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巡视影响病人睡眠引发投诉,护士何去何从?
如果说巡视不及时,出了事故,护士难辞其咎。
如果这是一道考试题,我相信100%的临床护士会选择夜间巡视。但在临床一线有很多影响因素会让我们违背相关的规定与纪律。我先分享一下我临床中遇到的一个小故事。
某天早上一来上班时,就听到我的同事小刘说,昨晚真是吓死了。到现在都还惊魂未定。经过聆听,才发现,事情原来是这样的。凌晨三点,小刘护士按照二级护理巡视制度巡视病房,大部分患者都已熟睡,走到29床患者时,护士小刘发现病人一动不动,由于是气管切开的病人怕患者气管导管堵塞,就站在他的面前用手电筒照在他的胸前位置,看患者有没有呼吸,就在这时,患者突然醒来,吓的患者“啊”的一声瞬间坐了起来,家属听到声音也立即惊醒。
病房黑漆漆的,来不及反应,误把护士小刘当小偷打了俩下,小刘护士立马说:“我是护士,我是护士,不要打了,我只是在巡视病房,看病人有没有什么不舒服或者突发情况....”。家属听后,觉得很愧疚,说:“实在抱歉,刚刚不小心还打了你。你们值夜班也是够辛苦的了,我刚刚也是无心之举,希望你不要往心里去。”碰到这样讲理的病人,还好能理解、体谅我们的工作。碰到不讲理的,有可能还会投诉我们影响了患者的睡眠。
如果说巡视病房不及时,出了事故,护士难辞其咎。但如果护士正常巡视,病房也要遭到投诉,甚至被误打,这也未免太过委屈了吧。由此可能会导致护士巡视记录造假等问题。但是因为巡视不到位,导管意外脱落,病人夜间猝死,患者跳楼自杀,护士受到处分。这样的事情常有发生。
案例:病人夜间猝死,护士受处分。
某日夜班,某一家三甲医院的眼科病房。半夜里死了一个病人,院方查找原因,通过摄像记录发现。夜班护士没有按照分级护理的要求巡视病房。尽管这个病人可能是心脏疾病引起的意外死亡。但院方认定,由于护士没有执行分级护理制度,导致病人的死亡没有及时被发现。后来这名护士从眼科病房调离,并接受了相应的处分。
由此可见,巡视病房是特别重要的,医院的监控与巡视记录即是对我们行为的约束,也是保护我们自身安全。警钟长鸣,在岗一天,我们就应该把工作做好,上班安心工作,下班才能安心睡觉、放心生活。特别是经过2019年新冠疫情之后,明白不是工作需要你,而是你需要工作,带给你充实的日子和成就感,更好的生活。
那么夜间巡视究竟该怎么做,才能既保障患者安全又不让人觉得反感?
1、锁定重点患者
夜班护士要认真交接患者,做到对全体患者情况的了解,锁定护理安全管理“重点人”:有情绪波动的、病情危重的、新入院的、一级和特级护理的、年幼的患儿,所有正在进行的治疗及置管患者等必须加强巡视和监护。
2、时刻牢记职责在身
夜间巡视时一定要仔细,对于不放心的患者,不应机械按照规定时间巡视,要增加巡视次数,以重患、大手术、特殊患者、新入患者为主,对其他患者夜间也不能放松,同时身上有管路、正在做夜间治疗的患者也不可以忽视。
3、突出护理工作内涵
夜间巡视,不能流于形式,护士一定要至床头巡视,在门口推门随便看一圈,很难发现问题。面对抱怨夜间巡视的患者,可在患者入睡前巡视时进行告知,取得患者的配合和谅解,要让患者了解,这是对其负责任的行为。
4、渗透人文关怀
夜间巡视病房,难免会打扰到患者休息。护士在巡视中注意与患者进行语言沟通,及时掌握了解其不适反应,积极对症处理。要注意调整病房光线、监护仪报警声等,巡视过程中,护士要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开关门轻。
5、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对于病区入住的所有患者,护士夜班巡视时都要提高警惕。留意观察其有无睡眠问题,是否有情绪问题,发现问题,及时对症处理;应对不了时,要及时上报,请示上级(总值班),寻求借力。
来源 | 综合整理自护理人及西北妇儿护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