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峰副院长介绍了该院如何将DRG指标用于临床科室精细化管理的经验
近日,2022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DRG/DIP支付下精准学科建设基层医院实战案例交流”线上成功举办。会上,受人民网.人民健康邀请,来自安徽省胸科医院、铜川市人民医院、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市浦东医院、厦门市第五医院的领导嘉宾分享了本院的实战经验,《DRG变量》对此进行了整理,希望能为贵院高质量发展带来启示。
《DRG支付改革下临床科室的精细化管理之路》
铜川市人民医院副院长 谭峰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铜川市人民医院,是一集医疗、教学、预防、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是西北大学附属医院,延安大学、西安医学院、陕西中医药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的教学医院,由南、北两个院区组成。
谈到铜川市人民医院的DRG改革之路,谭峰副院长介绍到主要分为四个阶段:2018年为预热阶段,引入了病案专业人才,进行人才的培养,加强病案学科建设;2019年为模拟运行阶段,提高首页数据质量,进行信息化建设,引入DRG全流程质控软件、积极学习政策;2020年为正式运行阶段,积极参加专业培训、组织院内学习培训、整改试运行阶段存在的问题、将DRG指标纳入考核;2020年至今为提升阶段,利用数据找问题,积极分析结果并整改,融入医院管理体系、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但是,在该院DRG改革的进程中,他们发现临床科室对DRG的关注点始终在费用的“得与失”,并未关注到DRG各项指标的变化以及指标变化背后所折射出的科室发展情况,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临床科室对DRG支付改革始终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局面,尽管医院推行了很多应对改革的措施,但由于临床科室的“被动”,并不能发挥行之有效的作用。
基于以上背景,谭峰副院长介绍了该院如何将DRG指标用于临床科室精细化管理的经验:
01、管理模式
外部监督上,是医院对临床科室的管理,在政策上进行奖励和约束,职能科室要进行监督和服务,职能科室需要发挥数据洞察的职责,对数据和指标要提出问题,帮助临床科室进行质量的改进;内部控制上,是临床科室的自我管理,临床科室需要主动关注本科室的费用结构、诊疗行为方面的不合理,对于存在问题的,医务科协助整改,对于经过检查发现没有问题的,医保科协助与医保局反馈沟通。最后,内外部管理相结合,更好地进行临床科室精细化管理。
02、管理标准
通过搭建核心指标,如CMI、DRG组数、总权重、时间消耗指数、费用消耗指数、低风险组死亡率等,评价各科室在区域内或院内发展水平,制定差异化发展路线;通过补充指标,如平均住院日变化、平均住院费用变化、出院人数占比、住院费用收入占比、收支结余、同组DRG组费用变化、同专业DRG组费用差异、权重结构、费用结构等,横向纵向对比来查找各科室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搭建核心指标及补充指标体系,可进一步深化临床科室精细化管理,如:核心指标可应用于建立科室的分类,区分实力科室、潜力科室、问题科室、低效科室等;而补充指标则可应用于控制费用结构,以费用结构中费用过高为例,费用控制高的病例是直接亏损病历,且亏损较为严重,此类病例医保费用仅承担标准费用部分,超支部分由医院自行承担,因此对科室来说费用控制过高的占比应尽量降低,通过补充指标的应用,该院发现其南院呼吸与危重症监护病区、肛肠外科、康复科等科室有此类问题出现,应着力控制。
03、管理流程
为了更好的应用各项指标践行管理模式,该院还根据各项指标制作详细的数据分析,通过数据分析让职能科室找到问题,实现监督与服务。同时,从外部监督、内部控制两方面进行管理,创新管理模式,并制定管理流程。让临床科室明白问题,改变被动接受的习惯,关注指标变化背后的实质问题。最终,在以上基础上该院有了更加丰富的管理流程。
在外部监督及内部控制流程应用上,谭峰副院长以院内案例进行了阐述:
外部监督应用:该院南北两个院区,开展“经皮心血管操作及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植入,伴重要或合并症与伴随病”DRG组,耗材费用南院区比标杆费用高3822.86,比北院区高6122.94,将此项问题交由设备科核查后,发现南北院区两科室使用耗材的不同质,基于此项问题医院出台了新的高值耗材管理办法,促进了两院区诊疗的同质化,提升了医院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内部控制应用:血液内科出现了”RB19急性白血病化学治疗和/其他治疗组病”90%以上的病例均亏损的问题,经质控科核查入该组的病人主要为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病人,由医务科组织院内专家研讨了部分病例的诊疗过程后得出结论:该类病人在诊疗过程中并无违规行为,且所消耗医疗资源均已达到可控最低。此项结果由医保科与医保局沟通后,该类病人暂时按特殊方法结算,保障了医院和科室的正常权益。
04、管理感受
在介绍完铜川市人民医院的临床科室精细化管理经验后,谭峰副院长总结了几点感受:
1、数据是基础。要想把DRG应用在医院精细化管理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所有影响DRG分组结果及指标测算的数据来源必须准确,这就对病案首页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病案首页的数据来自多方内容,因此必须要求:临床写得准、病案编得对、财务费用准、信息传得全;
2、信息化很重要。DRG运用于精细化管理本质上是实行“数据化管理”,而数据化管理的基础就是高度发达的信息化,能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数据,才能让数据发声,让数据说清楚,让数据建议如何做;
3、全方位看指标。DRG运用于精细化管理其方法是通过指标的数据分析 ,因此医院、科室的管理者一定要全面理解指标变化的深层含义,不能只单独关注某个变化情况,以平均住院日为例:在关注年度整体平均住院日下降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到有部分病组的平均住院日是上涨的,存在值得关注的问题;
4、多部门共同协作。无论是DRG支付改革,还是将DRG运用于医院精细化管理,均不能单独依靠一个科室发力,必须多部门联合共同发力,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专家案例点评
国家卫健委医院管理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医保局技术指导组清单标准组组长 焦建军:
每家医院都有每家医院“难念的经”,但每家医院都有每家医院“攻克难点的独到方法”,该案例让人很受启发:
首先,该院2018年就开始储备病案编码人员,属于“高瞻远瞩”,值得称赞;
其次,该院把DRG作为重要“抓手”,结合国考的相关指标来做医院管理,并穿插外部监督和内部控制的做法,案例中有很多这方面的内容,这一点做得非常好;
再次,案例中提到临床科室往往是“被动”接受DRG的,这个现象几乎是每家医院的共性问题,在这中间,我们必须明确,病案首页填写重点是避免“过度的诊疗”,规范临床的诊疗行为,不是为了“扣医生的钱”;
最后,案例中提到对费用过低、过高的病例的管理,这个地方或许存在低码高编、诊断高套等情况,需要再对这类型问题进行一下检查分析。
以上就是铜川市人民医院的实战经验分享,后续《DRG变量》还将分享上海市浦东医院、厦门市第五医院的相关经验,欢迎持续关注~
声明:本文观点整理自2022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DRG/DIP支付下精准学科建设基层医院实战案例交流”专家演讲,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HE END-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