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人们更好认识淋巴瘤,做到早发展、早诊断、早治疗,国际淋巴瘤联盟、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9月15日定为“世界淋巴瘤宣传日”。
坚持20年进校园科普爱眼、护眼,浙大二院眼科中心视光中心主任倪海龙想为孩子们驱散近视阴霾,追逐温暖与光亮。
又是一年开学季。倪海龙去到一所学校分享“开学第一课”,讲近视防控,教孩子们如何科学防治近视。这节课是他校园科普讲座的第249场,从头一次开课到现在,持续了20年。
校园里,他是系着红领巾的倪老师;医院里,他是一身正装的倪医生。除了例行诊断,倪海龙还会给很多患者递上一张自制的科普小文。
之后,倪海龙还会继续踏上通往全国各地的科普之路。他说:“我们的职业是去保护、保卫一双双明亮的眼睛,我觉得这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这条路看似很平凡,很平淡,没有光芒万丈,但是我们觉得整条路都充满着温暖,有光。”
(视频来源:浙江卫视《周末面孔》)
血液内科
定“瘤”神针,神奇的CAR-T疗法
为帮助人们更好认识淋巴瘤,做到早发展、早诊断、早治疗,国际淋巴瘤联盟、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9月15日定为“世界淋巴瘤宣传日”。
近年来,肿瘤生物免疫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Science杂志2013年将肿瘤免疫治疗列为十大科学突破之一,而不同于传统的LAK细胞、CIK细胞和CTL细胞,CAR-T细胞是近年来发展的新一代肿瘤生物免疫治疗疗法。
什么是CAR-T细胞治疗?简单来说,这是一个将T淋巴细胞基因改造之后,派这支全副武装的CAR-T细胞军团浩浩荡荡进入人体内奋勇大战,杀死CD19阳性的淋巴瘤细胞,获得全面性胜利的故事。
浙大二院血液内科主任钱文斌教授团队几年来在该领域深耕,做了诸多原创性的工作:新型的携带PD-1/CD28嵌合转换受体的CD19 CAR-T救治复发难治大B细胞淋巴瘤,文章相继发表于权威医学杂志临床肿瘤研究(Clinical Cancer Research)和血液与肿瘤学杂志(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淋巴瘤患者接受CAR-T细胞治疗的安全性研究,发表于白血病(Leukemia)杂志;参与制订了CSCO恶性血液病指南中的CAR-T细胞治疗指南,并与国内知名专家联手提出了淋巴瘤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新模型。
目前浙大二院血液内科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支持下,与北京大学、温州医科大学、同济大学,杜克大学和解放军301医院合作,正在进行新型CAR-T联合PD-1单抗治疗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研究(NCT注册号:04381741),在已经完成评估的9例患者中,4例获得完全缓解,2例获得部分缓解,初步显示出了本中心CAR-T细胞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9月4日,在浙江省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换届选举会议上,钱文斌教授当选为浙江省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解读人:赵爱琪
浙大二院血液内科主治医生,内科学博士。
专注于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诊治及机制研究,发表数10篇SCI文章。
患者CAR-T治疗之后没有发热,治疗还有效吗?
2022年9月17日是第四个世界患者安全日,今年的主题是“用药安全”,口号是“避免用药伤害”。让我们通过90秒小视频,快速了解一下用药安全吧!
假如有患者突然晕倒,浙大二院的医务人员会如何进行救援?一起来看看吧~广济一周第117期到这里就结束了 感谢各位读者朋友的支持
如有相关建议或意见
欢迎在下方留言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首小诗
《秋晚的江上》
作者 刘大白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审核 | 陈国忠 方序 钱文斌
广济一周NO.117期责编 | 许紫莹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