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习带教,这个科做的很有特色!
临床实习是护理职业生涯道路最初的一扇门,是护生进行角色转化的重要过程,对护生职业认知以及其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养成与发展都至关重要。作为临床教学科室,究竟该如何打造教学品牌呢?
为做一个好的“带进门的师傅”,把握护理教学改革趋势,针对当前护生的特点,我科在实习带教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颇受护生欢迎的教学方法,现与大家分享。
亚专科索引,规范教学路径
亚专科是专科临床护理实践和研究的重要形式,有利于促进专科护理纵深发展。我科为泌尿外科结石、小儿亚专科,结合病区亚专科特色将授课内容凝练为“结石授课专场” “泌外小儿专场” “医护协同专场” “教学汇报专场”,每个教学专场由亚专科专研护士授课,并根据指南教材规范授课课件,制作《泌尿外科实习生快速成长手册》作为教学蓝本。
制定护理教学标准化路径,通过每周工作流程、理论知识、临床操作、周考核、专科讲座等各培训环节的设置,力争同质化教学,规范教学路径。
同时,我科也建立了系统的教学评价系统,制定《护理实习生Checklist表》、《临床带教评价表》、《临床授课评价表》、《实习生出科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量化考核。临床实习教学紧跟护理亚专科设置,有助于提炼专业性,实施针对性授课,同质规范化教学。
图1 设置教学专场
广泛调研,增设选修课程
需求导向理论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满足外在需求的过程中,使人才的培养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临床实习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忽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单纯的“传、帮、带”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因此,为了更好地“量身定做”教学内容,以学习需求为导向,我科开设了“选修课”与“必修课”相结合的模式,必修课为专科知识,选修课则重点提升学生能力。如《泌尿系结石患者的护理》、《尿道下裂的治疗和护理》等核心课程,以及《急救知识培训》、《护理考研经验分享》等学生自选课程。
同时,通过摸底需求,为学生打造教学主题模块,设计校园义诊、护患沟通、护理礼仪培训、专利申报、毕业设计、微宣传等十大教学主题。例如实习生在入科时选择毕业设计主题后,我科除了常规的临床带教学习,还会指导学生选择病例,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如选择校园义诊,我科会组织一次校园义诊活动,以实习生为主导策划、授课以提升其健康科普能力。
自选课制度实施以来,我科共开设12门精品课程及10门选修课程,指导学生完成专利申报5项、毕业设计10余篇,撰写论文8篇,开展校园义诊30余次,组织病友会20余场。“选修课+必修课”的选课模式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图2 护理实习生必修、选修课表
借助教学工具,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新冠疫情期间,我们历经了“云端”的三尺讲台,充分利用了“腾讯会议”“雨课堂”“金数据”等软件,在环环相扣的“课前学习+教学形式设计+教学活动+教学评价”和“自评+互评+点评”中令互动层层升级。
后疫情时代,我们将线上学习工具、内容融入到线下教学中,设计了“BOPPPS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型,在临床学习过程设计导言、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和总结等环节,以预学单、微视频、自主学习资料包为导入,借助问题链或任务串的方式进行临床实习学习任务的设计,以思维导图、小组讨论复盘为总结,引领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比如在泌外小儿专场授课前,在设计导入环节让学生阅读微信推文初步了解小儿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疾病,课程中通过小组讨论、观看手术直播、临床问诊、制作护理计划等形式引导学生参与式学习,课后会通过复习单检测学习效果,并让他们提交思维导图进行总结复盘。“BOPPPS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在我科成功应用后,随后进行了全院推广。
图3 BOPPPS教学模型
医护协同、多元互动
医护协同是我科教学另一大举措。医护协同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由医生讲授疾病病因、病理及疾病新动态,护理教师讲授疾病护理内容,能保证护生接受更全面、更深刻的专业教育,充分解决了护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促进护生临床思维与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泌尿外科医生的协助下,泌尿外科教学团队全方位、立体整合网络教学资源,融入讲解手术视频、模拟病史采集、床旁体格检查、指导影像学阅片等内容,充分发挥医护协同的合作模式,学生们反馈在医护协同的创新教学模式下,深入掌握了泌尿外科疾病病因、手术过程,能够更清晰地了解护理要点,同时也提高了自主学习、团队合作的能力。
其次,为了增加课程趣味性,将教学活动设计为小组讨论、分组竞赛、查房汇报、拓展练习、实践操作等,并开展礼仪赛、辩论赛、病友会、校园科普等系列活动,丰富实践教学形式与内容,注重人文沟通、注重实习体验、打造有内涵、有温度的护理教学。
图4 医护协同教学模式
培养高阶思维,构建学习共同体
高阶思维能力是以高阶思维为核心,解决劣构问题或复杂任务的心理特征。提升护生高阶思维能力能够为完善其职业素质奠定良好的行为学基础。因此,我们设计了护士沟通技术、共情知识讲座、护理科研、模拟面试、职业规划等课程,助力高阶思维的提升。带教实践证实,高阶思维的传递打开了学生的视野,更新了学生的认知,引领他们发现最好的自己。
一人行速,众人行远,合作性学习小组能使学习效果层层升级,我们积极引导学生构建学习共同体,组建“督学”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每日复盘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有限避免了个别同学慵懒的现象,形成了良好、互助互推的学习氛围。
小 结
新时代的传道授业解惑对教师提出新命题和新挑战,我们在实践中摸索、总结规律和经验,规律和经验又指导我们更好地去开展教学实践。
我科通过规范教学路径、增设选修课程、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医护协同、构建学习共同体五个方面进行创新,连续多年被评为院级优秀带教科室、申报省级校改课题1项,发表教学论文2篇,并在省校级多平台进行教学经验交流。
时代不停向前,我们要善于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做教学的“时尚潮人”,并不断挖掘专科特色,打造教学品牌。静水流深,不负梦想,愿你我同心同行,保持初心,永远饱含热情,永远热泪盈眶!
参考文献:
[1]赵京芳.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实习护士临床带教的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20. 55(S1):721-72.
[2]王清,袁玲,陈正香,等. 以亚专科为基础的专科护理建设实践与效果评价[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2,28(5):637-642.
[3] 吴一凡,陈奕霏,臧爽. 护理本科生自我决定动机在个人知识管理能力与高阶思维能力关系间的中介作用[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0,36(4):308-314.
来源:中国护理管理 作者: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泌尿外科 刘丹 崔丽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