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至上|静态管理之下,多科通力合作,为封控区患者做手术
9月14日下午,窗外淅淅沥沥地下着雨,“有封控区患者到医院本部急诊手术,请相关科室做好即刻启用“缓冲手术间”准备,积极配合开展救治工作!”副院长邵继春说道。
综合考虑封控小区患者的就医需求和疫情防控要求,院感部、医务部、泌尿外科、急诊科、医学装备部、后勤保障部、党办等相关科室根据医院“缓冲手术间”工作流程,通力协作,迅速安排好医生、护士及手术器械,按照前期规划好的患者转运路线,提前落实环境消杀、院感防护等环节准备工作,有序启动“缓冲手术间”。
泌尿外科、麻醉科、手术室收到手术通知后,根据患者风险程度启动三级防护手术预案,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同时,最大限度为患者提供手术全流程医疗保障服务。
9月14日18:10,患者卢毅(化名)按照既定路线从“缓冲医院”韩艺轩闭环转运至我院本部“缓冲手术间”,并于19:30顺利完成了手术,安全转运回韩艺轩接受进一步治疗。
“缓冲手术间”,是在成都“8·25”疫情期间提出的新名词,是针对特殊人群疫情期间的紧急就医需求设立的“缓冲医疗救治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旨在为封控管控区内的部分急诊手术患者提供符合院感防控要求的手术场所,及时开展必要的医疗救治,以有效解决特殊紧急就医需求与疫情防控之间存在的矛盾。
除“缓冲手术间”外,416医院还在积极探索设置“缓冲抢救区”“缓冲ICU”“缓冲血透室”等针对急危重症、高级生命支持、血透等特殊人群的院内“缓冲医疗救治体系”。在解决常规医疗需求的缓冲医院的基础上,特殊人群就医“缓冲医疗救治体系”的搭建与完善,将实现新冠疫情静态管理下封控管控区内各类患者就医需求解决途径的全覆盖。
目前,成都市疫情逐渐好转,416医院全体职工将继续用优质的护理服务、精湛的医疗技术、良好的职业精神素养,为广大老百姓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用创新争先的发展理念,为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全方位做出应有的贡献。
呵护生命 精业成医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