭窄溶栓及扩张过程
溶栓减容+球囊扩张序贯治疗技术可使管腔血栓消失或明显减少,闭塞内瘘变为狭窄内瘘,有利于确定病变的部位和内径,有利于球囊的选择,提高手术成功率。成功后可立即作为血管通路进行血液透析,而不需要临时置管,充分保护了患者的血管通路,保证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质量,延长了内瘘的生存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安全的必要保证,是保障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动静脉内瘘球囊扩张术(PTA)属于微创治疗,创伤小、痛苦少、无辐射伤害,对血管破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康复快,内瘘可在短时间内正常使用,是目前透析改善动静脉内瘘狭窄、闭塞最先进的方式。
3、术后第二天,患者顺利开展透析治疗。
治疗前后超声对比
肾内科邵勇副主任医师长期工作在血液透析一线,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认为: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安全透析的前提和保障,是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动静脉内瘘球囊扩张术(PTA)的开展标志着洪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在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建立及维护上又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今后,我院将更便捷有效地解决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狭窄和血栓形成的问题,为广大肾病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技术支持和更高质量的诊疗手段;为需要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保驾护航!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