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会计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计量标准与作用方式》
虽然学界对经济发展高质量的含义还未形成共识,但对经济发展转向高质量模式的认识是完全一致的。
那么,会计制度如何适应高质量经济发展新要求,变革核算和监督制度呢?
一、会计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判断标准
第一,关注企业经济活动内涵的高科技因素
可以从衡量企业的高科技含量出发,作为会计对于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判断标准。
会计计量需要从投入规模、投入的结构和效果来反映企业科技投入。包括研究开发支出、专利论文课题数量,以及从技术性法定性商业性三个维度来评估科研成果的质量。
第二,检验经济活动是否动态满足市场需求
企业所有的经济活动,必须而且应该以市场需求为中心。
在会计计量上,以本期应收与销售收入比例,以及本期生产产出与销售比例,作为动态计量企业经济活动质量高低的衡量指标。
第三,考察企业经济活动能否引领市场发展
经济高质量发展,集中表现在企业是否有创新精神。
在会计计量上,一是关心全要素生产率,衡量科学技术的发展、组织革新、专业化水平进步、生产工艺、用料、流程创新等各维度的提升与创新。二是关注投资资本收益率。
第四,实现经济、社会、自然三者协调发展
在微观上,经济、社会、自然三者的协调发展要求每个企业都肩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在会计计量上,用“每股社会贡献值”来衡量。
二、会计服务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作用方式
第一,会计核算统一反映低质量经济活动
形成一套完整的会计制度体系尤为重要。需要拓展会计理论与框架,以此推动监管部门规范上市公司环境污染等活动的会计信息披露,明确披露的内容、范围与方式。
第二,会计监督有效制止低质量经济活动
在两权分离背景下,会计监督侧重企业的管理者,保护企业所有权人。在新背景下,会计监督把企业看成社会发展的一部分,从而对企业这个整体进行监管与保护。
第三,会计管理对经济活动提出改善建议
会计不仅要对企业的低质量经济活动进行反映,对其制止,更要对其提出改善建议,体现会计的指导、引领作用。
第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前瞻性意见
会计需要融合最新的信息化手段,为前三者的实现提供技术保障,从而为企业经济活动提供前瞻性意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