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贲门失弛缓症是反流误吸的高危因素?
本文由“麻醉课堂"授权转载
0 1 什么是贲门失弛缓症?
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 of cardia, AC)是由于食管贲门部的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的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
主要特征:食管缺乏蠕动、食管下端括约肌高压和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反应减弱。
临床表现: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食物反流,以及因食物反流误吸入气管所致咳嗽、肺部感染等症状。
其属于神经源性疾病,病变可见食管壁内迷走神经及其背核和食管壁肌间神经丛中神经节细胞减少,甚至完全缺如。
0 2 如何诊断?
食管高分辨率测压(HRM)是诊断贲门失弛缓症的金标准,分三型:
Ⅰ型(经典失弛缓症):表现为食管蠕动显著减弱而食管内压不高;
Ⅱ型:表现为食管蠕动消失及全食管压力明显升高;
Ⅲ型:表现为食管痉挛,可导致管腔梗阻;
食管造影和胃镜检查是辅助手段:
上消化道钡餐X线造影检查:不同程度的食管扩张,食管蠕动减弱,食管末端狭窄呈“鸟嘴”状,狭窄部粘膜光滑。分三级:
1级:轻度扩张,食管直径<4cm;
2级:中度扩张,食管直径4-6cm;
3级:重度扩张,食管直径>6cm;
胃镜检查
诊断价值相对较低,年轻医师对于AC的认识和诊断经验不足,常将AC误诊为癔球症;诊断明确的AC,推荐治疗前行内镜下早期食管癌的筛查,可排除器质性狭窄或肿瘤。
0 3 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
传统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2.内镜下肉毒毒素治疗;
3.内镜下球囊扩张;
4.腹腔镜下Heller肌切开术;
近年来,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ME)大规模开展,通过内镜下建立粘膜隧道,行食管中下段环肌及贲门全层肌切开。
0 4 误吸
误吸危险因素
年龄过大;
急诊手术:食道、上腹部、开腹手术;
术前进餐、进水,未听从禁食指令;
创伤、疼痛与应激;
运动中枢障碍(神经肌肉疾病);
胃延迟排空、食管下部括约肌松弛;
妊娠、病理性肥胖;
食管疾病(如硬皮病、憩室、贲门失弛缓症);
意识不清;
气道病变;
误吸临床表现
1.急性呼吸道梗阻;
2.吸入性肺不张;
3.吸入性肺炎;
4.Mendelson综合症:发生在误吸后2~4小时,少量高酸性胃液(pH<2.5)引起急性吸入性肺水肿,呈现急性哮喘样发作,明显发绀,甚至造成死亡;
不同物体误吸后的临床表现
误吸后各种临床症状与体征的发生率
发热发生在90%以上的误吸病例,其中至少70%的人伴发呼吸急促或肺部罗音;
咳嗽紫绀及喘鸣可发生在30%一40%的病例中;
重者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脓肿、脓胸,平均死亡率为5%;
在麻醉时,误吸可能会“悄悄”发生而麻醉医师没有意识到,如出现上述任何临床表现均标志可能有误吸发生;
0 5 误吸的处理步骤
即刻
1.停止操作;
2.头低侧卧位;
3.清理吸引咽喉及气管内分泌物;
4.纯氧吸入;
5.加深麻醉:防止诱导喉痉挛和(或)加重呕吐误吸;
6.面罩轻度通气,并行环状软骨加压,插入气管导管;
7.药物:氨茶碱0.25g+葡萄糖液20ml缓慢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l0mg,每6h一次,静脉注射;
8.纤维支气管镜下取固体呕吐物;
9.保留气管导管回麻醉恢复室或ICU;
l0.喉痉挛和支气管痉挛的处理;
后续处理
镇静、镇痛,机械通气;
气道内负压吸引及清洗,调整最佳吸入氧浓度和PEEP水平;
必要时使用支气管扩张剂;
抗感染;
胸部影像学检查,血气分析;
免责声明:
本微信公众平台所刊载原创或转载内容不代表米勒之声的观点或立场。文中所涉及药物使用、疾病诊疗等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编辑:Michel.米萱
校对:Mijohn.米江
米勒之声编辑部 米勒之声,用心相伴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