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堂】知“参”善用,才能“参”“参”不息
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以白形容秋露,故名“白露”。随着二十四节气之一的“白露”的离去,暑天的闷热逐渐结束,天气渐渐转凉,寒生露凝。秋冬来临,各种滋补的汤不可少,滋补煲汤必定少不了参,参族众多,有人参、红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北沙参、丹参……都是参,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咱们都叫“参”,性格各不同只有知“参”善用,才能“参”“参”不息
1. 人参ginseng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和根茎。栽培的俗称“园参”,其性较平和,不温不燥,既可补气,又可生津,适用于扶正祛邪,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称“林下山参”,习称“籽海”。
【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微温。归脾、肺、心、肾经。
【功效与主治】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气血亏虚,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
——大补元气、补虚第一参
2. 红参Red ginseng
红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栽培品经蒸制后的干燥根及根茎。
【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微温。归脾、肺、心、肾经。
【功效与主治】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气不摄血,崩漏下血。
简而言之,红参和人参是同一个品种,只是经过加工蒸制后,增加了人参的温热特性,补阳气、养气血的功效也得到了增强,适合阳虚体质,但不适合阴虚火旺之人。
——补益阳气,滋养气血
3. 党参dangshen
党参为桔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参或川党参的干燥根。
【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脾、肺经。
【功效与主治】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用于脾肺气虚,食少倦怠,咳嗽虚喘,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心悸气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
党参能补中益气,还能补肺用于虚喘咳嗽,从药效来看,党参功效与人参相似,故被称为人参的“兄弟”。
——补中益气、补气补血
4. 西洋参American ginseng
西洋参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干燥根。亦称花旗参,原产地为美国和加拿大。
【性味与归经】 甘、微苦,凉。归心、肺、肾经。
【功能与主治】 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用于气虚阴亏,虚热烦倦,咳喘痰血,内热消渴,口燥咽干。
西洋参的补气作用相比人参略弱,但补中带清,益肺阴,清虚火。
——补气养阴,清火生津
5. 太子参Radix pseudostellariae
太子参为石竹科植物孩子参的干燥块根,又名孩儿参、童参、四叶参、四叶菜、米参等。
【性味与归经】 甘、微苦,平。归脾、肺经。
【功能与主治】 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
——益气健脾,生津润肺
6. 沙参Straight ladybell
1、北沙参
2、南沙参
北沙参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的干燥根。
【性味与归经】 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
【功能与主治】 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用于肺热燥咳,劳嗽痰血,胃阴不足,热病津伤,咽干口渴。
南沙参为桔梗科植物轮叶沙参的干燥根。
【性味与归经】 甘,微寒。归肺、胃经。
【功能与主治】 养阴清肺,益胃生津,化痰,益气。用于肺热燥咳,阴虚劳嗽,干咳痰黏,胃阴不足,食少呕吐,气阴不足,烦热口干。
tips:
北沙参适用于肺气阴不足久咳不愈者;
南沙参适用于外感热病后咽喉干痛者。
7. 丹参red-rooted salvia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和根茎。
【性味与归经】 苦,微寒。归心、肝经。
【功能与主治】 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癥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
“一味丹参饮 功同四物汤”出自《妇人明理论》,意在说明一味丹参便足以发挥四物汤的等同功效(四物指四物汤,由熟地、当归、白芍、川芎组成)。
——活血祛瘀、通经止痛
划重点 众“参”虽好用,需用对才“神”
人参:大补元气,肺虚、久病虚,补虚第一
红参:补阳气,养气血,阳虚体质最适用
党参:补气补血,治虚喘咳嗽
西洋参:补中带清,补肺阴,清虚火
太子参:孩子参,健脾益气,生津润肺
北沙参:补肺气,养肺阴,适合久咳不愈者
南沙参:清肺养阴,化痰,适合热病咽痛者
丹参: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
知“参”善用,才能“参”“参”不息
参考资料: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8-293.
专家介绍:洪燕萍
洪燕萍
主管中药师
社会任职:广东省药理学会会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委员
来源:药学部
初审、编辑:王媛
审核:林锐锐
审定发布:张锡钦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